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120-1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120-130(第5/21页)

 典史面色不显,心?底却是同情起那年轻的郎君来。

    虽然大?人?也庇护他,但该戏耍还是会戏耍。

    *

    虞滢在客栈安顿了?下来,便寻到了?摊子前。

    早些?时候,只有一张高桌的摊子,现在做成了?一个棚子,里边既可以遮阴又可以避雨,长宽约莫一丈长,占地?大?,交付的租金也要多一些?。

    因虞滢自己开了?个医馆,便让宋三郎往后?定做的罐子都加上永熹堂几个字。

    到了?摊子前,宋三郎并不在,只有苏姑娘在,虞滢走进了?棚中。

    苏姑娘正给客人?拿了?胭脂,看见有客人?进来,抬眼望去觉得有些?熟悉。

    带着疑惑迎上前:“娘子要寻些?什么?”

    虞滢收回目光,望向她?一笑:“苏姑娘不认识我了??”

    苏姑娘看向眼前貌美,效益温婉的年轻妇人?,有些?茫然,但随即反应了?过来,惊讶道:“余娘子?!”

    虞滢点了?点头。

    苏姑娘神色更是惊讶了?,她?瞧着余娘子那干净白皙的脸,结结巴巴道:“余、余娘子,你、你脸上的斑呢?”

    虞滢笑应:“自是祛了?。”

    苏姑娘以前可不敢仔细打?量,怕让余娘子不舒服,所以只知道余娘子脸上有斑,可现在没了?斑,也就敢仔仔细细瞧一遍了?。

    “真?神了?,一点痕迹都没了?。”

    虞滢心?道这是涂抹上去的,仔细洗去了?,又许久未涂抹汁液,自然没有了?痕迹。

    原本虞滢没有抹乌汁,但因涂抹了?一年长,所以还是会有些?许痕迹,好些?时候才消的,也显得比较真?实。

    等苏姑娘惊过了?之?后?,虞滢才问:“宋骏在何处?”

    苏姑娘回神,正欲回答时,宋三郎便因看到虞滢走了?过来。

    看到虞滢时,宋三郎似乎也惊讶了?一下,但到底没有太?过冒犯多看。

    宋三郎解释道:“平时阿柳在棚子看着,我一个大?男人?也不方便,就在前边支个摊子买些?吃食,挣几个钱也顺道看着,省得有人?寻麻烦。”

    说到这,宋三郎有些?拘谨:“我摆了?个摊子,也能挣一些?银钱,这吃食的钱,弟妇便不需要再给我了?。”

    虞滢摇了?摇头:“这事等宋三兄回玉县拿货时再仔细商量。”

    不影响这买卖,虞滢自然是不在意的,但还有旁的事情让宋三郎帮忙,这点小事倒不需要急着商量。

    听这话,宋三郎听出?了?她?还有旁的事情要说,便道:“弟妇正好来了?,我便与弟妇说一说这两个月的盈利。”

    宋三郎先前回去一趟拿过货,期间也让人?送了?信回来,一是缺的货,二是宅子的事情,三是等年中的时候再回玉县仔细算出?盈利。

    虞滢点了?头,道:“那就去茶楼说一说吧。”

    宋三郎把买糕的摊子收回来。

    苏姑娘小声与他说了?几句话后?,他便拿了?几包糕给虞滢。

    “这是苏姑娘做的,她?说送几包给东家。”

    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说:“我会做些?糕,正巧宋大?哥要摆摊子,我就自告奋勇了?。”

    虞滢看了?眼二人?,似乎瞧出?了?些?什么,但也没有戳穿,只笑着接过糕点:“那我便多谢苏姑娘了?。”

    从棚子离开,虞滢犹豫了?一下,还是委婉的与宋三郎道:“宋三兄若是喜欢人?家姑娘,便趁着大?兄在郡治,托大?兄去提亲。”

    宋家的情况,自然是不能让他们来的,他们一来,知晓了?宋三郎所在,往后?就别想有安生日子过。

    伏震比宋三郎大?个一岁,二人?也以兄弟来称,作为兄长去提亲也是说得过去的。

    听到这话,饶是宋三郎个糙汉子都有些?不好意思。

    “弟妇是怎么看出?来的?”

    虞滢笑了?笑:“你们说悄悄话姿态虽然如常,可眼神却骗不了?人?。”

    宋三郎默了?默,随即道:“我算是无家可归之?人?,也不能确定是否可以给她?一个安稳的家。”

    安稳的家……

    虞滢笑了?笑,没有过多劝说,只道:“宋三兄是有衡量的,我便不多说了?。”

    宋三郎点了?点头。

    二人?到了?茶楼。

    现在早不早,晚不晚的,倒是没有什么人?。

    他们到二楼最角落的地?方坐下,楼上也没几个人?,待小二送上茶水后?,虞滢开门见山道:“我与二郎商议过了?,趁着现在粮食便宜,想往你先前帮我租下的地?方囤一批粮食,往后?粮食涨价再卖出?去。”

    宋三郎一愣:“粮食价钱还会涨?可现在粮食挺便宜的,好一点的是五文?钱一斤,差的四文?钱就够了?,说不定往后?还会更便宜。”

    虞滢摇头:“我看未必。”她?压低声音道:“现在百姓就算是卖粮都未必能够交赋税,那些?年轻劳力便只能服徭役,少了?劳力,耕种?田地?的人?也会减少,粮食也会减少,吃粮的人?可不会减少。”

    这个说辞,是虞滢和伏危二人?通好气说的。

    虞滢粮食要的并不是很多,也不需要送离郡治,所以能暗着来。

    宋三郎听了?这话后?,转念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那这粮食明年是不是真?的会贵?

    宋三郎看向虞滢:“弟妇想让我做什么?”

    虞滢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我一个女?子收粮到底不便,再者怕有人?盯着伏危,也不好亲自收粮,所以我想让你帮忙请几个人?收粮食。”

    宋三郎倒是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问:“弟妇想收多少粮食?”

    “一百八十两的粮食。”

    宋三郎惊讶了?一下。

    一百八十两的粮食,寻常农家自家种?有粮食,再食些?杂粮野菜,一年嚼用不过二三两。

    富贵些?的人?家,也不过是五两左右。

    这要是省吃俭用一些?,这么多粮食,都能够吃三年的了?。

    惊讶过后?,又逐渐镇定。

    伏二郎和伏家弟妇都是极为聪慧的人?,一个进了?衙门被知县大?人?重用,一个年纪轻轻,身为女?子都能开一间医馆,智慧与胆识自是不用说。

    更别说这弟妇还有恩与他。

    与他们同道而行,必不可能害他,且说不定还有所益处。

    宋三郎想明白后?,也没有过多过问,应道:“那成,我这两日便寻人?收粮食。”

    虞滢低声嘱咐:“莫要张扬,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帮人?收的,赚些?辛苦钱。等收好粮食就送到宅子去,再用麻袋装满沙子装作粮食运出?去倒了?,往后?你便搬到那宅子去帮忙看着点。”

    听到她?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