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太后千千岁(清穿)》 70-80(第6/27页)
仗打完了,尘埃落定,见皇太极说什么美意,多尔衮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下意识觉得皇太极不会害他,便茫然地点了点头。
反倒是皇太极有些诧异,深感多尔衮成亲之后政治觉悟一下拔高很多。他果然没看错,多尔衮是个成大事的。
于是哈哈笑着与朝鲜国王说定了这门亲事。
朝鲜国王派人回去说与王后知道,还叮嘱王后快点把李贞淑的嫁妆打包,等双方签订盟约,便让李贞淑随多尔衮回盛京。
一则李贞淑是个老姑娘,得赶紧嫁,不然真成王室笑柄了。
二则不过是个侧福晋,也没有大婚之说,早点跟去盛京,早点生下子嗣才是正理。
这一次朝鲜国王算是看清楚了,南边连个农民起义都压不住,让李自成连破数城,雄踞西北,哪里有精力管朝鲜这个属国的死活。他几次求援,南边都没有回应。
与南边相比,满清就显得有诚意多了。不但向朝鲜展示了自身超强的实力,还对他对王室宗亲礼遇有加,更是让如日中天的睿亲王多尔衮出面联姻。
朝鲜国王与昭显世子一样,都生出了天下将要易主的强烈预感。
是时候站队了。
昭显世子听说多尔衮要娶他的妹妹李贞淑为侧福晋,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朝鲜虽然战败,那也是一个国家,他的妹妹也是名副其实的王女,如今朝鲜国的王女居然沦落到要给满清王爷做妾。
可转念一想,若将来天下易主,皇太极已然半截入土,多尔衮正值壮年,天下最后落到谁手里还真不好说。
若多尔衮当了皇帝,他的妹妹最差也是个贵妃。
多尔衮的嫡福晋他远远见过,确是个难得一见的绝世美人,只可惜美则美矣,却生得偏瘦弱。
说瘦弱都是给面子了,确切地说应该是脆弱,仿佛说话声音大一点都能把人给震碎了。恐怕不是个好生养的,也非长寿之相。
就算先一步怀有身孕,孩子能不能足月生产,生下来能不能顺利长大都是问题。
而他的妹妹李贞淑从小喜欢舞刀弄剑,身体底子好,将来定能生下健壮的孩子。再加上有朝鲜这边的助力,将来未必不能争一争储位。
这样一想,昭显世子心里又平衡了。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父王这次押宝押得稳准狠。
凤林大君听说他的死对头李贞淑要嫁给多尔衮,差点气炸了肺。
直觉告诉他,李贞淑并一定是看上了多尔衮,极有可能是看见了多尔衮把他拎起来扔进海里那一幕。
李贞淑这个疯子!
凤林大君从来没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哥哥,他事事忍让李贞淑,可李贞淑偏要事事针对他,他怎么做都不对,后来索性跟李贞淑杠上了。
李贞淑此时听说亲事成了,笑着跑去找世子妃姜嫔说起这事。
姜嫔眸光闪了闪,问李贞淑:“两国联姻不是儿戏,你当真想好了,要借联姻去盛京找人吗?”
“贞贤是我姐姐,与我同日出生。母后说起贞贤每每垂泪,北边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只差盛京皇宫。”
其实朝鲜国王和凤林大君都想错了,李贞淑想嫁给多尔衮,并不是恨嫁看上了多尔衮,也不是为了跟凤林大君赌气,而是想找回自己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姐姐李贞贤。
十几年前,朝鲜发生过一次内乱,正赶上王后生产,生的还是双胎,姐姐李贞贤先落地被乳母抱走喂奶。
叛军忽然杀入王后避难的行宫,生产到一半的王后不得不忍痛转移,因要顾着才三岁的凤林大君,忽略了被乳母抱走喂奶的李贞贤。
直到昭显世子带兵赶来消灭叛军,救下王后,王后生下小女儿李贞淑,这才想起来大女儿和乳母还在厢房。
等昭显世子亲自去找,哪里还有李贞贤和乳母的踪影,昭显世子本来要带兵去追,又被哭闹不止的凤林大君抱住腿,这才晚了一步没有及时追上叛军救回李贞贤。
在十岁之前,李贞淑一直以为自己是王后唯一的女儿。
直到无意间听见王后和世子妃姜嫔对坐垂泪,说起了姐姐李贞贤,李贞淑这才知道,原来她还有一个双生姐姐。
见母后提起姐姐这样伤心,李贞淑不敢去问母后,便去找姜嫔。
姜嫔把当日发生的事都告诉了她,最后强调:“世子要不是被凤林大君缠住,当能追上叛军救回贞贤。”
从此,李贞淑便恨上了凤林大君,仗着父王母后对她的宠爱,事事都要与凤林大君争。
凤林大君读书,李贞淑也嚷着要读书,凤林大君读书到三更半夜,李贞淑也读到三更半夜。凤林大君习武,李贞淑也跟着习武,凤林大君练童子功,要蹲一个时辰的马步,李贞淑也练也蹲。
心里像憋着一口气,凡事针对,处处抢凤林大君的风头,让国王和王后很是头疼。
要不是朝鲜没有女子掌兵的先例,朝鲜水师恐怕都得让李贞淑给抢过去。
等凤林大君接管水师之后,李贞淑赌气女扮男装到各国游历,追着朝鲜叛军的脚步找寻姐姐李贞贤,能去的地方都找过了,只差盛京皇宫。
她混不进去。
午夜梦回,总能梦见姐姐被人训斥,被人鞭打,甚至被迫练习怎样服侍男人,她都感同身受。
现在机会来了,李贞淑终于找到一个能把凤林大君按在地上摩擦,还能带她回盛京进皇宫的男人。
反正她已经是老姑娘,就算父王母后疼她宠她,以她十九岁的高龄也很难嫁到什么好人家了,嫁给满清的王爷还能进宫找姐姐。
李贞淑觉得很值。
再说睿亲王年轻英俊,位高权重,虽然从身高到长相都不是她的菜,但也绝对拿得出手。
婚后能过就过,过不了她就撤,能找到姐姐带着姐姐一起撤,找不到她就设法死遁,去南边继续找姐姐。
只要能梦见姐姐,李贞淑就坚定地认为,姐姐还活着,正在等她去救。
哪怕父王母后都放弃了,所有人都放弃了,她也不会放弃。
李贞淑的嫁妆从十岁开始准备,在王宫的库房里放了九年,当初王后是按照两个女儿的份例准备的,可以说非常丰厚。
本来不用再准备,可一想到女儿要远嫁,还是嫁去满清那种虎狼窝,王后便命人又添了几车。
战事顺利,盟约签订也很顺利。
这一仗打完,彻底将朝鲜打服,也彻底将朝鲜国王对南边的最后一点指望打没了。谈判几乎是一边倒,皇太极说什么,朝鲜国王都没有异议。
直到说起质子。
按照当时的惯例,两国交战,战败的那一方不但要割地赔款,还要送一个王子去他国为人质,称为质子。
商量质子的时候,皇太极十分给面子,没选昭显世子,而是选了朝鲜国王最小的儿子凤林大君。
谁知朝鲜国王却觉得,昭显世子为人持重,更适合去盛京为质。
朝鲜国王的大义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