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47章 第 47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47章 第 47 章(第2/3页)

,就是可怜那边百姓了。

    听凌县尉这么一说,小吏接话:“这也太可恶了,竟然抢粮。”

    纪炀反而道:“饿急了,抢粮算什么,也不是大错。”

    这话让众人立刻看向他,纪炀笑:“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你都不让我吃饭了,难道还要乖乖听话?”

    不赈灾,还关城门,起兵造反都能理解。

    这也就是刚开始,如果矛盾再激化,别说灌江府了,就连凉西州都要有兵祸。

    临近凉西州的潞州估计也不得安生。

    纪炀更担心的便是这个。

    自从凌县尉知道纪炀的身份,行走潞州之间的时候也听过知县大人以前的名声。

    原本不觉得什么,可这会听他这样“大逆不道”的发言,下意识发现,如今的伯爵公子,只怕比汴京那边认为的还要乖张。

    不过这话怎么听得那样舒服!让他更崇拜知县大人了!

    玉县丞小声提醒:“大人,不可在外这样讲。”

    纪炀却笑着看看周围:“都是自己人。”

    知道这家的情况,又知道他家还有个婴儿,纪炀便让凌娘子从厨房拿些牛奶跟羊奶送去。

    那家还有几个孩童,大人他不管,让几个孩子去王家宅子吃饭,那边他会付钱。

    现在王家宅子剩下三个院子都空了出来,但滕显那个院子显然不动,剩下的则让王家汉子收拾好,过来的流民们,十四岁以下的孩子每日可以去那吃两顿饭。

    大人全靠村里施粥,等有些气力了,可以去南边修官道挣钱,或者去东边修运河。

    如果身上有银钱傍身,也可以直接寻荒地开耕。

    这家人发现,扶江县好像早就做好准备,无论是要定居的,还是在此处落脚再去常华县的,各自都有安排。

    只要把人数名目说清楚,再看看身份证明没错,这边都不会为难。

    各村的里长也做好接他们的准备,虽说再多的帮助没有,可能有个临时落脚的地方,有口粥喝,这就可以了。

    倒是孩子们过得更好点,一天能去那边吃两顿饭。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对孩子们好,比对他们好还重要,自然无有不应。

    县衙的人也觉得他们可怜,不过还是道:“幸好是今年过来,若是之前的话,咱们扶江县自顾不暇,哪有功夫管他们。”

    这倒是真的,扶江县五个村,这两年才慢慢有余粮。

    算下来,凌家湖最富,其次上集村,然后是修了官道的玉家湖,最后则是马家湾跟三江村。

    这次施粥也是前面两个村子出力更多。

    换了旁的知县,下令让他们出力帮忙,估计都会有怨言。

    可纪炀在扶江县地位不同,他说什么便是什么,纪炀要是个独断专行的人,只怕这里早成为他的一言堂。

    当然,纪炀计算过不会影响他们生活,而且大头都是扶江县衙出。

    虽说玉县丞总抱怨账目银钱不多,但化肥作坊跟葫芦作坊经营得那样好,又怎么会真的穷到揭不开锅。

    纪炀心道,他可是经过精密计算的!

    虽然总是在踩预算钢丝!

    但真的不会影响财政!

    只会影响玉县丞的血压!

    从三月中旬到四月,来扶江县的流民已经近百人,五个村子里都有帮忙,有些动作快的流民已经养好身体,开始耕田了。

    只是他们用耕牛,必须有本地人跟着。

    谁让耕牛是贵重物件。

    这样一来二去,难免有些矛盾。

    三月初的时候,他们就因为耕牛打过一架,那会被纪炀压住了。

    现在流民越来越多,凌县尉两三天都能处理一起事件。

    不过都在预料之中,捕快们加紧巡逻就好。

    纪炀那边也知道潞州到底发生了什么。

    之前让捕快去潞州送信,他看出潞州有事发生,却没有及时查清,纪炀随后便派人去看看。

    如今得了消息回来。

    这个名叫丘益川小吏素来机灵,他过去一趟,不仅把前因后果打探清楚,还把结果也带回来了。

    前段时间捕快去潞州送信,说觉得潞州奇怪。

    原来也是因为凉西州雪灾之后又加派引起。

    那凉西州的知州明知有几个县雪灾严重,却不赈灾,甚至把事情瞒下,朝廷那边不知道自然也没决议。

    原本以为这事已经被捂下,等百姓恢复生计即可。

    谁料隔壁灌江府有人起兵造反,朝廷在不止雪灾的情况下,让他们凉西州征兵。

    好在征兵令没正式下来,来传召的官员察觉不对劲,这才知道冬天凉西州四五个县全都受灾,最严重的东津坝死了三四百人,两三万人出逃凉西州,受灾总人数超七万。

    而且还不准灾民进城,连施粥也草草了事。

    传召官假装不知道,其实出了凉西州便派快马回汴京禀告。

    汴京那边震怒,下令处理此事,并让潞州知州协并管理凉西州,即可去凉西州坐镇,还加封了官衔,跟朝廷派下来的大臣一同料理此事。

    所以潞州那边才有变动,估计是他们知州在交代事情。

    小吏丘益川离开潞州的时候,知州已经前往凉西州了。

    估计以他们知州的能力,那边事情很快会平息。

    走的时候还带了不少粮草,估计是分发给下面受灾百姓。

    听到带了粮草的时候,纪炀下意识笑了,这下真的不用担心,估计知州早就做好准备,否则行动的不会那样快。

    处理好此事,知州这任不满,都能调到更好的地方。

    纪炀放下心,他担心的凉西州有乱牵扯潞州,应该暂时不会发生了。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还有眼前的小吏丘益川,说话清晰明了,办事也周道,是个不错的。

    心头隐患暂时放下。

    周边环境安全,对他,对扶江县,对整个潞州才好。

    只要不让灾民真的变成流民,变成乱民,那一切都稳得住。

    朝廷那边也算处理及时了,否则谁知道会引起什么乱子。

    自古以来,受灾,吃不饱饭,兵乱。

    这几个叠加起来的后果,可不得了。

    那边安抚好了,估计安置好这批出逃的流民,以后便不用担心。

    小吏说出逃人数两三万,算下来还有不少人在路上,纵然掉头回家,也还有一万多人去往各处。

    他这一定要维护好治安。

    最近一段时间,过来安置的非编户跟本地百姓矛盾越来越多。

    打架都是常事,还要想办法调解才行,不能任由矛盾发展下去。

    在纪炀把这事吩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