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83章 第 83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83章 第 83 章(第3/5页)



    其中一些生面孔,还是从山上下来的。

    他们主动从山贼窝下来的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太新县清查人口的目的是分土地。

    太新县内,不论男女,年八岁到十四岁,每人可分四亩土地。

    十四到五十五,可分十亩土地。

    五十五往上,则是五亩。

    所有人户都跟官府签订契约,证明土地所有,人死田地重新归于官府,再分给其他人。

    等纪炀等人拿出分地契约的时候,众人才知道,他们早就已经为这件事拟定好规则。

    不过重新分土地,重新划分村落,还要设十户为一保,十户互相做保,证明对方不会犯罪等等。

    每保选出保长,算是总负责人。

    十保为一大保,设大保长,每日需派人巡逻。

    周围门户互相监督,维护治安,若有罪可连坐。

    一条条的,既是让太新县内六万百姓,一万多户互相牵制,还能肃清乡里,重新回到有秩序有规则的社会。

    六万多百姓,县合一县,不管怎么看,这都算是大县。

    这些规则,肯定不能在拔出家之后临时再想。

    纪炀跟韩潇仿照其他地方惯例,又添了因地制宜的东西,家一走,立刻设立新的,合适的规则。

    好在百姓们十分听话。

    甚至有些过于乖顺了,几乎是纪炀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所以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

    没事的时候还去主动修石桥。

    虽说现在石桥的费用随着家覆灭,转而让官府承担。

    可前去帮忙的百姓都不要钱,他们心里有无限感激,却不知道如何抒发。

    只能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帮忙。

    不过即使如此顺利。

    这样的活计几乎让太新县衙门,从上到下忙个不停。

    纪炀,韩潇,凌县尉,卫蓝,平安。

    林婉芸带着的两个婢女。

    甚至把玉县丞都重新喊了回来。

    玉县丞回来之后,他们连叙旧的时间都没有,全都在忙给百姓分土地的事。

    就连刚从灌江府回来,考了秋闱的秀才也拉过来干活。

    更别说衙门的小吏捕快们。

    但忙归忙。

    这可是分地啊!

    给百姓们分土地!

    太新县百姓们,以后便是有自己土地的人了。

    一家至少十几亩田地,只用交每年规定的田税,剩下的全都归自己。

    什么田租,什么乱七八糟的劳役,全都没有了。

    他们以后种田,那是给自己种!

    谁能想到,去年他们还在发愁一年要交九成的粮食,今年却有了自己的田地?

    这一年过的,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见证这一切的,其实还有几个外乡人。

    那就是不管太新县发生什么,都在勤勤恳恳修桥的嵇巡匠人们。

    嵇巡跟身边几个修桥的匠人,每每单独说话,总要聊起纪炀。

    这次整个太新县动员起来分土地,每个人都能分到土地,甚至连山贼都不当了过来分土地。

    毕竟山上有什么好的。

    不是真正穷凶极恶的人,也不会跑到山上过活。

    再有邻里做保等等。

    他们眼睁睁看着被家霸占的太新县,怎么直接瓦解的。

    而这家瓦解之后分下来的东西,足够百姓们吃很久的了。

    什么仓库里搬出来的农具,全都发给各个村里,以后各家都能去领用。

    鲍家牛棚里拉出来的几百头耕牛,平均分到石桥东镇几个村子里,明年再用的时候,还不用掏租金,更不用掏利息。

    从被欺凌到反抗,再到分到土地安居乐业。

    这才多长时间啊。

    纪炀。

    他到底都做了什么?

    嵇巡啧啧道:“旁的不说,这次也算长见识了。”

    “是啊,看着这地方百姓越来越高兴,我都有点兴奋。”

    “听说整个太新县人口已经统计的差不多了,从那家搜出来的布料,会给全县小孩跟老人做棉衣过冬。”

    “这么好?那他们的粮仓?”

    “说是送到定江关一部分,剩下的全在衙门库房里,最近还在招人手看库房呢。”

    几人心中感慨万千。

    眼看两座石桥都快修好。

    等他们离开,也看不到这热闹的景象了。

    瞧着太新县一点点变好,纵然是外乡人,心里也忍不住激动。

    嵇巡想起最新听到的消息,低声道:“其实还有件事,本地百姓不知道。”

    匠人们同时看过去。

    “知县大人那,还有家所有借据,欠条,买卖契约。”嵇巡说着,其实也觉得恍惚,“听说等户籍清查,人口清查,土地分配结束之后。知县大人会当着太新县百姓的面,一把火全烧了。”

    借据欠条,买卖契约?

    全烧了?

    那岂不是把太新县所有百姓对家的欠款一笔勾销?

    别管什么什么税,什么什么霸王条款,什么人口奴役的契约。

    全都烧?

    若真如此,那太新县的百姓们,全都变成没有欠债,没有负担的普通百姓?

    再也不用担心,哪天债主恶霸上门?

    分土地,欠债一笔勾销,重新上户籍。

    这跟新生有什么区别?

    嵇巡手下一个匠人喃喃道:“当初我家为给老爹看病,借了不少高利贷,若遇到这样的知县,我家小弟也不会被打死。”

    众人沉默。

    拍拍这个匠人肩膀。

    他甚至没说,当时因为利息越滚越高的欠款,他去做劳役差点死在修桥的时候。

    若不是嵇巡好心,他这会估计跟他弟一样,已经成白骨了。

    想到太新县知县夫人施药,知县解决无端欠款的事,还给穷苦孩子老人准备冬衣。

    这差距难免让人心里不同。

    这些修桥的匠人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穷苦人出身。

    连领头的嵇巡也是如此,自然对纪炀这样的知县抱有极大好感。

    “等到烧借据欠条的时候,咱们也去看看。”

    “好啊,反正这桥也修得差不多了,九月底就能完工。”

    “完工之后就要走了?还真舍不得这。”

    “希望太新县能越来越好。”

    “肯定会的。”

    嵇巡这消息自然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