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父汉武帝: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汉]家父汉武帝》 30-40(第16/35页)

人抬手打断,唤了人来将刘闳抱下去玩。眼见刘闳走了,开口言道:“以后咱们说这些事避着点闳儿。”

    雪青怔住,转念明白过来,有些犹豫:“夫人是不是想多了,小孩子认生本就平常,二殿下同大殿下接触少,自然不够亲近。”

    王夫人轻叹:“确实平常,算不得什么,但行事谨慎些总没错。尤其闳儿现今九个多月,已能听懂人言,难免受我们影响。

    “你瞧他对陛下。父子俩接触也不算多,可我日日同他说陛下,教他该如何做,他见到陛下便都是笑呵呵的,十分可爱灵动,陛下自然欢喜。

    “对大殿下。我们私底下未曾教过他如何应对,又时常有些逾矩之言。闳儿如何能与之亲近起来?

    “好在发现得早。闳儿还小,便是被影响一二分,也并不完全明白我们的心思。往后我们多注意些便是。”

    王夫人神色闪动。

    她确实存了些许心思没错,却没想过早地传给孩子。至少现在不想,也不能。

    王夫人忖道:“日后得空找机会多带闳儿往大殿下跟前走动,哄着他多与大殿下玩,不可让他们兄弟生了嫌隙。如此对闳儿不利,陛下更是不喜见到的。”

    雪青躬身应诺。

    主仆俩刚话毕,外头就有人通禀:“王谒者来了。”

    王夫人立时起身相迎,欣喜将人领进屋,命雪青在外头守着。

    还没等她询问,王大郎率先开口:“妹妹可是刚从陛下处回来?”

    “是。”

    得到肯定回答,王大郎的语气便有了两分急切,语速快了半拍:“陛下这两日对大殿下的态度尤为不同。妹妹可看出些什么?”

    是的。王夫人此趟去温室殿,不仅仅是带刘闳去刘彻面前刷存在感、博好感度,更有隐秘试探的意思。而结果,她已经知道了。

    她素来懂得怎么察言观色,尤其侍奉帝王数年,最会观刘彻的言色。因此即便刘彻什么都没说,可这一上午的时间也足够她明白情形。

    尤其她进去前,刘彻应该正在书写,小指边缘还残留着少许墨迹。

    她进去时,刘彻刚巧将一张绢帛放入匣子,束之高阁。全程亲力亲为,神态严肃认真。桌案旁还摆放着刚刚用过的帝王印玺。

    寻常圣旨,多用竹简,且多为臣子拟定,帝王过目盖个印就行。什么样的东西需要帝王亲笔,还这般郑重。

    王夫人不过一瞥,就已猜到结果。

    但对于兄长的询问,她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可神情已然说明一切。

    “竟真是如此。”

    王大郎身形一震,面上尽显失落,但王夫人面色不改,显得十分淡定。

    卫家鼎盛,皇后地位稳固,陛下对大殿下的疼爱更是有目共睹,这个结果简直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她还没有自负到以为自己生了闳儿就能有所转变。

    因早有预料,所以并不意外,情绪波动也小。

    她不想纠结这个话题,转而询问道:“上次让兄长查的事查的怎么样了?”

    不料她反应竟如此平淡,王大郎怔愣一瞬才回过神来,开口回答:“李延年原是冀州人,家中有三兄妹。李延年排行最长,下面有一个弟弟与一个妹妹。

    “十五年前冀州水患,李延年的母亲与妹妹被水冲走,下落不明。灾后李家寻过一阵子,没有消息,便以为该是死了。毕竟那年死伤者众,流离失所者众。

    “因这场灾患,李家损失惨重,生活困顿,其父无奈收拾行囊,带着孩子前往并州投奔亲戚,在并州安了家。

    “李延年自幼喜好音律,天赋极佳。李父觉得此子可堪造就,精心培养。李延年不负重望,青出于蓝。

    “五年前,李父举家搬迁长安,就是想给李延年博一个前程。李延年也争气,没多久就在安陵邑闯出了些名气。

    “可也因年少气盛,被人言语刺激而犯法,后受腐刑没入宫廷。但他会钻营,家中凑了些钱财,迅速便攀附上了如今的乐府令丞。

    “去岁陛下初立乐府,令太乐署掌雅乐,乐府掌俗乐,命乐府令丞于宫廷民间挑选合适的乐师舞姬。李延年借此入了乐府。

    “后又因他长得好看,所做乐曲也确实较为独道,很快得了陛下亲眼,从底层乐师升做音监。”

    王夫人静静听着,对李延年的过往不做评价,只问:“李小妹呢?”

    “安陵邑素有女啁陵之称,里面歌舞坊众多,住着不少乐师倡优。李延年曾在此帮忙,入乐府后,为作曲寻灵感,偶尔会回去瞧瞧。

    “三个月前,他再次到常去的歌舞坊,见到一位新来的舞姬,发现她腰间挂着自家的玉佩。那玉佩不值钱,却是父亲早年特意请人做的。三兄妹一人一个。”

    王夫人轻嗤:“单凭一块玉佩,他就信了这是他失散十五年的妹妹?”

    “不,还有耳后的伤疤。那伤疤是李延年小时候不慎将其妹摔倒嗑出来的,记忆深刻。”

    “耳后伤疤……”王夫人一顿,低低呢喃着这一句,转而又问,“这十五年,李小妹是怎么过的?”

    “李小妹说,她确实是冀州人,也是在水患中被养母救起来的。但当时她年纪小,被救后生了场大病,早就不记得家人了。

    “她养母曾是安陵邑名动一时的舞姬,后来被人买下为妾,又因主母善妒,被毁容扫地出门。此后自己靠做些零碎活计为生。

    “养母待她不错,从小教她歌舞。半年前,养母过世,留下一封信件,把她托付给从前在京中的姐妹。那姐妹便是歌舞坊的人。”

    王夫人神色闪烁:“环环相扣,合情合理。”

    王大郎蹙着眉:“我派人去冀州查了。调查的人说确实有这么一位舞姬,在十五年前收养过一个孩子。

    “她很看重那孩子,一直关在屋子里教导,鲜少出门,偶有瞧见的都说那女娘是难得一见的天香国色。

    “街坊四邻都知道,她这是奇货可居,是要将这‘女儿’往上头送的,所以一直护着女儿不被别人糟蹋。

    “她病了有两三年,那位女儿照顾她到死,给她送了终才拿着信件来安陵邑投奔。”

    王夫人静静听着,不置可否。这么看来,李小妹的身世似乎没有问题,处处有据可查。但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王夫人眸光闪动着,嘴角不自觉勾起,没再询问,只道:“辛苦兄长了。”

    王大郎欲言又止,忍了又忍,终是开口:“不过一介舞姬,妹妹若是不放心,阿兄帮你解决掉。”

    这个解决掉是何种解决法,王夫人再清楚不过,她莞尔摇头:“不。兄长,这回不一样。你别动手,我有旁的打算。”

    王大郎不解:“旁的打算?妹妹想做什么?”

    “过阵子兄长就知道了。”王夫人一边说,一边把玩着手中的杯盏,巧笑嫣然。

    王大郎嘴巴一张一合,犹豫半晌,最后叹道:“你从小就有主意,父亲常说,你是我们兄妹几人里最聪慧的一个。不论你是何等打算,只需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