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农门长孙逃荒记》 50-70(第4/22页)
索地,周长宁便答应了下来,齐钧图谋的是长远,他现在却只能先顾眼前,不得不说,若能按照齐钧的设想行事,也能节省他许多功夫,更是免去了无法及时得到消息的烦扰。
两人以茶代酒,茶盏互相碰了一下,只当做是合作达成了的庆祝,不过,欠人情的感觉可真是难受,为此,好不容易清闲下来了一阵子的周长宁,又不得不开始在脑海中思索着有什么样的方子能够拿出来出给齐家了。
叫了一桌饭菜,两人用饭完毕,周长宁这才被齐钧派人用马车送回了周家。
和齐钧之间的其他谈话内容,周长宁并未告知给家人,只是晚上在饭桌上说了一句周家村其他族人并未被秦王追究罪责,更加详细的牵扯到当前局势的内容则是守口如瓶,所幸,周老爷子等人欣喜之下也没有多问,只是一个劲儿地感叹,幸好大家都平安无事。
就连林氏妯娌三个,心里也不由得松了口气,她们既是周家的媳妇儿,也是林家、杨家、李家的闺女,同样是逃了兵役的人,既然周家村都平安无事了,那么想来,自己的娘家也不会出什么大事的,只希望等到自己一家人重返周家村的时候,爹娘他们都已经回到村子里了。
周长宁既然没有说现下可以回青石镇了,众人也就心里明白过来了,必是这世道的乱局还未真正结束,便故作想不到这一茬儿,压根儿不再开口问起这个话题,倒让周长宁心里想了许久自以为合情合理的借口没有派上用场。
接下来的几日,除了照常教导小堂弟读书识字,周长宁剩下的闲暇功夫,便都用在了想方子的事情上,关上门,自己一个人在书房里,提起毛笔,对着一张白纸写写画画,想出来一个方子,没一会儿又觉得还是有些欠妥,将它再次划去,总之,那张白纸上现在的痕迹只能用两个字“凌乱”来概括。
把自己闷在屋子里想了快两日的时间,不是现下的季节不太对,就是其中牵扯的利益和风险连齐家都有可能担不下来,周长宁不得不承认,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只能走出屋子,透透风,想着转换一下心境或许能有些不一样的想法。
说起来,齐钧那边并未催促他必须要在多长时间里拿出一个怎么样的方子来,不过是他心里不愿意凭白欠别人一次罢了,这点儿执拗一直贯穿在周长宁的生命中,从前世到今生,皆是如此,可要是连这点儿特质都失去了,那么,周长宁还能是那个周长宁吗?
作者有话说:
欠的一更终于补上啦,大家晚安!
第五十四章 生事
这日晚上, 在饭桌上,周老太太却是突然叹口气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你们可还记着在逃荒路上和我们一道走的董大夫一家?说起来也真是令人生气,董家的闺女不是随着夫家来到郡城生活了吗?哪成想, 这家人原先看着还是个老实厚道的人家, 却因着自家儿子走了门路、去官衙里当了个衙差,据说手底下还管着几个人呢,便自觉高人一等起来了。
言谈举止之间多是颐指气使、鸡蛋里面挑骨头也就罢了, 甚至还学起了那些个富贵人家的做派, 开始养起小妾来了,董家闺女身边又没有娘家人在,为着一对儿女,也只能忍受着来自夫家的磋磨。
据说啊, 董家人找上门去寻亲的时候, 看着家里明明有下人,而且其他人都在院子里闲坐着,却非要让自家闺女使着力气去挑水,那叫一个生气哟!这不,他们家怎么可能让闺女受这种委屈?当即就把人给带回来了, 在董家所租的小院子里已经呆了有一段时间了, 也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办才好。”
周家饭桌上虽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但是周老爷子是个讲究人,向来不爱在饭桌上说起这些个家长里短的事情, 当即皱眉道:“你是如何知道的?这种事情, 董家应该会捂得严严实实的吧。”
周老太太和董老太太虽然在逃荒路上有几分交情,但是自从他们在这条街上租了院子住下以后, 因着两家住得有些远了, 见面的次数也就少了些, 交情往来也就没有以往那么深了。
而且,说句实在话,周老爷子心里是有几分不得劲儿的,本以为逃荒路上董家与他们结伴而行,好歹生出了几分情谊来,哪成想,自从在这条街上住下以后,就再也没见过董家人的面儿,一道出来的周家村后辈,还有住得比董家更远些的呢,时而都会上门来坐坐,好让这份同村情谊不至于断绝了去。
对此,周老爷子私底下也多少有些猜测,到底不是一路人,他们这些人不过是在地里刨食儿的“泥腿子”,哪像董大夫一家,无论是开医馆当大夫,还是开书肆做掌柜,那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况且,与周家的毫无根基不同,董家在郡城可是有亲戚在的呢,如是比较之下,也就难怪董家会不自觉地拉开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好像生怕他们闻到味儿给粘上去一样。
自从心里有了这个猜测,周老爷子就再也没想过董家的近况,如今被老太太在饭桌上突然这么一提起,还有几分愣神。
都是一起过了大半辈子的人了,周老太太哪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呢?当即不满地撇了撇嘴,道:“放心吧,我可不会没有眼色到当面去打听别人家的伤心事,不过是早上去街上买菜的时候,与董大姐打了个照面,看她脸色不太好,旁边的成根媳妇儿跟我说的,他家不是就住在董家隔壁吗?就隔着那么薄薄的一堵墙,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还能听不到吗?”
“爹,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件事情,要不要上门去董家看一看啊?董家在郡城到底不比对方家里有些根基,一家子也就那么几个人,有个什么需要搭把手的都找不到足够的人,咱们到底是一同走了那么长时间的路程呢,就隔着这段距离,要说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所以才不闻不问,就显得有些假了。”
周大新念着和董文旭之间的交情,到底还是担心董家因为势单力薄而吃了闷亏,自家要是上门去瞧瞧,别的不说,他们三兄弟往那儿一站,单看身板儿就足以给人许多安全感了,当然,他也隐隐察觉到,自家老爷子心里存了点儿心结,这才出言特意请示道。
周老爷子抬头瞪了这个憨儿子一眼:“就显你能干是吧?还从没见过,好端端地非要往自己身上揽事儿的人呢。”
这是,被拒绝了?不过,还不等周大新失落,便听着周老爷子紧接着又道:“想去就去呗,腿长在你身上,我还能拦得住你不成?”
老爷子刀子嘴豆腐心,周大新莫名其妙挨了两句说,倒是也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不放在心上:“诶,好嘞,我明天从铺子上回来就去董家瞧瞧,若是有什么能帮得上的,也就顺手帮点儿小忙了。”不过,听这话的意思,老爷子的心结未解,虽然不拦着他去董家,但是自己却是不会主动过去的。
次日的晚上,晚饭交给了老太太来做,周大新则是和林氏一道去了董家,之所以带着林氏,也是因为出事的乃是董家闺女,若说需要开解一二的话,自然是同为女眷的林氏说起话来更为方便了。
不过,都是有眼色的人,经过一遭逃荒,大部分人家里也都不甚富裕,周大新和林氏自然不会没眼色地挨到饭点儿、非要在董家蹭一顿烦才肯回来,因此,还不等周老太太将晚饭做好呢,两人便又回来了,只是瞧着,脸色都不怎么好。
最关心此事进展的自然还是老太太,老爷子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在饭桌上老太太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老爷子自己也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