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68章 第 68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68章 第 68 章(第2/6页)

实于他,不过是件小事。

    由他提出履行年幼时的娃娃亲,之前所谓文家,所谓其他人家,自然要退后。

    别说文家还在摇摆,就算真的要坐下来说亲,同样要排在娃娃亲之后。

    所以,他占理。

    就算不占理,那又如何。

    当时林家五姑娘还担心问:“你不怕别人挑毛病?”

    毕竟以纪炀要讲的故事,他在宴会上一见倾心,说好听了,那故事确实不错。

    说不好听,就要扯扯其他的了。

    纪炀当时还笑:“我叫什么名字?”

    叫纪炀。

    那没事了。

    再说,当年原身什么名声,买官纨绔。

    到头来有点功绩,依旧人人夸赞。

    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

    他的容错远比五姑娘要大。

    既然知道林家五姑娘过来时,自己还专门回房间取了小璎珞,纪炀便决定护她终生。

    给未来娘子背点锅,这不算什么。

    只是没想到她比自己想的还要大胆。

    但她越是大胆,洒脱,要放弃之前促成的一切,纪炀越不忍心,让她的辛苦付诸东流。

    说起来,江小子江乖乖虽没来汴京,却被他俩不约而同当了借口。

    一个借口要送果子。

    一个借口要给璎珞。

    都没想说什么,可偏偏话里凑着话,从试探中得到结果。

    他们或许不是爱侣,至少为知音。

    之后便不用说了。

    皇帝知道他要娶林家的姑娘,自然笑着看他。

    纪炀还说什么,听王伯讲了,才知道母亲在他两岁左右的时候跟林家订了娃娃亲。

    只有林家的五姑娘刚好比他小两岁,那便是跟她订的。

    林家。

    正合皇帝心意。

    以前看纪炀就顺眼,现在越看越不错。

    林家是个好的,但儿子儿媳并不争气,唯独刚刚展露头角的林家孙儿还行,但还远远不够。

    现在多个纪炀。

    皇帝只觉得,纪炀一到汴京,怎么什么事都顺起来了。

    武侯啊武侯,你若在世,知道自己孙儿不错,只怕乐得蹦起来。

    帝后点头许婚,自然没人再提什么文家的事。

    文家是不错,文家四哥也还行。

    可跟伯爵府嫡子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文家要真想说亲,不至于映月郡主对其他人感兴趣了,还拿不准话。

    若他家真想结亲,映月郡主又不是个死缠烂打的人,他们大可约上林家详谈。

    他们两家抱起团来,别说映月郡主,连梁王都要退让。

    拖拖拉拉,就是定不下来。

    纪炀在林家宴会时便看清这一点。

    当时林家大公子林启提到这事的时候,其实也是微微皱眉,但联合文家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

    说到底,文家家主年轻,而林家除了林大学士之外,再无旁人。

    不过那会所指的映月郡主,其实代表更多是背后的宗室。

    宗室不会看着他们两家结亲,文家态度也不明朗。

    再之后他要去灌江府的消息传出来,文家立刻拘着文家小妹,却并不限制文家四哥跟映月郡主来往,让他们还在某某宴会碰头不欢而散。

    那会纪炀便知道,文家是个有意思的。

    迟迟不能决断,那就别怪其他人另找出路。

    伯爵府,以前的侯府,又差到哪?

    现在的伯爵老爷是不成事的。

    可朝中沉默的武将,便是他们武侯后人沉默的靠山。

    更别怪他在见识到林家五姑娘果敢之后先下手为强。

    没看他连婚事都办完。

    现在都带着“娘子”回门了。

    说到底,所谓文家四哥,映月郡主,林五姑娘。

    代表的也是背后的势力而已。

    他们的很多选择,是家族引导而来,这自有他们的法子。

    可再怎么打算盘,他这个横插一脚的人,勉强算打破僵局。

    皇上自然高兴。

    再说他家这婚礼,伯爵府那边没什么好讲的,婚事有宫里礼官办,他便宜老爹只是出席,家中没有女主人,他娘子甚至不用伺候婆婆。

    一切顺利到,林五姑娘感觉自己在做梦。

    回门的马车停下,纪炀先行下车,随后众目睽睽之下扶着娘子下来。

    林家大公子跟林娘子在门口迎接,忍不住道:“实在想知道,你什么时候有的想法。”

    纪炀提亲的时候,这位大公子可是吓了一大跳。

    说好的退亲了?!

    怎么又提?

    还说跟他订亲的是五妹?

    反正现在事情已经成了,帝后都说行,谁还能说不行?

    不过一路进门,林启带着纪炀去见祖父跟母亲,林娘子自然带着五妹去见母亲,一会再一起吃饭。

    今日林家人到的整齐,阖府上下喜气洋洋。

    别说林启觉得怪异,林大学士也好不到哪去。

    家里后宅之事,他一向不管,带过的唯一孙儿只有嫡长孙。

    那日在宫里,梁王跟文学士想要嫁侄女,嫁女儿的时候,他心里还吐槽一番,没想到最后反而他家嫁孙女。

    这几日上朝,梁王都恨不得拍着他的肩膀说,看你平日浓眉大眼的,怎么反而截胡?

    文学士还好些,他家本就不愿意让文小妹跟着吃苦。

    只是家中原本还在犹豫四儿子跟林五姑娘婚事,没想到这婚事也告吹。

    但人家是娃娃亲。

    还能怎么办。

    因一桩婚事埋怨林家?

    还是不满纪炀?

    文学士虽是墙头草,也没那样蠢。

    汴京好人家多了,林家在相看别家的时候,他家也在相看其他人户。

    大家都差不多,大哥不说二哥。

    再说,林家信守承诺,林家五姑娘知道自己会跟去灌江府吃苦,但依旧听从父母祖父之命,履行当年的诺言。

    如此女子,堪称典范。

    谁又会责怪这样恪守诚信的大家闺秀。

    毕竟谁不想待在舒舒服服的汴京,反而为十几年前的约定去往边关之地?

    文学士只能叹气,感觉既错失一个好女婿,也错失一个好儿媳。

    最后看向林大学士的眼神,只有复杂。

    这会复杂的眼神转移到林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