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政哥同母异父!: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与政哥同母异父!》 110-120(第2/17页)

旗息鼓之人的一个休兵的理由。只要对大秦有利,嬴政连自己名声都可以不要,更何况是承认自己决策的错处,尤其是这些伤亡在过去都算得上是习以为常,更能显现出自己爱民如子行为的时候。

    黔首的心里自有一杆秤,以前自己过的什么日子,现在过得又是什么日子,他们心知肚明。嬴政的这些做法,或许在朝臣眼中来说很不理解,但是却对黔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嬴政的这些做法来看,他们这位大秦君王确实是将黔首放在心上了,这可是妥妥的加分项啊!

    只要黔首们有了这种意识,嬴政这个秦王就在黔首的心里立住了根,站住了脚。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嬴政收买人心的一种策略,还是前所未有的收买黔首人心的策略。而朝中文武百官全部都对着嬴政的行为保持默许状态,也是大秦对黔首的一种态度,君王如此朝臣如此,生活在大秦的黔首还有什么好担心,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而那些即将要成为大秦黔首的赵人,也应该想想自己到底该对秦国是何种态度!

    是的,没错,嬴政如此作态不只是给大秦士卒黔首看的,也是给即将成为大秦子民的赵人看的。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君王才是黔首应该信任且爱戴的君王,什么样的君王才可以承担起黔首希望的期盼。

    让他们自己掂量计算,他们赵国的君王,赵王迁是个什么垃圾玩意!

    就在嬴政承认自己决策错误后,他还宣布了自己要摆驾邯郸城的决定,去看看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忆往昔一下过去,算是与自己的过去做个了断。而且嬴政此次前去,不只是他一个人,他还要带着自己的阿母赵姬赵太后,和雍城公主一起前去。

    带着赵姬过去是为了回忆过去,而带着雍月过去则是纯粹出门见世面了!

    接到随行王旨的雍月:“……”

    屁的见世面,我过去是为了大秦阻止大兄你发疯大开杀戒啊!算了,大兄你高兴就好!

    与此同时,同样收到随行王旨的成蛟:“……”

    等会儿,这剧情不对啊,大兄你下令让我跟去做什么,这里面貌似没有我的事吧!大兄你这是想干嘛!?细思极恐.jpg

    而就在雍月接到随行王旨的第二天,荀子就派人将雍月叫了过去。

    赵国被灭,荀子说不伤心那是不可能的。

    五岁的小扶苏就偷偷跟自家小姑姑说过,在接到赵国被灭的消息后,老师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静静的呆了三天,师兄们给他送去的膳食他也没动。李斯师兄说老师这是在祭奠灭亡的赵国,让大家不要去打搅老师,一起等老师出来后再说。

    对此,雍月就不得不说一句李斯对人心变化的敏锐度了,连荀子想的是什么,他都能猜到一二。

    顺便一说,现在的李斯又升官了,就在他将《秦律》中的肉刑都更改为劳改后。

    在嬴政颁布新改过的《秦律》时,李斯差点没被朝中百官们喷死。要不是嬴政说这是为了保证大秦人力的一种策略,李斯是按照他的要求才如此做的后,李斯估计连郎官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不过不得不说,李斯的运气也确实是好,因为那时候韩非也在现场,当即就直接就拿魏国旧民的事举例,认为李斯这么做可以安抚黔首稳定国治是法家之学,对大秦接下来治理他国旧民有利。这才让李斯在保住官位的同时,继续升爵升官。

    就冲这点,李斯给韩非磕一个都不过分!

    而就在那之后,李斯跟韩非关系也好到了几乎形影不离的地步,换句话就是所谓的蜜月期。韩非接到嬴政命令研究儒法结合的时候,李斯也跟着出谋划策,贡献了不少力量。也正是因此,两人才总是会出现在咸阳学宫拜访荀子老师,拿着问题等着解惑。

    李斯韩非=法家。

    大儒荀子=儒家。

    李斯和韩非拜访荀子咨询问题=儒法结合。

    没毛病。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李斯都入朝为官了,他还会时不时出现在咸阳学宫的原因。

    荀子在自己的房中呆了几天,直到抚平亡国的伤痛后才出来。结果一出来就听说秦王赢政想要亲临邯郸城的消息,小老头第一反应就是嬴政要去赵国为幼年之事复仇,赶紧着急忙慌的跟雍月联系。

    接到老师消息的雍月:“……”

    行吧,老师我真应该送你一个牌匾,上书‘预言帝’!

    第112章 新监护人

    此次前往邯郸,路上多了一个人。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将雍月叫去谈话的荀子。

    没办法,这位因为赵国被灭的刺激大发了,无论雍月怎么解释,他都不相信秦王嬴政前往邯郸没有目的,非要跟着一起去。

    雍月能怎么办,估计是被刺激的狠了,小老头的倔劲一上来,怎么劝都不好使!而且腿长在他身上,就算雍月这边拒绝,他也能自己过去,那还赶不上跟着雍月他们这边的大部队一起走呢,万一路上出点啥事雍月还不得后悔死!

    “老师跟我们一起走也行,不过扶苏的功课可就落下了!”雍月委婉的劝道,而这也是她最后的借口了!

    不过不得不说,哪怕心意已决,荀子该负起的责任也没有放弃,身为老师的他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雍月,“没关系,在我离开这段时间,我让子房代我教导扶苏。子房聪慧负责,还有充足的带弟弟妹妹的经验,将扶苏交给他我很放心!”

    雍月:“???”

    雍月:“……”

    雍月:“!!!”

    没想到荀子老师给出这个理由,雍月大为震撼!

    雍月的心情很复杂,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此刻糟心且诡异的心情。她是不是应该庆幸现在的历史已经改变,张良已经不是大秦的敌人,不然老师这么做就是把羊送进狼的嘴里,把鱼送进猫肚子里,妥妥的送人头啊!

    她家扶苏宝宝还小,可经不起这么弄!

    而且雍月用来打比方两个人的词也没有错,这两个人的脾气形容起来,可不就是一只兔和一只狼嘛!

    想到这里,雍月就不由的叹了口气,只能感慨事件发展的太突然,她没没反应过来。不过荀子会这么做,雍月从某种意义上也能理解!

    张良为什么这么努力的在咸阳学宫学习,不就是想像韩非一样如大秦为官,为母国复仇,重建旧韩吗!如今虽然复仇的任务已经让韩非全部完成,但是颍川郡那边可还是很缺人的,他现在继续努力也无可厚非。荀子让张良去带扶苏可能就是出于对此的考量,张良年纪轻心高气傲,难免会跟上司或者统治者起龌龊,惹出事端。

    在荀子这边,他为张良的心性问题,可谓是考虑了许多。

    如果可以的话,荀子倒是很想磨一磨张良的气焰,但是他也知道张良之所以能在张家发生祸事后再次振作起来,就是依靠他心高气傲不服与人的气焰,如果他将张良的气焰磨没,可能就真的毁了这孩子了。

    对此荀子可谓是操碎了心,直到他遇到了下任秦王的继承人之一的扶苏。

    这孩子用雍月的话讲,那就真是一只小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