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72章 第 72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72章 第 72 章(第1/6页)

    姓纪。

    这个姓让面前四十出头的络腮胡壮汉眼神微眯,随后又显得大大咧咧。

    纪炀自然看出他这一瞬间的不自在。

    可这不自在并未持续太久,纪炀也不会紧着追问,只是按照正常流程,抱拳道:“吴指挥使,久仰大名。”

    旁边刚喊了将军的井旭瞪大双眼:“如此气势,竟不是将军?!”

    若按军功来看,这位估计早就成为将军。

    只是这边杀敌再多,也无人上报。

    从汴京那边收集的卷宗来看,这位已经在此坚守二十七年。

    说起来也是好笑,经了上次兵祸,汴京翻阅卷宗时,才发现此地有这样一个人。

    吴金川,十岁出头便因要饭留在此处,之后被当地指挥营收下,他力大还有勇,再之后一步步升迁,直到指挥使。

    可惜好景不长,之后灌江府本地士族起乱,此处秩序失衡,裴地被裴家人控制。

    他家连账目都算不清楚,裴县衙门常年荒废,又怎么知道报军功的事。

    便是报给灌江城那边,也是迟迟没有音信。

    要纪炀来看,吴金川吴指挥使,能在这种情况下坚守,乃是人世间少有的忠义汉子。

    当时放下卷宗之后,纪炀头一个想来的地方,便是此处。

    所以离开汴京时,纪炀从好友滕显那取钱,又让好友井旭买粮。

    此刻的米粮并非施恩,只是稍稍弥补这么多年他们能享受平定生活的亏欠。

    所以纪炀来送粮的姿态并不高,也并不居功,只是简简单单介绍,自己是太新县的新知县。

    奉皇上之命接管此处,以后城门处兵士粮草物资或有短缺,可以报给他。

    他必然竭尽所能。

    坐到营地里,吴指挥使听着纪炀说话,眼神微眯,倒是手下已经忍不住想出口讽刺。

    十个到裴县的知县,有五个都这样说。

    到最后呢?

    还不是什么都没有?

    没这个能力就别许诺,给他们希望很好玩吗?

    不就是想拉拢他们吗?

    现在三县合一个县,难道情况会有好转?

    他们看未必!

    聊了几句,吴指挥使并未问物资的事,反而道:“你叫纪炀?汴京来的?那武侯府跟你什么关系。”

    他到底没忍住!

    纪炀笑:“武侯府已经没有了,如今是伯爵府。”

    “武侯是我的祖父。”

    祖父?!

    这下,营地厅堂里,不少年纪大些的兵士都看过来。

    武侯的孙儿?!

    井旭看看他们,惊讶道:“难道你们认识?”

    这问的自然是络腮胡吴指挥使。

    吴指挥使看起来并未太激动,只有语气稍低了些:“认识谈不上,只不过在武侯手下当过小兵。”

    但那是他这辈子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武侯,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汉子,什么是忠肝义胆,什么是铁血忠心,什么是骁勇善战。

    他认识武侯,武侯不见得认识他,只是在路过他时候说了句:“年纪这样小,送到后方去。”

    说罢没给他反驳的机会,让他头一次感受到什么是被将士保护。

    武侯手下不由分说,捞起当时瘦弱的他,直接塞到营地帐子里。

    之后传来的,便是边关大捷的消息,对面古博国被打退五百里外。

    等武侯回来,他仿若从血泊中走出来一般,身上淌着不知谁的血,可他跟手下兵士谈笑风生,仿若什么事都没发生。

    之后他才知道,武侯的肩膀生生被人剜下一块肉,换了旁人早要死要活。

    只有他这名大将,看起来眉头都不皱一下。

    吴指挥使在面前的纪炀身上,找到一丝他祖父的影子。

    其实两人面容并不像,这位要比他祖父俊朗许多,但身上那股气却让人忍不住联想。

    可再多回忆,也已经隐了下去,吴指挥使在守关多年,不会因为英雄的孙儿便对纪炀另眼相看。

    顶多给一分信任而已。

    剩下的九分,要看他的行动。

    如果他要辱没了武侯威名,给武侯一脉抹黑,他不介意亲自赶这位少爷出裴县。

    不对,现在叫太新县了。

    不管什么县,他这定江关,不会让人有可乘之机。

    定江关,灌江府。

    听名字便知这关卡的重要。

    闲叙片刻,吴指挥使立刻表示感谢。

    不管武侯后人目的如何,但这三十万斤米粮,足够他这一千人过冬了。

    一个不挨饿的冬天,自然值得感谢。

    吴指挥使手下的人同样激动,虽说他们干脆忽略纪炀所说,以后有事可以找他求助,但这东西已经足够让他们兴奋。

    所以从米粮送到,再至纪炀等人离开,定江关的将士们全都对他们热情相待。

    而且纪炀一行人并未摆谱,也并未以施恩的方式前来,这让众人心里又是不同的感受。

    他们一行甚至没有多留,似乎只是来送送东西,表明一下身份。

    井旭还以为会在指挥营地过夜,没想到坐一会,竟然连饭都不吃,直接返程。

    他们走的时候,吴指挥使自然带着人去送,并未送的太远,但目光一直看向关内的方向。

    井旭回头看,对纪炀说道:“这吴指挥使还在目送,也太好了吧。”

    纪炀骑着马,同样回头看了看,随后收回目光:“他不是在目送我们。”

    吴指挥使是在看他们回程的方向,却并不是在看他们。

    他看的是关内,是灌江府,更是承平国。

    他守卫这里太久,久到熟悉定江关每一处土丘,他在看他守护的土地,某个人在他眼里,太过渺小。

    所以吴指挥使并非看他,只是看这片土地而已。

    井旭琢磨过来,咋舌道:“你不生气?他知道你是武侯后人,还在武侯手下当过兵士,对你却一点也不热情。”

    纪炀直接答:“他能镇守边关多年,靠的可不是轻易相信人,即使武侯后人又如何?”

    “武侯后人,能让他们打胜仗?还是吃饱喝足,物资充沛?”

    如果那么容易交心,他也不能在这里镇守,成为承平国西北边第一道防线。

    能让这位大将对他有一份信赖,这一趟就没白跑。

    就算手持兵符,也要看将士听不听。

    毕竟这种地方,已经很难用常规秩序来判断。

    井旭听完如有所思,他身边的忠心管事感激地看向纪炀。

    以前家里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