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140-1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140-150(第6/18页)

砚,打算给李氏送一封家书回去。

    落笔前,她把余六娘脑海中从小到大的记忆如放映一般, 一幕一幕的回想,而后?把她与李氏和余父间?曾有过的温馨,还?有与兄长?、阿姊的成长?趣事书写在家书中。

    余六娘再不堪,也是有疼她爱她,牵挂她的亲人。

    过了一遍余六娘的记忆后,虞滢的心?情有些低迷,心?头也发堵。

    可?最现实的问题, 她也要活下去。

    要活下去也只能是以余六娘的身份活下去, 所以必须说谎, 而且这个谎还?得给兜圆了, 不能出差错。

    压下了这些复杂的情绪后?,继而让李氏好好的保重身体, 最后?收了笔, 呐呐道:“余六娘的本事不大,而且自小?就没有过什么好名声?, 想是现在与先前全然相?反了, 也没有回去过一回, 所以李氏才会怀疑有人冒充了余六娘。”

    伏危在旁,拿起?信纸轻扬了几下,待墨迹干了才折起?来, 道:“怀疑有人冒充余六娘, 总比……”话语一顿, 余下的话尽在不言中。

    总比怀疑是换了魂魄来得好。

    伏危顿了两息后?,接着道:“你现在是伏家妇, 往后?与余家往来也不深,不必太过担忧。”

    虞滢“嗯”了一声?,心?情显然不佳。

    伏危把信放入竹筒中,明日上值后?,再找人送去新县石地村。

    *

    李氏收到信,是自伏危离开后?的第八日。

    许是先前伏危来过一回的消息传到了新县恶霸的耳中,那恶霸有些许忌惮伏危,一时不敢在说定的时间?下聘。

    说得好听是下聘纳妾,说得难听点就是一笔钱断了亲,买断了生死。

    或许是歇了心?思,也或许是暂歇,先衡量一二才下聘。

    李氏在做余夫人的时候,看过太多样的人,像这样的人最喜赌一把,试探一二后?,但凡确定没有威胁后?就会出手。

    伏危应是也调查过那恶霸的性?子,才会让八娘到时假意寻死,把事情闹大。

    若是他再渲染一二,只怕新县知县不管也不行。

    李氏收回猜测的心?思,把伏危寄来的信打开。

    原以为是伏危寄来的信,可?看到第一句话却是——母亲安康。

    顿时一怔。

    目光逐渐往下移,是一如既往熟悉的字迹,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细节往事叙述。

    看到这信,李氏眼?睛酸涩的同时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若不是她的六娘,怎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儿时的事情?

    紧接着,虞滢解释了李氏的疑惑。

    信上所述:阿娘,我刚到伏家之时,无法饱腹,只有难以下咽的水煮野菜,便是连口像样的锅都没有。

    我原先是想逃回来的,可?是想到会拖累阿娘和大兄,便咬牙坚持了下来,靠着阿娘给的两片银叶子,还?有进山采摘阿爹阿兄以前教认过的草药挣了一些小?钱,这才勉强糊口。

    我知阿娘心?中疑惑,且听女儿娓娓道来。

    夫君双腿确实是被抱错的霍家子给断的,且罗氏双眼?也近盲,可?夫君却是便暗中联络的以前的至交,寻来了各种?医书。

    这事我无意间?发现了,便威胁了他,自学医术,好在我有些许的基础,才好上手。

    后?来时疫一事,恰好伏危至交也在玉县,虽是他最先发现的,可?身份受限,便只能借由我的嘴说出去。

    经此?一事,玉县百姓敬重我,知县大人也高看我一眼?。

    原来名声?是真的可?以当饭吃的。

    以前是女儿不懂事,但经历阿爹逝去,被抄家被流放,被饿肚子后?,女儿是真的懂事了。

    阿娘,女儿以后?想做名医,可?以被人敬重,也可?以过回锦衣玉食的日子。

    对了,阿娘你可?记得我以前爱美,总爱捯饬一些美颜护肤的法子,现在也派上了用处,得了太守夫人的青睐。

    夫君与我商量过了,只要我们夫妻二人尽得太守赏识,再过两年等?上头逐渐忘记还?有这么一个太医余家,便把余家的贱籍转为良籍。

    这里边的一件件都事关重大,阿娘切莫告诉旁人,便是连大兄都不要说,以免连累夫君与其?至交,还?有女儿。

    ——

    李氏在看到女儿对儿时的叙述,便已经信了七分是自己的女儿没错。

    大概是先入为主,看到后?边那些全然能说得通的理?由,便也就全信了。

    且潜意识里,李氏还?是希望在玉县的那个受人敬重的余大夫,是自己的女儿。

    放下信,李氏脸上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难得露出了轻松的神色。

    余八娘从外头端了汤药进来,见大娘脸上有了笑意,猜想可?能是因为方才来的信是六姐的。

    八娘把汤药端到了床榻前,递给了李氏:“大娘,喝药了。”

    李氏回神,把信折回信封之中,放在了枕头底下后?才接过汤药。

    捧着汤药,李氏抬头看向她,叮嘱道:“自己一个人千万别出门,去河边洗衣裳的活,让你小?娘和七姐去做。”

    余八娘点头:“我知道的。”

    李氏叮嘱后?,转回头喝药。

    汤药本是苦口的,但因女儿的信,心?里泛甜。

    *

    十日一晃而过,虞滢去郡治前数日,与伏危收到新县来的口信。

    自他从石地村离开已有大半个月,那恶霸似乎发现他只是去了余家不足一刻,似乎对余家有人不是很上心?,便暗中收买了新县衙差,让其?去玉县衙门找关系探一探伏危的口风。

    探一探伏危对余家庶女给人做妾是什么看法。

    伏危回的是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做妻也好做妾也罢,妻妹的婚事岂是他能议论的?

    试探口风且得了意外之喜。

    这话不就表明余家并未和伏危说起?余八娘的事情么!

    既然没有提起?,就代表着余家人知道找伏危是无用的!

    有了准信后?,当即就让媒人下聘。

    一大群人闯入余家,几人在有重身子的余大郎媳妇左右站桩,威胁李氏同意了这门亲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乎了不就成了!

    扬言五日后?要纳妾进门,把作为聘礼的两担粮食,八盒喜饼,还?有十两银子一留,人就从余家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人走后?,余家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余大郎媳妇宋氏因动了胎气,余大郎扶着妻子回房把脉安抚。

    余九郎则跑出去打探,小?脸黑沉沉的:“大娘,三娘,有两个人在村子里看守着。”

    闻言,杨小?娘抱着八娘哭了起?来:“个杀千刀的,那么大一把年纪了,竟然还?让我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