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40章 第 40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40章 第 40 章(第1/3页)

    “扶江县新修水渠有两处,人力用的是每年规定劳役,银钱支用的是府衙账目。不曾让两村百姓多出一毫。”

    “因葫芦作坊所种的大片葫芦田,其实并未报在开荒数目里,其实应当算上,这也是不小的功绩。”

    “那边也修了水利,不过是由当地里长跟村人们搭建,十分简易,但为了让葫芦长得更好,所以各家都有帮忙。此处也并未上报。”

    “凌家湖化肥作坊确有此事,村里通力合作,如今除开应得银钱,还会格外优待村中妇孺老人。”

    “赚的银钱一年过千两,扶江县衙门只收山泽税,其他银钱全都用来修路,剩下的银钱则给村里修缮房屋,纪知县并未沾染分毫。”

    “至今扶江县百姓使用化肥,还是由县衙垫付,之后用人力或者钱粮来还,都不曾有利息。这个银钱纪知县也不过手。”

    “玉家湖到常华县的官道,纪知县也没出过钱,也没要过银子。”

    “今年扶江县一共新添三十多头耕牛,上百农具。粮食增产确有其事,如今田地里的白菜都比其他地方长得好。”

    “各村百姓无不夸赞纪知县,还说他待人温和。”

    “我这边倒是有一点埋怨。”

    派去探查消息的小吏这话一说,潞州城来的官员全都看向他。

    方才听了那么多夸赞,总觉得不真实,终于要有点埋怨了?

    众人立刻打起精神。

    “好像是因为这次冬日授课的事,县衙只招收两百人,许多人都没报上名。”

    ???

    这算埋怨?

    确实算埋怨,但岂不更证实了,他们所看到的冬日授课,并非糊弄事。

    而是巡查开始前就已经在做。

    至于安置房屋不好的人户找地方过冬,修缮破损房屋,再救济家中有婴儿有老人的人户。

    锄强扶弱,尊老爱幼。

    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没问题。

    在扶江县五天时间,越了解越觉得纪炀无可挑剔。

    就算是他们过来做这知县,也未必能有纪炀做得好。

    不是未必,是肯定。

    这一件件的,他们当知县的时候,也做不到啊。

    听闻他今年冬祭,还打算带着扶江县种田极好的几户人家,去墨子山祭拜兵士。

    连祭祀这种事都顾虑周全,好像没什么不好的。

    祭拜兵士,更是让人心生敬仰。

    至于厚着脸皮,没事就要提官学,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若每个知县都能做到如此这般,要个官学又算什么。

    陛下知道了,都要赏赐他的。

    众人一时沉默,常平使跟布政使两人让其他人退下。

    情况他们大概清楚,接下来便是商议此次巡查怎么评定的事。

    对比前两个县城,那两个只能说没有什么大错,但也没什么功绩。

    来到扶江县,却是格外不同的景象。

    他们所闻所看,全都让人震惊,许多东西纪炀甚至没写到公文里。

    别人的公文多数会夸大一番。

    纪炀这边反而要压一压,否则显得不太真实。

    天下间唯独他了。

    这会让其他人离开,他们两人要好好商议。

    这一行人当中,只有他们两个知道纪炀的家世,更因如此,所以心里的震撼要比旁人多得多。

    布政使率先开口:“纪炀此时不简单。”

    “都说富贵人家的子弟更娇气些,他怎么不同?”常平使一时疑惑。

    布政使却道:“他母亲早亡,母亲家族也早没了。他父亲伯爵老爷侧室强悍,母家又得力。”

    “如此的处境,他像个外人。”

    “也难免会以后这样的性子。”

    “估计离开汴京,这才有机会施展拳脚。”常平使叹气,又看向同僚。

    他这位同僚家族都在汴京,虽是自己副手,但他依旧客气。

    “不偏帮任何一方,把此事原原本本呈上去可好?反正潞州离汴京这样远,那边的手也伸不到这里。”布政使虽是询问,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不管汴京到底如何,跟他们这个偏远小州没什么干系。

    他们也不忍让这个良才埋没,更不会用这件事去讨伯爵府的好。

    一个权势日渐没落的伯爵府,是比不上有如此身份,又如此强干的能才。

    说不得,以后还要靠纪炀帮扶。

    两人对视一笑,对扶江县的事情已经做下决断。

    同样还在做决断的,还有外面的两个书生模样打扮之人。

    他们两人站在扶江县新修官学门前,

    官学主体大致完工,里面的桌椅书柜还未安置,所以大门也没关,扶江县民风淳朴,门关不关都行。

    个子稍高那个浑身透着不满,抱怨道:“这就是扶江县?知州大人还想把我们调到这里来教学?”

    稍矮那个则拍拍新修的官学:“你看,这官学不是修得还不错,虽说房屋少了些,但用料都不错。”

    “之前知州大人还说,他们官学还没修,可能要到年后动工,如今看看他们早就有准备了。”

    “你愿意来这里?没看到穷乡僻壤,最近是发展可以,但跟潞州城官学比,差得太远了。”

    “说得也对,可那边官学,夫子们排着队想去教学,可这里却无一人。”稍矮的夫子笑道,“在那边我也只是个候补先生,还不如来这里试试。”

    “你倒是豁达,可此地知县买官得的官位,做个知县也是到头了。”

    这两人便是知州安排随行的夫子,让他们先看看扶江县。

    如果这边巡查的结果还算满意,那开春后潞州便拨钱过来修官学,两人也会被派过来当夫子。

    两人跟着走了一圈,自然知道,扶江县的政绩确实不错,此处也适合修官学。

    可太穷了。

    跟其他地方比,还是穷。

    不过稍矮的刘平原夫子显然已经认命,甚至自得其乐,开始跟同僚分院子。

    “其实想到那些在府衙上冬课的百姓,教学也有动力。”

    “当然,能留在潞州官学自然更好。”

    虽说他们目不识丁,但他们都想学,这对一个当夫子的人来说,真是莫大的鼓舞。

    两人说话间,只听官学大门有所响动,等他们出门,便看到纪知县走了进来。

    进来之时,身后的捕快还抬着桌椅等物。

    纪炀见到他们,面上带着惊喜:“长官们辛苦了,竟然已经到了此处。”

    “不用叫我们长官,我名叫刘平原,称一句平原即可。”

    “原来是平原兄。”纪炀笑道,另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