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带着仓库养孩子[快穿]》 77-88(第9/23页)
反正现在家里有了阿英,也不算太冷清。”
王元慧抬眼看向外面小院,王英十分耐心的陪着兰兰玩,心中下意识起了个念头。
“娘,要不让兰兰给元宝做女儿吧。”
王元慧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想法靠谱,兰兰送给谁家,她都不放心,只有自己的娘家,她知根知底的,能举誓保证兰兰一定不会受苦。
她娘是个和气心善的人,弟弟也是个好脾气,又老实听话,最主要弟弟不能生。
这不管是对兰兰还是对弟弟元宝来说,都是两厢合意的事。
“我正要跟你说这事,你既然跟我想的一样,那就把兰兰留在这,等兰兰跟阿英熟悉了,我再带两个孩子一起去上户牒。”
王元慧松了口气,“兰兰交给娘和元宝,我是最放心不过的,这样我回去也能给老三媳妇一个交代。”
初心又说,“这事你先别往外说,总要让我先问过元宝和阿英,我估摸着他们父女八成会同意,但总要先问一问,才好去办这事。”
王元慧点头,“这是应当的。”
于是中午吃过饭后,初心让王英带着兰兰去睡中觉。
先问过了王元宝的意见,王元宝得知了兰兰被抱过来的原因,自是气愤不已。
“女孩儿难道就不是他们家的子嗣不成?”
王元宝上头有五个姐姐,五姐虽然夭折的早,但也陪他玩耍了几年,在王元宝心里,女孩儿跟男孩儿是一样的,可老天爷偏偏要捉弄人,让他一个也生不了。
“二姐尽管把兰兰留在这儿,别的我不敢保证,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她。”
王元慧含泪点头,“这我就放心了。”
下晌两个孩子睡醒,初心单独问过王英的意见。
王英很喜欢这个乖巧的妹妹,听了兰兰的遭遇的事,也心疼不已。
“奶奶就留下兰兰妹妹吧,我比她大,我能照顾她,带着她玩。”
为了防止兰兰不习惯,王元慧特地多留了几天。
平时让兰兰多跟初心等人接触,兰兰话很少,又安静,比王英刚来的时候还要乖巧几分。
比起家里的两个大人,兰兰更黏王英。
估计是俩人都是孩子,王英又会带着她玩,所以更亲近她一些。
王元慧在娘家住了有五六天,她家里还有儿子女儿要照顾,也不能再多留了。
王元慧走的时候,初心给她带上了许多吃的,有自己做的月饼,还有一些炸的零嘴,算是带给自己外孙和外孙女的礼物。
王元慧走的时候兰兰没有哭,但是眼眶里却已经含了泪。
虽然兰兰年纪小,但大概也有些明白,以后这里就是她的家了。
王英也做到了一个大姐的指责,衣食起居都带着兰兰一起。
初心跟王元宝考虑兰兰这个名字可能她听习惯了,便不给她另取名字,只改个姓,以后称作王兰。
家里多了个孩子后,初心就不怎么带王英出去摆摊了。
平时要是母子俩都要出门,便让王英跟王兰姐妹俩在家里看家,不管谁来敲门,一律不开,就算是邻居,也让他们等家里大人回来以后再来。
炎热的夏季慢慢过去,来到了秋风萧瑟的秋日。
王兰来到家里也已经有两个月了。
从一开始的不熟悉,只会粘着王英,到后面慢慢跟初心、王元宝熟悉上,开始跟着王英一起喊奶奶和爹爹了。
十月里,初心跟王元宝带着王英跟王兰姐妹俩去上户碟。
当初买王英的时候,初心根本没把身契往衙门里备案,所以王英从来就不是奴籍。
上了户碟以后,王英和王兰就是真正的王家人了。
花枝巷的邻居们,都知道王元宝过继了两个女儿,有些人就在背地里说初心和王元宝母子傻。
既然不能生,当然要过继儿子了,过继两?????个丫头有什么用,将来生了孩子,不还是人家的。
不过这些话,他们也只敢背地里说,谁也不傻子,那么没眼色的跑到初心一家人跟前说。
初心的豆腐皮包子生意一直不错,只不过初心没有每天去摆摊,而是隔一日去一次。
一个月下来,能有近五钱银子的进项,加上卖豆腐的两钱多银子,每个月的家庭收入在七钱银子左右。
家里的每月开销,吃喝方面倒花不了多少钱,给两个孩子置办衣裳鞋袜,偶尔买点零嘴、头绳,才是大头。
总的算来,每个月能攒下三四钱银子。
到了年底,初心给王英和王兰姐妹俩一人打了一个银锁挂在脖子上。
银锁下面挂着几个小巧的铃铛,晃动间,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姐妹俩爱的跟什么似的,每天晚上都要玩上一会儿,白日里就严严实实藏在衣服里,生怕被人瞧见。
梓州的冬天从来不下雪,进入腊月后,雨水又多,屋子里总是寒津津的。
哪怕晚上盖上两三层被子,都感觉一股钻心的凉。
每到这种时候,姐妹俩就希望往初心身上拱,好汲取初心身上的暖意。
年边上城里更加热闹,姐妹俩做了大红色的袄子,俩人皮肤养的白,穿上红袄,就像是年画上的人一样。
花枝巷里的邻居,谁看了不夸姐妹俩长得好。
王元宝现在也大变了样,也不再惧怕邻居们背后说他什么。
碰到邻居们夸赞他两个女儿,也与有荣焉的挺起胸膛。
家里有了孩子就是不一样,过年都要热闹几分。
往年总听巷子里其他人家的孩子,笑笑闹闹,点炮竹,讨喜钱,今年他们家也有了两个小的,王元宝特地早早买了几挂大鞭炮。
不想王英跟王兰都不爱玩这个,宁愿躲在屋里翻花绳。
没办法,王元宝只好放给他们看。
鞭炮在巷子里噼啪炸响,耀眼的白光不断闪烁,红色纸屑漫天飞扬,寓意着红红火火的新年要来临了。
原主丈夫跑商这些年也攒了些钱,但原主只会做豆腐,所以也从没想过要拿家里攒的银子做些其他事。
如今家里有两个孙女,等将来长大,不管是出嫁还是招赘,那都得要银子。
光靠卖豆腐和豆腐皮包子,速度自然过于慢了些,所以正月里,初心便琢磨着做点小生意。
夜市街那边不光晚上热闹,白天的生意也不少。
初心过去考察了几天,用原主丈夫留下的银子,买了一间前店后房的门面。
这个门面前任主人原是开布庄的,后来生意做大,把店搬到了城西,这家店就这么空下来了。
初心把门面盘下来后,简单收拾了一遍,购置好桌椅、招牌,去衙门备过案后,就准备尽快开张了。
家里的豆腐生意初心不打算扔下,而是交给王元宝继续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