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49章 第 149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149章 第 149 章(第3/4页)

    皇上现在年富力强,纪炀等人也还年轻,时间还长。

    整个八月过去,纪炀这个休息近两个月的人终于上朝。

    他这一到朝堂,发现好多人都不认识。

    不过没关系,别人认识他就行!

    这可是纪炀,纪学士!

    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的纪炀!

    还有他娘子,在汴京城内开堂坐诊,更能做好肺病!

    一个悬壶,一个济世,厉害啊。

    纪炀已经懒得听这些夸奖。

    跟之前说的一样,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不搞点新东西,岂不是对不起他们。

    经过这次旱灾,再经过他们实地勘察。

    有水利建设的地方,旱情能大大延缓。

    至少能渡过前几个月,人跟庄稼,至少不会立刻干枯。

    接下来全国兴修水利势在必行。

    而提到的边关各地官道,也要加紧进行。

    只有官道畅通,驿馆开设,才有利朝廷掌握天下局势。

    今年国库虽不充盈,因着旱灾的缘故,从各地调了不少米粮。

    但朝中惊喜发现,虽说中原旱情,很多地方没有收获,可其他地方有粮啊,良种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若放在之前,估计全国上下都要紧巴巴,今年竟然还行?

    这大概也是幅员辽阔的好处。

    他们有回转的余地,更有周旋的空间。

    各方帮着救济,很快就能让灾民恢复正常生活,再加上皇上下令中原今年免田税,更让百姓松一大口气。

    此次灾情虽严重,但施救得当,后续处理也好,各地粮仓也充足,最后呈上来的结果不算难看。

    各处的情况上报。

    更证明纪炀冒死做的一件件事,都是有缘故的。

    就连别人不理解的迁徙,如今都多了几分理解。

    水利,良种,道路,在纪炀的主持下有条不紊进行。

    全国上下都因为这事开始活动起来。

    益宁府那边更为夸张,他们竟然直接雇了关外的百姓给他们修道路。

    本地百姓如今忙着开荒种田育良种,再加上皇上主张轻徭役,所以都不愿意过去。

    益宁府指挥使干脆出了个损招,雇关外人来做。

    只是没想到,那些苦惯了的关外人竟然觉得这是好活计,被关内人嫌弃的事情,他们竟然争着抢着要来。

    几个国家之间竟然打起来,都要送人过来挣钱。

    纪炀看到这份公文的时候,一时语塞,也行。

    劳动力在哪都是珍贵的。

    他其实不太介意。

    不过益宁府那边如此积极,自然那还是冲着火炮来的。

    西南边的益宁府跟东南海边的房桦府回自己地方之后,自然让手下研制这些东西。

    粗制的还行,像朝廷那样精细的火炮,他们怎么也做不出来。

    再说,就算能做出来,这些人肯定偷偷跑到汴京献好,谁会真的给边关指挥使们做。

    他们可不想造反。

    如今的承平国,国泰民安,皇上好,臣子也好。

    谁闲得没事干这事。

    如果去汴京献好,那能做大官!

    皇上是优待匠人跟农人的。

    还有个修石桥的,好像叫什么嵇巡的,更是被皇上任命,到各处修桥梁,谁不敬着!

    人心,可是在汴京那边的。

    那两位精明人见此,自然利落放弃,开始频频向汴京示好。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过益宁府想要的火炮是没有的,制火炮的工部官员带着东西直接奔向海边的房桦府。

    那边才是需要火炮的地方。

    想要让当地渔民能安心捕鱼,不受外来倭寇侵扰,海上的力量必须发展。

    纪炀对这点当然有私心。

    有些苦难,真的不想经历第二次了。

    而益宁府这般示好,自然不会冷落他们。

    在跟皇上商议后,益宁府开放关市的事,便已经敲定。

    益宁府那边,兵力并不是问题,他们那边兵将自古勇猛。

    之前是因当地势力太乱。

    可经过全国田地大清查,以及益宁府指挥使,知府的治理,再加上他们最早开始重修官道驿馆。

    如今已经有了纪炀当初说的条件。

    再加上,周边几个小国全依靠着在承平国做苦力赚钱,他们互相制衡,承平国自然无事。

    皇上还在跟纪炀感慨:“国力强盛了,感觉做什么都易如反掌。”

    兵器发展,粮食发展,国内人口增长。

    让承平国无形之中有了底气。

    以前还敢叫嚣的人,看着对方高大的身影,瞬间闭嘴。

    这种感觉真的太爽了。

    是整个汴京,整个承平国百姓都能昂首挺胸的爽快。

    剩下北面屯青崖关外的异族,以及频频骚扰的海上贼匪,还需要时间慢慢清理。

    不过看样子,应该用不了多久了。

    汴京杜家在屯青崖练兵,纪炀派了工部去房桦府研究船上的火炮,相信不久就会有好消息。

    等到十月份下半年的稻米收获,更没有灾情的缘故,全国的粮储更是到了咋舌的地步。

    跟着粮食大丰收传来消息的,还有四周小国的文书。

    四方小国,甚至海外小国都在请求一件事。

    他们都想到中原王朝的都城朝拜,想要成为承平国的附属国。

    以前他们也是,但联系到底不够紧密。

    这次纷纷上书,有些国王甚至主动以臣子之名上奏,可见态度。

    至于自称儿子那种,皇上撇撇嘴,他孩子还没在皇后肚子里呢,怎么就自称儿子了。

    纪炀哭笑不得。

    可这样的场景确实可以预见。

    因为这些人的文书里,全都有一件事。

    乞求圣人赐他们良种,他们知道中原王朝有神物,还请天上之国赏赐。

    其中不乏之前对承平国虎视眈眈的部落国家,他们审时度势,见过承平国的武器,见过承平国的丰收,更有除掉内部的贪腐。

    这种时候自然改变态度。

    再说了,他们真的很想要良种!

    在他们想要良种的时候,纪炀跟皇上已经在商议让屯青崖附近百姓种甜菜了。

    还有留下的工部官员想利用放大镜的原理,给枪械上装一个,那样就能打得更远更准。

    纪炀听到这话,放下手里的甜菜,朝这个工部官员看了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