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忌: 600-6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镜忌》 600-620(第2/39页)

热酒,出来冷风一吹,赵瑛脑袋清醒过来。

    要是皇帝赐宴,一般人别说病了,就算腿断了让人抬也要抬到宴上,否则怎么表现自己的忠心?

    所以……傅伯这病,要么怕过给别人,要么病的不好看,要么……根本就是个托辞,他自己不想来,才假托自己病了。

    仔细回想,一切似乎都有迹可循。比如傅伯虽然见识极广,却没有一点要为朝廷效力的样子。哪怕对两千年前那位千古一帝秦始皇他也隐隐有些厌憎,还有点她说不上来的复杂情绪,更不用说如今这位看似不显的女帝了。

    他从未提及,既可以说是为了避讳,又何尝不是一种轻视呢?

    赵瑛觉得事情越来越有趣了。

    傅伯会不会也是那位异人的手下?这股连皇帝都瞧不起的劲儿,和凌烛简直一模一样。

    新年过后,长安城内外,一直到城郊,那股热闹劲儿还没散,风中好像还残留着线香和炮竹味儿。

    骊山驻地也是如此,离卜算出祭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大家反而坦然起来,是好是歹,是福是祸,一切都已经由不得他们了。

    陛下原先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如今也能安然入眠。退无可退之时,反倒什么都不怕了。

    即便她在墓中身死,明孤雁和几位身手顶尖的近卫也会依照嘱托,把他们在墓中的发现带出去。

    如果连他们也无法离开,那就意味着,秦皇陵不是人力能探寻之地。她给骊山司留了密诏。到那时,骊山司剩下的所有人将引燃动土时“顺便”埋在骊山群峰脚下的火药,整片山脉崩塌,落石足够将打开的通道堵住。

    若是他们真能探出山海镜的奥秘。

    那……

    ——这世间将再无鬼祸!

    只要一想到那一天,陛下便忍不住心潮澎湃。要是真能做到,她一人驾崩又如何?到了地底,她也能在父皇面前挺起胸膛了,她没有辜负父皇和天下万民的期待!

    不能急,一步步来……陛下心想。

    时间越近,跳出来的人越多,她需要好好甄别才是。

    几乎是一转眼,雪已开始融化,祭祀的日子也快到了。

    并不复杂,但叫赵瑛吃惊的是,陛下居然叫她来当巫者。

    自商周起巫术便兴盛成风,后渐渐没落,到如今已没几个人相信所谓巫术。不过他们如今既然是要祭祀这位两千多年前的皇帝,自然要按秦时风俗来。

    于是陛下早早命人打制青铜礼器,备彩衣,赤、青、玄、白、苍、黄、靛七色皆具;祭物,如盐、黍、稷、洁土、陶土等;牲畜鸟兽,如乌鸦、青蛙、生鱼、猪、牛、羊等;酒水如玄酒、清酒、黄酒等……

    又召来附近百姓,鳏者、寡妇、小童、少女、五福老人等……从老到幼,从贵族到奴仆,无一不有。

    再设巫者若干,皆由入镜人和亲信担任。

    赵瑛一直不大管事,只是听说陛下一直忙碌,整个骊山司也忙忙碌碌的。结果没想到陛下居然想让她参与祭祀!

    她一打听就惊了,连三赶四地想请辞,但陛下根本不给她反悔的机会,让人送来厚厚一本册子,叫她这些天务必记熟,不要在那天出了岔子。

    赵瑛没奈何,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跟一群人没日没夜地练。

    等祭祀之日眼看要到了,她才想起来,自己有许多时日没见到傅伯了。

    傅伯那样眼高于顶的家伙,会跟着参与祭祀吗?

    那一日还是到来了。

    赵瑛与其余巫者一道,天不亮时便换上秦时制式的玄衣,长发梳起,换上一模一样的发亮的铜钗。

    鸡鸣后,铜钟敲响,厚重浑然钟声荡开,一轮红日自山中被红霞托起,晨风清泠泠吹过广场上数千人的袍角。

    没有人说话。

    钟声过后,如金玉相击的清脆乐音一声声传开,巫者敲镈奏乐,数十歌者齐声高歌,再前方高台上,一弯池水环绕,六十六名舞者身着绣有玄鸟陨卵的玄衣于水中起舞。

    大巫念诵,其余巫者相继念诵、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广袖齐刷刷划出阵阵风声。

    人群中,赵瑛念着复杂拗口的咒语。在祭祀开始前的种种复杂心绪都消失了,不由自主变得肃穆起来。

    和所有人一起,念咒、起舞、祈福。

    祈求那位长埋地下的皇帝不要发怒。

    祈求上苍保佑他们此次行动。

    祈求一切顺利,苍天怜惜百姓,收回鬼祸。

    赵瑛真的怀着敬畏的心态念诵。她曾恨过、怨过,也巴不得自己死了好解脱。可在此时,她无比期望陛下能够终结这一切。

    如果真的可以……

    就算是死,也值得!

    她无意间瞥到自己身边的巫者,他们眼里也含着泪光,神情肃穆。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陛下的用意。

    借着抬头动作的一瞬,她看向中心的高台。

    陛下身着玄色龙袍,朗声念着什么。风声和钟镈声太大,盖过了她的声音。

    但赵瑛知道,她也在祈求。

    她见过陛下的祷词——通篇都是祈求那位皇帝不要发怒。她并非有意冒犯,她将献上祭品和诚心。在一切结束后,她一定会将地宫恢复原样。

    如果他真是一位贤德的君王,那就不该阻止她救世。

    如果墓中没有解决之道,那就请降下喻示告知,她会停止。

    如果在这一个月内,他都没有给出停下的喻示。那意味着他同意了她的请求……

    这篇祷词是否真的有用,赵瑛不去想,她只想着快点结束这一切。

    整整一个月的祭祀,每隔几日祭祀的都不一样,要换上不同色彩的衣服,供桌摆上不同的祭品,祭苍天,祭后土,祭山神,祭骊山,祭秦皇……

    一个月,到了。

    赵瑛现在甚至都没想起来姜遗光,她只知道,终于……终于可以打通地道,进入皇陵了。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领头工匠和入镜人们一步步从深坑的阶梯上走下去,渐渐步入地心。

    赵瑛也在其中。

    她自愿要打头阵,陛下劝过,还是由她去了。此时赵瑛手握山海镜,另一手提灯,小心地一直往下走。

    台阶实在太长了。

    即便地面上的坑挖得很大很大,大到坑的范围足够站几百人。顺着土坑四壁的台阶往下走到这里,光也照不进来了,风声和坑顶人的说话声也都被头顶的泥土吸走了似的。

    后面甚至也闻不到外边的气味,只有地底奇异的湿潮泥土芬香。

    一路是同样的台阶实在磨人。走了快有一个时辰,赵瑛忍不住问:“还有多远?我怎么见不到头啊?”

    往下看,黑乎乎地看不清,抬头往上看,回头路同样看不清,只能看到源源不断往下走的人影。

    来的人很多,起初每个人提一盏灯,后来赵瑛察觉到胸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