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160-1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160-180(第20/32页)

撒手不管?郝书记,我年纪还小,去了大队恐怕帮不了您什么。另外,我也想在基层多呆几年……”

    虽然郝建国被拒绝了,但他脸上并无不悦。红河十二分队发展得好,于他而言照样是政绩,他并没有损失。

    郝建国愈发和颜悦色,他是真心喜欢这个谦虚的年轻人,要不是自己没有女儿,恐怕对方早就是自己的乘龙快婿了。

    他重重地拍了拍林逸秋的肩膀:“好,年轻人还要多历练,多历练。”

    最近坪子沟可谓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向来不温不火甚至条件最差的刘家村,竟然办了一所镇上都没有的中学,已经在对外招生了!

    众人虽然早就知道十二分队这两年风头很盛,却没想到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赚到那么多钱,甚至能盖起两所学校。

    现在红河小学和红河中学比起原有的学校更宽阔。

    区域内一前一后坐落着三座大楼,各三层高度,每一层有四间教室,左右各有一个上下楼梯和公共厕所。教师们有一小栋独立的办公楼,另外还有一栋两层楼的宿舍,供应给离家比较远的孩子,还有学生食堂和学生操场。对于操场的设置,林逸秋预留了很大的位置,几乎占满了王家屯的所有荒地,因为他始终觉得以后肯定还会浇水泥然后用塑胶跑道等等,学校不能只着眼于眼下,还得为了以后发展留下余地。

    即便目前操场只是填了煤渣,但是起码避免了杂草疯狂生长,大大方便了孩子们的课间运动。

    所有十二分队的人,在参观过红河小学和红河中学的以后,都不约而同加快了回去的脚步。

    笑话,学校就那么大,听说一到六年级都要招生,拢共就那么几个教室,哪有那么多名额啊,还不得赶紧给自家孩子报上!人们边跑心里边还感慨着,他们那时候怎么没有这样的条件啊。

    而且红河小学的福利也非常好,负责招生的宋国庆一遍又一遍地向大家解释:

    “我们学校只收取住宿费和餐费,不收学杂费。”

    “对对对,每个年级只收3个班,每个班暂时只收20个学生。”

    “我们还招老师,还招老师!”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出一周,小学到中学九个年级全部满员。

    对于来晚的老乡,宋国庆只能说一句:“不好意思,真招不下了!”

    过了年关,时间来到1977年。

    这一年应该算得上是所有人人生之路上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今年十月就会恢复高考,而林逸秋将会是第一批高考生。

    从年初开始,林逸秋就陆陆续续安排知青去到中学授课,一面对外招聘学历更高的老师。

    第174章 备考

    二月底,红河小学和红河中学正式开启了新的一学年。

    同时,在林逸秋的大力号召,更多的知青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

    为了让知青们更好地投入学习,林逸秋又花了大价钱,走关系从农场买到了一台发电机。

    十二分队终于通电了!

    有了电就有了灯,他们再也不用白天下地干活,晚上顶着煤油灯在昏暗的房间里学习了。

    为了不让村民们觉得知青们自私用电,拿到发电机的第一天,林逸秋特地请了县里的放映队,专程下乡来给十二分队放电影,一连放三天,市面上所有可以搞到的电影都放一个遍。

    十二分队两个村加起来老老少少上千号人,有的人一辈子甚至都没看过电影,听说有电影可以看,全村男女老少,外村男女老少,统统集合到晒谷场,寻梦宣传队三年前第一次表演的盛况再度上演。

    三天电影放完,知青们也收心了,彻底把自己投入到学习的海洋中去。

    1977年夏,市里传来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解春山平反了!

    可惜先生于半年前就走了,没能亲耳听到。

    林逸秋跟刘季年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去了后山,他们给解春山重新立碑,把他平反的消息一点一点念给対方听,最后把信件烧掉,以慰他在天之灵。

    紧接着徐离景也从农场回来了,带来了徐离松和达穆赫双双平反的好消息。

    林逸秋惊喜交加:“真是太好了,那你们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徐离景坦诚道:“当然是离开农场回京城啊,我爸在那里关太久了,都营养不良了,只能回京城颐养天年了。”

    林逸秋不解:“那……达叔也去京城?”他记得达穆赫是东北人沈城人吧。

    徐离景摸了摸鼻子:“嗨,你去见了他就知道了。”

    最后林逸秋还是没有主动出面,而是等着徐离景把两人从农场接到县里的招待所,他才跟着刘季年一同前往,同他们做最后的道别。

    林逸秋把胡誉之前给他的所有信件一股脑儿全递给了达穆赫,最后忍不住问:“达叔,胡老师在苏市等你,你真的不去找他吗?”

    达穆赫笑了笑,眼里神色不明:“都这么多年过来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而且我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见他。京城是我们学生时代读书的地方,我想予安会理解的。”

    林逸秋感觉他这话好像哪里怪怪的,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徐离松看在眼里,却没有拆穿対方,瞪了一眼为老不尊的好友,转而和颜悦色地対林逸秋说道:“林同志,这些年多亏了你照顾我们父子,不然我这条老命恐怕早就交代咯。”

    林逸秋用欢快的语气安抚対方:“伯父别这么说,您这就叫吉人自有天相。请您务必好好保重身体,咱们常常联系,以后要是有机会,我跟季年哥一定会去京城拜访你们的。”

    徐离景爽朗得回道:“那必须的!等我们到了京城安顿下来就给你写信,把落脚点告诉你,以后你来京城,我带你去逛逛四九城,什刹海一带我可熟了!”

    休整一日,林逸秋跟刘季年把三人送到火车站。

    就在火车即将到站前,林逸秋还是忍不住把徐离景拉到了一边。

    “徐离,我想拜托你一件事情。”

    “嗯?还有我能帮得上你的?”

    “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就是你去了京城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

    “可以,谁啊?”

    “他姓周,叫周中华!”

    徐离景惊讶出声:“周、周中华?!”

    林逸秋不解:“咋?你认识?”

    徐离景掩下吃惊的神色,连忙道:“不不不,那个……周中华这个名字太常见了,你有没有详细的地址或者身份信息什么的?”

    身份信息自然不能暴露,毕竟这周家之前也获罪过,万一被有心之人利用就不好了。犹豫再三,林逸秋还是准备说一个地址:“我只知道他们之前住在……”

    林逸秋话音未落,徐离松远远地喊了一句:“小景,火车要开了——”

    徐离景快速回道:“诶,来了——”

    林逸秋见状也不好再拖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