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 30-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农门长孙逃荒记》 30-40(第3/14页)

,有些人就已经要忍不住动手上来明抢了吧。

    不仅如此,在归来的路上,杨永康还带头逮到了一窝“不长眼”的兔子,大家都是出了力的,各家的锅里也不必分得那么清楚,于是,这日晚上,众人当真是难得地再次饱腹一顿,心理作用使然,就连打个嗝儿上来也觉着都是满满的肉味儿。

    虽说秋天的第一场雨已经下了,但是季节的变换、天气渐渐转凉,这都是要有个过程的,因而,次日周长宁他们出发的时候,太阳已经挂在了天空中,蒸烤着因为下雨而变得湿润的土地,林间的路虽然还稍显潮湿,但总算不像下雨那两天,一脚踩下去便是好大一个坑,甚至有着连鞋子都拔不出来的风险。

    林间是因为有高大的树木遮蔽,小路变干的速度就慢了些许,可官道上不同,经过一夜有余的时间,泥土中的水分早已渐渐蒸发,周长宁试着推了推老爷子的轮椅,确认当前的路况足以保证轮椅正常走动,这才放下心来。

    一行人也未多做停留,依旧是推着板车运着行李,向东阳郡的方向继续驶去。

    其实,要不怎么说周长宁他们幸运呢?在搬了行李进山洞以后,他们还能有点儿时间把板车也一并折腾上去,然而有的队伍却是不然,要不是时间紧张,要不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一辆破板车也不值几个钱,便干脆搁在了山脚下。

    哪曾想,就算是这不值钱的东西,对于劳力多、板车少的人家来说,那也是有大用的,这么大喇喇地搁在山脚下的板车,人家还以为是他们扔了不要的呢,自然是秉持着不能浪费的心态一并带走了。

    现下可好,一群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手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即便手心里已经勒出了道道红痕,也只能认栽,谁让自己当初偷懒了呢。

    如果周长宁他们再迟走一会儿,定然能够听到一个老妇人的破口大骂声,可惜骂得再凶,板车也不可能自己长脚跑回来了,而那老妇人也不是别人,正是试图想要偷粮食的兄弟俩的母亲,如此看来,可谓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了吧。

    作者有话说:

    第二更~

    第三十三章 生病

    或许是应对之前的各种情况已经有了经验, 或许是周长宁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赶到了桐乡镇这次逃荒大队伍的前头,又或许是心理作用作祟,总之, 众人都觉着, 接下来的路程变得顺风顺水了许多,即便是像周长平这样小的孩子,似乎也已经习惯了现在这样每天从早走到晚的生活, 适应过后, 也不再叫苦连天。

    当然,这也和众人赶路太累了、已经没力气再去唉声叹气了有关,毕竟,每天累得只想倒头就睡, 在认清了现状的情况下, 哪里还有心思抱怨呢?与其口头上抱怨两句,倒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样早点抵达郡城这件事情上面。

    然而,距离东阳郡越近,众人心里的担忧就越是浓厚,一是忘不了他们逃了兵役的事情, 二来, 是怀疑东阳郡是否就是那个最安稳的地方了,三来,也担心自己这一行人能否在东阳郡就此生存下来, 那可是郡城啊, 他们这些人里面,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黎县罢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 队伍中说说笑笑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但是, 其他人都还没怎么样呢,周老爷子却先病倒了,这下可好,众人也再没心情去担忧那些个没影儿的事情了,一个个的都围到了周老爷子跟前。

    毕竟,一直以来,周老爷子就是他们这支队伍的“定海神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周老爷子似乎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现在,这根“定海神针”都倒下了,他们哪儿还有心情关心其他的呀?恨不得能以身相替,好让老爷子早些好起来。

    这个时候,有董大夫在就让人安心许多了,董大夫上前去把了把脉,看了看老爷子的眼睛和舌苔,又问了老爷子近日的饮食作息,心中已然有了底儿。

    “董伯父,我爹他怎么样了?”周老爷子生病之后,在周家这个范围内,周大新这个长子自然理所应当地接过了话语权,语气中难掩焦急地问道。

    董大夫常年在桐乡镇附近看诊,对于如何与病人家眷打交道早已有了心得,现下也知道不是照搬那些个“专业术语”的时候,解释道:“周兄弟是累到了,这一路上条件艰苦,他先前那是一直忍着身体的不适呢,现在眼看就要到郡城了,心头的那口气儿一下子松了,之前积攒的所有不适这不就一股脑儿地全都来了吗?

    但是不碍事,我家就是开医馆的,离开之前我把一些常用的药材也都带上了,为的就是以防万一,待会儿我去煎了药,你爹喝下之后应该能舒泛些,等到了郡城,找机会给你爹好好补一补就行了。”

    董老爷子说得轻松,却让周大新一下子红了眼眶,只觉自己真是不孝,要不是自己没那个能耐“掌控全局”,爹又何必忍着身子不适、强打精神安排各种事宜呢?

    然而,这副姿态若是落在三岁小儿身上,让人只觉憨态可爱,满怀欣慰,可是,已经人到中年的周大新做出这副模样,就显得格外违和了些,周老爷子瞧在眼里,冷哼一声:

    “我老头子还没死呢,不许哭丧着个脸,你要是真孝顺,这两天若是遇到个什么突发情况,就自己来处理,莫要找我,若是实在无法定夺的,就去找长宁商量,多学学他做事的思路!”老爷子的声音听起来精气十足,实则外强中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虚弱。

    要是在他们这一行人刚刚上路的时候,周老爷子让周大新跟着周长宁多学学,其他人或许还会大吃一惊,当老子的要跟着儿子学该怎么做事?这真成了天下奇闻了,可是,他们如今已经走了过半的路程,周长宁却是以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成功地在众人眼里褪去了“里正家长孙”“童生”的光环,转而将他看做一个的确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

    再仔细想一想在山洞处置小偷时周长宁想出来的法子,实在可以赞一句“思虑周全”了,两相比较之下,周大新这个当爹的能力说不定还真比不过周长宁呢。

    不过,众人脑筋稍微转过弯儿来,对这种情况也就能理解了,人家不是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吗?可见,读书读得多了,懂得自然也就多了,做事想得更多一些,似乎也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那厢,周长宁可不知道,在众人心里早就对他的种种行为做了美化,当然,就算是察觉出来了一丝不对劲儿,众人也绝对不会轻易想到“系统”“穿越”这样神奇至极的事情。

    话说回来,由于周老爷子的生病,众人也难免担心队伍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是不是平日就在忍着身子的种种不适,便让董大夫给大家依次挨个花了点儿时间把了脉,结果倒是能让人稍微松一口气,只有两位老人家这几日同样觉得头疼脑胀的,董大夫也同样写了药方,给煎了药。

    饶是如此,接下来的这几日,周大新也不得不谨慎地将队伍的速度略微压慢一些,以免再有人的身体有所不适,此外,没有周老爷子做主的这几日,队伍里最大的变化还是要从粮食上来讲了。

    当初,秦王除了征兵,也命人强行征走了大家的粮食,给的价格却还不到市价的三分之一,后来,尽管周长宁他们逃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部分粮食,但是他们要逃荒,本身要带的家什行李就比较多,这样下来,堆在板车上的粮食就更少了。

    这一路上,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