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33章 第 33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33章 第 33 章(第2/5页)

作用之后,魏大人心里已经确定,化肥价格一定要压下去。

    而且常华县购买价格是扶江县三倍,这也太多了。

    价格一贵,必然有人买不起,买不起化肥,粮食产量就低,最终影响都是他的政绩。

    魏大人钻营归钻营,这点账还是算得明白。

    此时聊到这事,先扯两个县距离近,平日我们常华县也没少带你们县,什么收菜河运,都能想到你们。

    那你们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卖高价呢。

    反正总结起来是这个意思,只是经过魏大人的口,自然变得婉转圆滑很多。

    魏大人原本也不是这个态度,也是看到纪炀隐藏的身价,态度更不同了些。

    纪炀听到运河的时候,叹气道:“提到运河,不得不想到早几十年,我看县志上说,原本规划的运河也要通向扶江县,只是当时扶江县人口太少,又拿不出什么钱,这才掠过常华县。”

    “如果那时候稍微拐个六七十里,现在的扶江县也不至于如此困顿。”

    说到这话,魏大人也下意识点头。

    古代水路之畅通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以汴京来说,现代的汴京已经见不到四通八达的水路。

    但那时候很多人户划船变成到集市,下船便到自己家门口。

    谁让在没有汽车火车高铁这种大杀器之前,水路是出行运货最方便舒适还不容易有损耗的方式。

    所以每朝每代,多多少少都会修运河。

    当然像杨广那样召集五百万劳工,花费六年时间,一口气修两千七百公里的帝王还是少见。

    虽说后世有人评价这位帝王残暴,可他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至今还在使用,到了现代还有些河段仍然在通航。

    由此可见,运河在整个国家的作用有多大。

    四五十年前,承平国也大肆修建运河,潞州这边也不例外,只是修运河一要人,二要钱。

    当时潞州知州主持修建潞州境内连接苏杭运河之时,跟沿途各地说好,潞州城出一半,当地出一半,由此共同修建。

    只是商议到扶江县时,扶江县位置属于运河沿途修不修都行的地方,有他没他都一样。

    再加上没钱没人,规划的时候便省下这段。

    让运河直接从东边的常华县直接拐到南边另一个县城,扶江县跟运河修建失之交臂。

    可就是差这么一点。

    原本都是一样的穷乡,有了运河之后是四五十年后,常华县人口一跃近三万,扶江县人口还不到两千。

    也就是纪炀接手一年左右,人口多了几十,已经是近些年发展快的。

    常华县,扶江县这两个邻居县城,差距就是从运河开始。

    当年的扶江县知县早已不知去向,不知道他要是看到这一幕,会不会觉得心里不好受。

    这会纪炀提起运河,常华县知县魏大人自然点头。

    他说的确实没错。

    如果当时扶江县也有运河,日子不至于这样苦。

    但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再想也晚了。

    等会,不是在说化肥吗,怎么扯到运河了?

    下一刻魏大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只听扶江县知县纪炀道:“如果能重修运河,那就好了,连化肥送到常华县都能节省时间,价格肯定会更便宜。”

    这句话说完,衙门所有人全都看向纪炀。

    常华县魏大人跟小吏们齐刷刷盯着他,扶江县在旁边跟着的玉县丞两个捕快也同时盯过来。

    所有人只有一个想法。

    他们没听错?!

    纪知县在说什么?

    重修运河?!

    还跟化肥扯到一起?

    难不成他们常华县为了化肥能够便宜,就给你们扶江县修运河?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

    做梦都没那么好的啊。

    他们就算买高价化肥,也不可能给你出修运河的钱。

    这是听错了吧?

    肯定是!

    谁料扶江县知县语不惊人死不休,又道:“方才魏大人也说了,两个县之间的距离不过五十里,算是多出来的路程,直接把运河修到扶江县城,也不到一百里。召集五千人,不到一年便能完工。”

    “临近常华县的凌家湖,玉家湖,这里的湖水也是运河的水从地下渗透,其实很好挖的。”

    “停,停一下。”魏大人直接打断纪炀的话,近乎嘲讽道,“纪大人,我好像还没答应吧?”

    “不过是让化肥降价,值得我同你多修段运河?”

    “你是不是吃醉了酒还没睡醒?”

    旁边常华县小吏们哄然大笑。

    修运河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足够买多少化肥了?

    扶江县知县当然是冤大头吗?

    竟在这痴人说梦。

    纪炀也不恼怒,反而笑道:“一时看来是亏的,但长久算下来,总是划算。”

    他这话一说,众人倒不笑了,只觉得纪炀是不是疯了。

    魏大人往后稍靠椅背,如数家珍道:“既然纪大人如此说,本官便教教你。”

    “想要修运河,需有人,如今陛下轻徭薄赋,不许官员私征徭役,放在更偏远的地方或许没人管,但这是潞州。”

    “想要额外征役,只得付钱。”

    “那民户银钱几何呢?”

    “前年,昌盛三十一年,临安府修筑城墙,支付工匠每人每天三百文。”

    “还是前年,绍兴府修筑海堤,劳力每天一百二十五文,米三升。”

    “去年,昌盛三十二年,彭州整修河堤,支付劳力每天二百二十文。”

    “就说扶江县是小地方,每日支付的银钱不需这样多,算是一人一日一百五十文,可按你所说,召集五千人,修十个月差不多结束。”

    “纪大人算算,这是多少银钱?”

    “不算各种材料,单人力要付银钱二十三万往上。”

    “纪大人再算算,这二三十万两银子,够买多少化肥?常华县又凭什么跟你摊这份钱?”

    不怪常华县知县生气。

    只是修运河所需的数字实在庞大。

    想要用化肥降价来谈条件,让常华县帮扶江县一起修运河?

    他是傻子吗?

    常华县是傻子吗?

    帮扶江县修运河对常华县来说本就百害而无一利。

    还想让他出钱?

    魏大人脸色冷淡:“纪大人,想法虽好,但也要切合实际,不要急功近利。”

    纪炀表情未变,倒是身后平安有些忍不住。

    就算不行,也不至于这样嘲讽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