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48章 第 148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148章 第 148 章(第2/4页)

再合作一次?”

    听此,玉敬泉立刻起来,精神一抖。

    他被调到礼部之后,手中的事还不如在地方时候多,更是有名无实,若能跟着大人继续做事,他求之不得!

    纪炀要亲自去各地看旱情,自然因为下面谣言太多,也因为派出去的官员不能往深了查,更有监督开仓放粮的意思。

    如果不能处置好灾情,那倒真的是成他的错。

    这次出发的队伍,纪炀为首,下面是老搭档玉敬泉,再有娘子带的女医队伍。

    林婉芸看到那些谣言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就是这件事,不是说她一个女子抛头露面行医不好吗?

    那就看看,大家需不需要她的女医馆,需不需要她这个女大夫。

    小白鹤自然也跟着,她今年十六,也会些医术。

    倒是小晴林只能送到林大学士那,让曾外祖带着。

    纪炀再次进皇宫的时候,还未进勤政殿,就能感受到里面的怒火。

    徐九祥快要气炸了。

    从正月起,一直到四月底了。

    这些废物们都在干什么?

    都在说干旱是他的缘故!是他母亲太后的缘故!

    全都是废物,可这些废物又不是轻易能动的人,他们确实很有权利。

    如今旱灾这情况,他还要用人,还要做事。

    不能事情还未平,就再添事端。

    可他也烦。

    烦到有些事情总也不能做。

    烦到有人总跟他说,处置了纪炀,只要处置他,朝堂就会太平安稳,他们还依旧是听话的臣子。

    还有他的生母,自己去看了看她,她竟然已经半瞎,说从自己被抱走,她就在哭,哭了十八年,可不就半瞎了。

    徐九祥只是看着她,其实心里并无感动,但也不会做什么。

    这个女人是被利用的,可怜的,但也是让他烦闷的。

    偏偏太后还病了。

    太后只说无事,他做什么都行。

    可在母后身边的片刻宁静,也会在踏出母后宫门烟消云散。

    徐九祥知道母后的病,更知道生母的苦。

    还知道如今一切事情压下来,若再出现预计中的蝗灾,他这皇帝就不要当了。

    其实很有些时候。

    徐九祥会觉得,是不是老天真的在降罪。

    是不是天地神明都真觉得他这个皇帝做得不好。

    他是不配做这个位置的。

    倘若父皇再有个儿子,他肯定不行。

    这时候徐九祥就恨不得自己还是个孩童,父皇母后宠着,天天读书参政都行。

    但他很快又收敛起情绪。

    不管他配不配,他都要坐好这个位置,都要守好这个江山。

    纪炀到的时候,其实大致明白皇上的烦闷。

    对于大部分皇帝来说,勤政爱民,岂不是并不是主要职务,他们只要安抚好下面臣民,大家看起来相安无事就行。

    什么改革,什么变革,什么土地清查,其实是没必要的。

    就像一个运行的公路,都知道这个路经常堵车,还有坑洼,但就这么过吧,也无所谓。

    大部分人也都习惯了,就算有一天真的堵死了,那就疏通一下,填补一下,到彻底不能用的时候,谁知道猴年马月。

    皇上只要维持这个状态就行了。

    可突然有个人说,把公路重新修缮,扩宽。

    那样走的时候,就不会堵了,也能尽量减少颠簸。

    可修的话,要至少两个月不能通车。

    于是,一部分人开始强烈反对,至少现在能走,你这一插手,不就不能走了吗。

    皇上要同意修吗,其实不修对他来说,问题也不大。

    反而同意修路同意扩宽,就要顶住压力。

    小皇帝是在懵懵懂懂中,同意他扩宽道路的。

    是在还不了解这些权衡跟内情的时候,被他“忽悠”着当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如果换成先皇在,他这些事不会这样顺利。

    甚至一定的阻碍,就来自皇帝。

    因为那位知道,要做这样的事,需要承担多大的压力。

    可小皇帝不知道,所以同意他做了。

    这会面对徐九祥的目光,纪炀便知道,小皇帝有些懂了,懂这些压力他一定要承担。

    更懂他有无数条退路,并非只有帮百姓生活过得更好这一条。

    不得不说,那些人的离间,是有用的。

    至少让皇帝成长了。

    等纪炀说出目的,他想去各地巡查灾情。

    勤政殿久久沉默。

    徐九祥开口道:“去吧,尽可能减少损失。”

    “百姓苦难,朕是知道的。”

    不管汴京这边再怎么吵嚷,下面的灾情是真的,百姓们苦也是真的。

    如果他不知道这些事,还能视而不见。

    早就被纪炀带着知道下面百姓生活,又亲自感受过耕田的辛苦,难免会有恻隐之心。

    他们这些人稍微抬抬手,下面的人就会好过些。

    毕竟说到底,他承担的压力,不过是万人指责。

    而百姓们面对是,则是要失去性命。

    相比之下,徐九祥又觉得自己可以忍忍。

    至少忍到灾情结束。

    忍到天降甘霖。

    接下来的事情处理得就快了。

    徐九祥好歹当了好几年的皇帝,流程也都熟。

    不过等到纪炀要走的时候,徐九祥下意识喊住他。

    “纪大人,你说这次灾情。”

    “真的是上天降罪吗。”

    不怪徐九祥这样想,放到现代,还有很多人相信这种无稽之谈,何况兴祭祀的古代。

    纪炀回头,拱手道:“皇上认为,祭天地,祭的是什么。”

    “天地神明吗?”

    “不,我们祭拜的是天地自然。”

    “祭奠是这天地万物,祭奠是人,宇宙,自然。”

    “若神明现世,为何要单单罚你我两人,为何不去拯救黎民百姓。”

    “倘若看着百姓苦难而冷眼旁观,那这神明,还值得尊吗?”

    “皇上,臣下去,就是要去砸龙王庙的。”

    徐九祥满头问号。

    砸,砸龙王庙。

    既然不给下雨,还建庙宇还有用?

    有位帝王曾说过,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

    意思是不管什么教派,只要能接济万千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