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政哥同母异父!: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与政哥同母异父!》 130-140(第5/15页)



    天降人才大礼包,这滔天的富贵王翦必须得接到手,所以这就有了在萧何拒绝王翦之后,眨眼间就被委任成为代理郡守的命令。

    你们以为的王翦老爷子只是在满足萧何的条件,其实是他已经站在了大气层外,俯仰一切将所有都安排好了。就连把属于大秦的军粮分给此地黔首这件事他都不虚,因为王翦认为这是正常的前期消耗,如果能办妥他就能为大秦剩下大批的粮食,还满足了萧何的条件,更能收买众多楚地的黔首,可谓是一举三得。

    要知道打仗为了胜利还有烧自家粮草的呢,他将自家军粮送出去就是同一个道理,而且烧粮草只是一锤子买卖,可是送给本地黔首后,那可是后期源源不断的回报!

    聪明如王翦,岂有不做之理!

    接下来就是王翦进城与萧何商讨如何安排以上事宜,而就在与萧何交谈的过程中,王翦就察觉出眼前的年轻人的不凡,不但心有沟壑实为大才更是将民生看的极重,心中更是欣喜不已,他果然是捡到宝了,大秦当真是天命所归。

    “既然你都知道了,那这件事就由你全权来办吧!”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翦将军在这方面还是很相信自己的眼光的,当即就将在大军后方种植玉米之事委托给了萧何。

    正常人遇到这种情况早就感恩戴德,站起来多谢上司赏识,可是到萧何这里却不是。之间萧何在王翦委派自己这些任务后,紧紧皱起了眉头,随后轻声问道,“王将军请恕草民无礼,不知这玉米成熟后的税收为何?”

    不是萧何多嘴,而是以前楚国境内也有不少人种植玉米,但最后结局都不怎么样,因为楚国的氏族每次都会把所有成熟的玉米全部收走,一点都不给黔首留,导致很多黔首过不了冬,冻死饿死无数。此刻听闻秦军主将要求自己在后方种植玉米,萧何是真的担心,那种状况再次出现。

    “自然是按照《秦律》规定,十二税一(12分之1)。”

    “此话当真!”

    萧何看向王翦,想要从他眼中读出其中是否有玩笑的意味。结果发现王翦将军说这话的时候很是认真,没有一丝戏弄自己的意思后,萧何整个人周身的气息突然就放松起来了,“如果税收当真如此,草民定会竭尽全力协助将军。”

    “善!”

    萧何可是真高兴啊!就冲王翦将军这句话,萧何就感激尽全力的支持王翦将军在大军后方的种植工作。那可是十二分一的税收,换句话就是说,剩下十二分之十一那都是黔首自己的口粮,再加上玉米高产,可想而知等到收获的季节时,秦军后方的楚地黔首们能过上一个多么富裕的冬季。

    萧何倒是不担心王翦会在这方面欺骗自己,能顶着压力将军粮分给黔首,就说明王翦将军不是个恶人,而且武将多重承诺,既然王翦将军能将这句话说出口,就说明他绝对能做到,更何况王翦将军本就没有欺骗自己的理由。

    将事情都捋清楚之后,萧何便对着王翦深深一拜,“多谢王将军对草民和黔首们的厚爱,请将军放心,萧何定在三月后给将军一个满意的答复。”

    萧何这么说就相当于在王翦面前立了军令状,王翦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满意点头的同时,又加了一句,“既然你认为你能做到,那本将军在交给你一个任务。”

    “将军请讲。”

    “接下来本将军攻下来的城池,治理民生方面的问题也交给你了,可能做到?”

    没想到这工作还是延伸性的,萧何愣了愣但是一想到后期的回报,和黔首们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脸,他又咬了咬牙应声道,“……能,请将军放心,只要萧何在将军后方一天,就绝对不会放弃将军赋予的任务。”

    “很好,如果你能完成,等秦国战胜之后,老夫定会在奏折里给你记上头功。”

    “多谢将军。”

    *

    接下来就是大耕种时代了!

    因为前方有秦军顶着,后方没有氏族官员层层剥削,在经过萧何和其好友们的协作下,农耕工作就开始很有计划的进行了!甚至为了安定民心,王翦将军还特意提醒萧何,可以将《秦律》上有关农事的法律张贴出来给黔首们看,换句话就就是说将一切都放在明面上,尤其是其中关于税收的那一块,让黔首清楚知道他们会上交多少税。

    除非有国家……画重点是国家有命令,并不是官员,没有人可以额外向黔首征收粮食。一旦发现有人额外收税,被多收税的黔首就可以去报官,让官府来全权处理此事,这是《秦律》赋予黔首们保障自己利益的权利。

    此官方告示一出,楚地皆是哗然。

    讲道理虽然《秦律》的十二税一照比其他国家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高,但是其他国家在收完税后,可还是会有当地官员小吏来收各种杂税。真要算起来,其实黔首上交的税额要比秦国的黔首高多了。每次收获的季节,他们根本留不下多少余粮。可是看《秦律》的规定,上面很明确的说明国家只收这些税,多收税都是违法行为,黔首完全有权利去告官维护自己,这在其他国家可是没有的。这就相当于给黔首们一个定心丸,就凭这一点黔首们就会努力的维护《秦律》的权威性。

    瞬间黔首活下去的信心就空前膨胀起来,不少人甚至还去询问在新官府工作的相熟之人此事的真伪,在得到肯定答复后,黔首们的精神头都好上不少。

    这也让萧何推行玉米种植工作少了很多阻碍,同时也让他对大秦的认同度高了许多!

    第134章 燕国献图

    萧何在秦军后方玉米种植顺利推进的同时,另一边王翦的请罪文书也已经送回了秦国。

    朝会上对此议论纷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等王上裁决。

    事实上,嬴政对此的看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王翦能把楚国打下来,他在楚国一切的行动都是自由的,只不过是把粮草拨出一个部分给当地黔首而已,就算他把随军粮草全部烧了又如何,自古以来为了打胜仗以自己粮草为诱饵的情况还少吗!

    现在朝上这些人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一看就是活少了,前方打仗是人家主将的事,你们啥都不清楚跟着瞎插什么嘴!

    不过话又说回来,嬴政到王翦将粮草分给别人这件事无感,但是对其在信中提到的这个萧何倒是很在意,虽然没见过真人,但是从王翦的描述中他也能知晓这是一个大才。至少能在秦楚交战的情况下还能在后方有条不紊的发展农耕,哪怕那是在秦军后方,也能说明这个名叫萧何的年轻人心性之坚定,不然老将军王翦也不会如此大力的推荐他。

    看来此人是真的很有才啊!

    不过到底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己也不能只在看过书面介绍后就确定,具体怎么判断此人,嬴政觉得自己还要再等一段时间,至少要在楚国那边第一季玉米收割之后再做决断,此人到底如何等那时就能见真章了!

    换句话就是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楚国那边的军事暂且不说,现在他们秦国还有另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要接待燕国使臣。

    说实话饶是嬴政也没想到,在大秦对楚出兵后会收到燕国那边送来的和谈书,同时燕国还要向秦国赠送很多城池作为和谈条件。这毫无前情的和谈书出现,别说是嬴政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