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与政哥同母异父!》 110-120(第12/17页)
们的趋势被主动,那就需要足够的利益。”
吕不韦的观点,也是大家注意且看中的地方,大秦富起来他们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如果这样的富裕也让其他国家享受到,那他们可就高兴不起来了。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谈话,想要将商人控制起来,最好是控制在大秦的手中,让他们为自己驱使。
而以上这些不只是朝中众人想要的,同时也是秦王嬴政想要的!
就像原历史中的那样,六国毕四海一,始皇帝嬴政下令,徙天下豪富与咸阳十二万户,将这群富商至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
然而吕不韦却给了嬴政不同的建议,或者说是另一种驱使方法。就算不动用军权,也可以驱使商人为自己所用。
“仲父以为这足够的利益应该如何?”
现在吕不韦和嬴政的关系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剑拔弩张,甚至可以说是与之相反的亲密无间,所以在在这种场合下,嬴政叫吕不韦这一声仲父也算是心甘情愿。而且他也不怕有人以此攻歼自己认吕不韦这个商人为父,毕竟让嬴政认吕不韦为义父的人可是先王秦庄襄王,其他人可不敢跟这位比尊贵。
还有现在吕不韦的身份依然不同,已经不能只囊括在商人的行列内,谁让咸阳学宫有教无类的大名在外,就冲吕不韦用赚来的钱财经营学宫这一点,大家也得称他一声吕大善人,吕善公,而不是吕商。
嬴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叫吕不韦为仲父,可算是给足了吕不韦面子,让吕不韦再度进入高光时刻。如此厚爱,吕不韦自然也要投桃报李一番,遂也给嬴政提出了建议,“王上可知晓为什么老夫的商队遍布天下,且无人敢拦?”
“……仲父,请详讲。”
“自然是因为老夫的身份,以前是秦国丞相,现在是咸阳学宫的校长,所以老夫的商队无论到哪里都能借到大秦的势,大家不算看不起商人,也不敢给背后靠着大秦的商队找麻烦!老夫如此说,大家可是明白了?”
“吕公的意思是,让大秦给商人们做靠山,就算是给商人足够的利益!”
李斯脑子转的快,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而经他一提醒,众人也恍然大悟跟着点头,好像确实是这样。
而韩非站在一边皱着眉头,提道,“商人奸诈,给他们这种待遇,岂不是引狼入室?”
“那这就要靠你们这些法家人了,制定法律不就是你们的专长吗!”到底是前任丞相,这种政治头脑可不是盖的,吕不韦笑着回答韩非,瞬间就抚平了对方心中的疑虑。
此言一出,韩非瞳孔一阵放大,“原来如此,非多谢吕公提点!”
遂转头看向坐上首的嬴政。
嬴政:“善!”
第118章 楚系动荡
七年的时间能发生很多事。
比如大秦咸阳城等颍川郡、东郡、邯郸郡各大城市被重新翻修;比如水泥路已经遍布大秦每一个村乡里城;比如读书写字已经成为每一个大秦子民必备的课程,幼儿读学前、成人读成再教育,让每一个站在大秦土地上的黔首都学会大秦字,熟读《大秦律》。
也比如,让大秦每一个黔首知道自己国家生活与其他国家黔首生活的区别。
是的,这才是让黔首们心甘情愿拥护秦王统治的原因。
因为现在当世除了大秦外,还有楚、燕、齐三国,这也让生活在大秦的黔首有了对比的方向。再加上从走南闯北的商人那打听到的消息,凡是生活在大秦境内的黔首都忍不住唏嘘。
当街抢亲民女、派随从殴打黔首致死、强征土地农田等等早已经远离自己生活的事情,却依旧在其他三国上演,重点还因为那群人的贵族身份以及官官相护的缘故,做出这等恶劣行径之人竟然都没有受到律法的制裁,依旧大摇大摆的欺男霸女走街串巷,而那群因其死去之人连尸首都没人敢收敛,只能被拖去乱葬岗抛尸在外。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心里自有一杆秤,不怕你去比,就怕你不敢比。现在就连跟秦国有着深仇大恨的旧赵黔首都不在自称自己是赵人,而是大秦邯郸郡的秦人。
事情的起因也是巧合,还记得武安君李牧吗!
就是那位被赵王背叛的武安君李牧,在事情发生前住在代地的赵人,仗着自己是武安君李牧封地的人,觉得自己应该如武安君李牧那样有骨气,所以哪怕身体被秦国统治,心里却一直没低头,想着自己早晚有一天反叛出去,如果可以的话好要将武安君从大秦咸阳城那里偷出来。
结果秦王政十七年,邯郸郡代地发生了当世罕见的大地震,房屋倒塌、田地崩坏、死伤满地,直接将现实暴露在众人的眼前,将他们那种泡沫般的骨气打碎,没有外来资助和救援,他们这群人什么都不是,连大秦都懒得理他们这群自视甚高的蠢人,才会放任他们一直这样下去,直到代地发生天灾。
那时候的他们都打算等死了,毕竟掌权者是秦人,怎么会管自己这群不服秦国统治之人的死活。谁想到秦国还就真派人来,来的人还是他们极为熟悉的那位——武安君李牧。
“将军,真的是你吗!”原先李牧的近卫长震惊的看着大批物资的李牧走近城内,一时间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什么将军回来了,怎么可能,他不是被秦王关在咸阳……等等,真的是将军!?”
“将军回来了,将军回来了!!!”
一时间整个代地都沸腾起来,本来萎靡不振的城市再次升起了希望。
将大批物资送入库房,李牧便安排人去进行清点,然后找人询问如今代地的情况。这次李牧能过来代地也是秦王政的恩典,代地不满大秦统治哪怕身处咸阳李牧也有所耳闻,之前他还担心他的那些老朋友老部下会惹怒秦王惹来杀生之祸,结果过了许久那边也没出什么事,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秦王政懒得理他们那群人,只要没有真的对大秦做出伤害,秦王根本就不会管他们。
而这时秦王政的这种行为,却让李牧从中读出点其他什么东西,跟赵王迁相比,秦王政处事更加的公正,心胸也比赵王迁那个小人宽广许多,甚至说超过李牧所认知的大部分君王。面对不满自己统治的黔首,在他们还没有做出其他阻碍大秦统治事宜的时候,竟然依旧能对其能一视同仁。
这种胸怀世间罕见,李牧就敢打包票的说,当时无人能及其人也。当初被绑进咸阳时,其实他就对嬴政其人的行事作风有所猜的,如今看来嬴政果真是个好君王,只可惜他不是赵国的王,而是秦国的。
这次代地发生地震之前,李牧就已经被秦王政放出来准备送往代地,毕竟秦国七年修战期已经够长了,无论是其他国家还是匈奴那边都有点小动作。将李牧送往代地也是考虑到那边是与匈奴的接壤处,于公于私都应该派人出接管,让闲置在家的李牧去刚好,反正那里也是他原先的封地,接管起来也不会像让秦人去那样困难耽误时间。
至于李牧到了代地之后会不会造反,对此嬴政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要知道虽然李牧到了那里,但是他的家人还在咸阳城,而且整个邯郸郡除了代地外,其余地方的黔首都已经接受大秦的统治,一旦代地反了他们就会进入孤立无援的阶段,而聪明如李牧不会想不到这一点。所以将李牧放回去,嬴政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