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养家记: 120-1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户女养家记》 120-140(第65/71页)

,她父女俩以后靠啥过日子?

    余兰儿瘪了一下嘴,而后瞥了陈念莞一眼,硬气道:“我也要给陈家酒楼做糕点!”

    “哦?”陈念莞来兴趣了。

    “我得看着我爹,省得他再被你骗了。”余兰儿忿忿不平,而后又道,“我手艺比我爹好,他五两,我要十两。”

    “一样五两,三个月后,做不好,那我们陈家酒楼不会继续雇用你们,要做得好,我再给你们加工钱,而后再签十年长约。”陈念莞不惯余兰儿的臭脾气。

    “可以可以,陈东家,我做。”余老伯连连点头。

    余兰儿无奈,也跟着父亲应诺了。

    后厨班子如今都是陈念莞在管理的,所以她对于后厨人员的安排跟增减,施存祈都不会过问,毕竟,后厨的事,陈东家比自己懂。

    同样道理,而前头店面伙计都归施存祈管,因为施存祈在京城人脉广,找人比陈念莞方便,那陈念莞自然也不会过问前头伙计的增减。

    只是,双方在增减人员时,必须互通信息就是了。

    于是施存祈很快知道了余氏父女加盟陈家酒楼的事。

    知道事情原委后,施存祈表示担心。

    “虽然余兰儿能被家人从牢里赎出来,官府对余兰儿网开一面,或不会追究,但她到底跟逆臣安顺侯有所牵连,我们雇用她,就怕会有后患。”施存祈道,“况且后厨重地,一般信不过的人都不能放进去,把余兰儿招揽进去,她会不会怀恨在心?”

    “我没说要放他们进后厨。”陈念莞自然明白施存祈的忧?????虑。

    像那两个春风里的学徒,还有丁大厨,跟安顺侯府关系隔了几层,官衙能公然放人,自然是没问题的,但余兰儿身份毕竟不一样。

    所以在跟余氏父女签契时,跟他们说明白,他们并不需要到陈家酒楼里头做活,既然当初余老伯搬走的时候,将他们做糕点的炊具都搬走了,听说是搬回家里了,所以,他们父女俩只需要在家里头做好,陈家酒楼会每日有人上门收他们做的糕点,每个月底,除给父女俩的工钱,他们还可以将做糕点的一切开销记下,届时陈家酒楼也会给他们补回这些开销费用。

    如此就达到了既不须担心余氏父女使坏,又给陈家酒楼开多一个糕点系列的目的。

    余老伯觉得这个法子好。

    如此一来,他们足不出户,都能把每月五两银子给赚了。

    对于寡身的女儿来说,是好事!

    “那,陈东家想要咱们做哪几样糕点呢?大概做多少?”

    “你以前也做过店面营生,你想想平时销量好的糕点是哪几种,每种,先做二十个吧!”

    毕竟还不知道余家糕点在酒楼里受不受欢迎,先试试水再说。

    “等确定下来受食客欢迎的品种后,我们会直接跟你们下单。”

    “行。”

    于是,雇用余氏父女给陈家酒楼干活的事,就这么说定了。

    在签了为期三个月的契书后,陈念莞作为东道主,请父女俩在陈家酒楼的雅座吃了一顿。

    瞧着推车上琳琅满目的点心,父女俩也大开眼界。

    他们余家糕点主做的都是干制点心,从没见过种类如此丰富,还特别用小蒸笼蒸熟的点心,不止是常见的发糕,包子,煎饺,还有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肉食,竟然也能称为点心,甚至一些没见过叫不上名儿来的小吃食,件件精致小巧,既好看又好吃。

    在陈家酒楼吃过一次后,余氏父女总算明白,为什么这陈东家开的酒楼能让京城里头如此多世家贵族的娘子们趋之若鹜了。

    “爹,我也学了不少侯府里的糕点,等我做几件拿手的,让那陈东家瞧瞧,我们余家糕点也是跟陈家的点心一样,可以大受欢迎。”余兰儿竞争意识上来了,这般跟父亲说到。

    “兰儿能这般想,就好了!”余老伯乐呵呵的。

    不是陈家酒楼的附庸,余家糕点可以登堂入室在酒楼里卖与那些食客,真是极好的!

    当然,在试水过后,发现余家糕点确实也有市场后,余氏父女签了长约,继续与陈家酒楼达成这种友好的合作模式。

    在随后,随着丁大厨也加入到陈家酒楼的厨师班子中后,陈家酒后的后厨初代班子就此稳定下来。

    *

    这边厢陈念莞给陈家酒楼开拓了新系列,招揽了余氏父女,那边厢,张二郎也在贡院,不仅跟考卷苦战,还要应付不时冲自己飘过来的考官的视线。

    张二郎在考第一场时,就已经感受过这种来自考官的热情。

    初时就跟在复试时邓尚书瞅自己的反应一般,惶恐,不安,等见他们也不过是多瞧多瞥两眼,并未有发难或是质疑的举动,于是才渐渐放轻松下来。

    虽然一度导致第一场考试速度慢了下来,但如今第二场,再对上这等视线,张二郎已经能处之泰然了。

    没有纰漏!

    要是有纰漏,他们早将自己赶出考场了!

    不对,原本,就该没有纰漏才对的。

    张二郎放下心理包袱,专注做题,笔下挥毫,第二场结束,成为了第一批走出考场的人。

    到第三场时,亦是从容作案,全然没了第一场时的惊慌惴惴。

    甚而在答卷之前,冲泡完了带来的椰粉,美美喝完后,顺利誊抄完策论,早早地离开了贡院。

    曾四则是这日夜色黑了,才回到香桂街的。

    据说,他是最后一批出来贡院的考生。

    两位举人老爷考完后就跟先前一般,梳洗过后,到头便睡。

    听说有身体不好的举子,有三场没考完就受寒患病中途退出的,有坚持到最后一场,走到贡院门口就倒下的。

    比起这些,张二郎跟曾四倒是显得走运多了。

    不过是不是真的走远,还是得等三月初会考成绩出来才有最终定论!

    而会做出这定论的,是贡院内的考官们。

    收上来的考生墨卷,都会由外帘官糊名,而后送到负责誊录的官员处。

    这是防止考场舞弊徇私。

    考生中自然少不了朝中重臣或是考官们自身门系的学子,为免他们从字迹中辨别出各自的学子,进而徇私给高名,均会由誊录官将这些糊名的考生的墨卷重新誊录一遍。

    誊录官亦会在监考官的坐镇下完成工作的,期间不得随意走动,亦不能擅改考生答案,誊录完后还会有专门的对卷官将誊录卷与考生墨卷确认一致,甚至连原墨卷出错的地方也得一样才会放行通过。

    之后,掌卷所编号后,墨卷会被封存起来,誊录卷则会送到内帘官手中,各房考官这才开始阅卷。

    考卷分十等一份,而后抽签决定先看哪一份。

    查阅考卷的,除了各位考官们,还有辅助考官的阅卷官,他们会率先筛选出一批不通过的考卷,譬如卷面不洁,字迹潦草不清,答案文理不通,错词漏字频出,以及犯忌触讳的,等等,余下,才是考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