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75章 第 75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75章 第 75 章(第4/6页)

大夫给他们看病。

    家人穷苦,要么世道不好,要么生病抱恙。

    而穷的人,又因为条件不好,生病还更多,更不敢治,越拖越严重,越拖越贫苦。

    纪炀做的这三件事。

    给地方住,给东西吃,给他们看病。

    这已经足够流传开了。

    裴,刘,鲍三家。

    跟他们三地之间的百姓,那是割裂的。

    三家在为石桥的银子肉疼,在为贪污自己财产暴怒。

    而这三地百姓,想的无非是吃饱饭,不生病,有瓦挡寒。

    前面做得再轰轰烈烈,机智过人。

    实不如安置百姓的举动。

    纪炀被裴县令这么一说,自己竟在这上面糊涂了。

    不过,这消息传得越快,就说明三地百姓对更好生活的迫切希望。

    人总是会关注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

    安置裴地百姓,就是其他两地底层百姓最关心的。

    他们也渴望被安置,被照拂。

    如此,他们才会将此事口口相传,有朝一日自己也有这样的“幸运”。

    所以只要提出是给安置百姓的知县大人种田,必然会有人前去。

    他明面上做的,暗地里做的,总会有不同的人发现。

    纪炀想了想道:“那就直接放出消息,说县衙的官田需要人手开耕种田,看看有多少人愿意过来。”

    “至于田租,再说一遍当地田租情况。”

    玉县丞拿起账册,念道:“太新县三地的田租差不多一样。”

    “田税交三成,给到衙门。田租四成给到裴,刘,鲍三家。”

    “按理说还应该剩三成,但还有两成鼠耗,又会被监工克扣些,最后到手里不足一成。”

    等于说,你辛辛苦苦做了十个蛋糕。

    三个交税,四个交房租,两个是苛捐加派。

    还剩一个,都要被打你的监工舔一口。

    这都没算你的劳动跟成本。

    交税是给朝廷,但纪炀知道,灌江府情况特殊,跟其他地方田税有些不同,汴京那边也不怎么收这边的税钱,毕竟这里要养大大小小十几个关卡。

    可那些关卡也不像用到钱的样子。

    估计都被灌江府灌江城私吞。

    田租不用说,都是裴,刘,鲍三家收。

    两成苛捐加派,多是也到他们手里。

    一整个算下来,只有几个字能形容。

    此地百姓,苦不堪言。

    裴县令都缩了缩。

    他向来是知道的,但向来也习惯了。

    从他出生起,这地方就是如此。

    纪炀并不管他有什么情绪,开口道:“那就说,给衙门种官田,三成田税是灌江府的规定,暂时不变。”

    “田租收两成,其他不提。”

    这么算起来,给那三家种田,基本要收九成的税。

    到官田这,便是五成?!

    听起来像是跟三家打擂台,那三家会同意?

    肯定会。

    要知道,那三家其中索要的两成苛捐加派,也并非你种田的时候告诉你的。

    是等你收获的时候再说。

    租给你之前说好的,三成田税,四成田租。

    等收获之后,带着恶徒硬问你要两成,你能怎么办?

    那几家各自养的打手,不就是干这个的。

    契约?告官?

    这是裴县,刘县,鲍县,你确定要告他们?

    明面跟实际不同,也只能忍了。

    所以纪炀的条件放出去,其实听着跟另外三家差不多。

    另外三家明面放出的条件是,租他们的田地,三成田税,四成田租。

    纪炀县衙放出的条件为,租种他的荒地,需要开耕,所以三成田税,两成田租。

    比其他家少的两成,只因为是要开荒,所以减免。

    这样一平衡,纪炀给出的条件有那么点优惠,但又没那么突出。

    踩着三家的底线在玩。

    但也说了,这都是明面给的条件。

    私底下三家肯定会强行加派。

    而纪炀会如何,跟着他的人心里都清楚,纪炀明面上收五成,实际肯定会给很多优惠。

    他向来不经手钱粮。

    更不会真的问百姓手里要粮。

    不过这事只有纪炀的人知道,纵然裴县令在这,他也没看明白。

    他以为纪炀“懂事”,没有恶意跟三家抢佃户。

    抢佃户这事,真的会让三家生气。

    到时候知县大人肯定会遭殃。

    如果大人开的条件太优惠,那三家的佃户肯定一窝蜂来找大人。

    那三家土地大量撂荒,是会让三家立刻联合起来,着手对付知县大人的。

    还好还好,这条件没那样夸张,估计只会过来一部分佃户。

    在三家容忍范围之内。

    纪炀自然是在计算。

    他要给百姓优惠,但又不能直接触及三家利益。

    别看这三家如今斗鸡眼一样。

    如果自己在根基未稳的情况下,抢走他们的佃户,让他们没有种田的“工具人”,明日这三家就能暂时联合起来对付他。

    他们自然不是真的心疼离开的佃户,只是心疼自己被抢了“工具”。

    肯定会格外愤怒。

    所以纪炀开出的条件只是看起来平平。

    只有真正在官田上种地的人,才能体会到好处。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一个人在公司上班,扣掉五险一金只有三千工资,你觉得比较少。

    但其实他季度奖有二十万分红呢?发的还是二十薪呢?

    二十薪的意思是,一年发二十个月工资,多出的八个月都用其他方式发到手里。

    明面的工资条,跟实际到账,一直是两回事。

    有的是到账更多,有的是到账更少,全看单位跟老板了。

    不是纪炀故意要这么弯弯绕绕。

    在不触及三家核心利益,在不让他们有危机感抱团的情况下,这种一步步蚕食的方法最稳固。

    无论什么事都不能冒进。

    改变向来不是个简单的事。

    税改,田改,哪一次改变不是经过漫长挣扎。

    公元八年,王莽篡汉,他面对的也是这种局面,豪强强占土地,百姓无田少田。

    所以他要让天下土地收归王有,统称为“王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