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54章 第 54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54章 第 54 章(第2/3页)



    提到买官两个字,韩潇跟韩族老同时沉默。

    韩家最厌恶跟这种赃官污吏为伍,可纪炀偏偏是个例外。

    要说买官的本质,买官人的本心。

    大多只有一个目的,我花钱买的官,我要是不贪污,岂不是对不起自己的银子。

    所谓宝贵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邓通成。

    邓通成是银钱的代称。

    更有什么千里为官只为财等等的说法。

    韩家两人一时说不出话。

    最后韩潇还是道:“这事还是不要乱传,否则对,对纪知县不好。”

    他们在扶江县也近一个月。

    纪炀的为人,纪炀做过的事,韩家都看在眼里。

    否则也不会真的去官学当夫子。

    韩族老点头,但还是道:“纪知县若愿意看书,就挑些浅显的送过去。他毕竟是武侯后人,当年平定灌江府,让咱们韩家得以修养生息,就有他祖父的帮忙。”

    纪炀祖父平定灌江府,偶然救了韩家,这并非巧合,而是武侯战功赫赫,征战过的地方无数。

    可能只有海上作战吃了些亏,其他地方简直无往不胜。

    韩家只是他救过的千万人之一而已。

    不念这份恩情,冲着纪炀本人,韩家也是愿意帮忙的。

    不过送书归送书,亲自教导绝不可能。

    原因大概跟孙悟空他师父跟他说的那句话一样,日后闯出祸来,千万别说你是我教出来的!

    纪炀看到韩潇去而复返,手里又换了套浅显的书,心里好笑,嘴上却严肃道:“自然,咱们以朋友相称,自然无传承关系。”

    主要是古代的师徒犹如父母。

    若学生闯祸,定然要连累师父的。

    韩家一向避世,而纪炀明显要走得更远,以后无论好事坏事,都跟他家毫无关系。

    韩潇见纪炀理解,忍不住解释道:“我家若不是如此作风,只怕早就没了。”

    纪炀点头:“如此行事,也是大智慧。”

    两人相视一笑,算是认下彼此这个朋友,不过韩潇走的时候还道:“这书上有我启蒙时的批注,若有不懂的尽管来问,”

    说罢,韩潇又觉得自己讲错话,没想到纪炀还是不在意,甚至对他表示感谢。

    韩潇回到家中,只能说一句话。

    纪知县,他果然没看错人!

    就是个顶天立地的好人,也是好官。

    至于买官?

    这事一定另有隐情!

    肯定有他们不知道的事,还是不要评价了!

    纪炀知道韩家的为人,但这事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他也不介意啊。

    纪炀最近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等着汴京那边的好消息。

    他们县的茉莉香粉卖的怎么样了。

    算着时间,该有消息传过来才是。

    茉莉香粉的消息没传过来,上集村葫芦作坊倒是送来好消息。

    之前纪炀说制作模具改变葫芦形状,这事一说,村里种葫芦的人家都开始打造模具,速度之快让纪炀想说一句,找几颗葫芦试试就行。

    谁让上集村的人如此信赖纪炀。

    而且扬州那边对之前葫芦器具的需求明显降低。

    这东西质量好,用的时间长了,顶多补补漆,这事当地也能做,自然不会二次购买。

    看来质量太好也是个问题。

    也就是现在运河还没开通,等运河开了,就能把东西销往承平国各地,也没了订单减少的风险。

    更别说现在都能改变葫芦的形状,以后做出来的器具更是多种多样。

    纪炀看着长方形,正方形的葫芦,还有滕显用这些形状做出来的器皿,已经赞不绝口。

    这东西绝对好卖!

    但只有滕显一人会做还不行,最好让加工葫芦的百姓,尽量学会简单的葫芦加工。

    之前的器皿好做,现在这些器皿不仅要做出形状,更要有雕刻才行。

    随着大家对葫芦的了解,产品也该升级了!

    现在已经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该把好不好提上日程。

    慢慢发展下去,上集村绝对不是简单种葫芦就完事,以后说不定还会成为葫芦之乡。

    教导工艺这事,滕显并不拒绝,反正只是简单的雕刻,他在上集村住这么久,衣食住行都有人负责,教几个简单的花样还是可以的。

    其实就算他没教,这里也有人在慢慢琢磨了。

    有了纪炀的首肯,大家自然更加兴致勃勃。

    葫芦作坊是这样,以后的香粉作坊也是这样,一步步的来,以后的香粉作坊恐怕会超过众人的想象。

    滕显跟纪炀见面的时候还随口问了句。

    他们之前不是送出去两个葫芦灯罩,怎么一个回应都没有?

    漂亮精巧的灯罩,纪炀给了皇帝一个,顺手送给林家一个。

    好像确实都没回音?

    最近好像都在等消息中渡过了。

    好在滕显只是随口一问,他没当回事,直接回上集村继续做葫芦,纪炀给了他一点启发。

    那葫芦灯罩可以更有意思。

    不过那会纪炀只是随口一提,滕显准备做出来了再说。

    他最近在扶江县过得越来越顺心,回上集村之前,甚至在县城逛了逛街。

    现在扶江县县城里,新开了一家酒楼,菜色更好,房间更多,是凌家湖一家开的。

    跟原来那家倒也没什么冲突,反而减轻压力。

    不然每次来人都说客满,他们也很头疼啊。

    县城还有一间杂货铺,之前兼职开门,现在他们家专门安排个人营业,生意更好了,自然要常常开门,货物也比之前更全。

    除此之外,还开了家布料铺,早点铺,更有一家点心铺子准备开门,再有两个铺子在装修,不知道准备开什么店。

    看起来以后他们想要日常东西,也不必去隔壁常华县,扶江县都有!

    县城的街道也在铺路,看样子直接铺碎石跟石板,现在这里都热闹起来,等到全都铺好,估计大家没事就会过来赶集吧?

    滕显逛了一圈,还发现在附近盖房子的人家越来越多,估计很快能形成民居,这都是一个城市发展起来的征兆。

    怪不得纪炀那么忙,估计还要规划这些房屋怎么建造。

    不仅如此,纪炀还请工匠再挖几个化粪池跟垃圾池,城里人一多,排水排污都是问题。

    现在不规划好,以后再着手治理就难了。

    他这边忙到脚不沾地,常华县码头迎来一个近六十的老者,他头发花白,但精神不错,衣服干净整洁,料子虽不错,但不算奢华,看着应该是大家的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