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31章 第 31 章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31章 第 31 章(第2/4页)


    “只要这两条小水渠修成,夏秋两季灌溉不成问题。”

    众人下意识点头。

    自然是成的!

    种田,一个是地,一个是水。

    地有化肥养着,水就要开始行动。

    众人忍不住期待,等今年秋收之时,他们扶江县肯定会迎来大丰收!

    只是凌县尉觉得有点头疼,纪炀也发觉此事。

    化肥作坊的事不用说,一直是凌县尉负责,而县城里的劳役也是他的职责,现在两件事堆到一起,难免有些为难。

    纪炀倒是看看旁边的兵士江海城江历帆,开口道:“不如将手头上的事交给他们来做,他们两个如今跟着你去化肥作坊,应当可行的。”

    “只是他俩一去忙化肥作坊的事,手头人还是不够用。”

    凌县尉下意识点头:“事情太多,确实如此。”

    等两人同时看向玉县丞,玉县丞下意识道:“我跟卫峰卫蓝还在协助农耕,各家耕牛农具使用也是一堆事。”

    可玉县丞刚说完,吓得蹦起来:“你们不是问我要人,是要钱?!”

    纪炀点头:“要不然,咱们再招点人?”

    招人可不就要钱吗。

    要说招人,其实扶江县已经招了个瘸腿的老汉在看守牛棚,这些银钱支出已经够让管账目的玉县丞心疼了。

    这会又要招小吏进来,还是让他忍不住肉疼。

    才赚多少钱啊!又要花钱了!

    不过也是,现在扶江县衙门事多,凌县尉简直要分成两个人用,也只有招人了。

    等玉县丞点头,纪炀笑道:“也不多招,再招两个小吏办些杂事,总不好无人可用。”

    众人点头,这事也算定下。

    江小子倒是跃跃欲试,可他也知道自己的年纪,这根本不可能。

    其实纪炀想的是,,也觉得不对,干脆道:“招一些机灵肯做事的,也肯学习的,回头一年一次的衙门考核,我是要考识字多少的。”

    负责招人的玉县丞立刻领命,好不容易招人了!肯定要招点好用的!

    这消息一出,还真有不少人应征,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吃官家饭的,虽说不算正经官员,那也不错了。

    兵士江历帆跟江海城,其中江历帆则常驻凌家湖,一个是帮纪炀看着凌家湖化肥作坊,不让他们有什么大事。

    二是协办化肥作坊的事情。

    他这么一常驻,凌县尉身上担子果然轻松下来,直接带着江海城跟新招的两个小吏组织劳役,修建水渠。

    这是项大工程,整个县里约莫一千人分批开工,两个月应该能有个雏形。

    纪炀也在上集村,马家湾之间,还有赤北涧跟三江村之间来回跑,确定好从什么地方挖,什么时候开凿。

    就跟纪炀所说的一样,这里地势北高南低,开凿通水并不算困难,但水渠注定不会很深,还需要每年清渠,这才能保证畅通。

    说到底,要是有个挖掘机在这,那就万事不愁。

    当然也只是想想。

    现在还只能依靠人力来做。

    扶江县再次忙碌起来,玉县丞也把账册拿给纪炀看了看,虽说一句话也没有,但哀怨之意已经在这里面了。

    从年初开始,买了三十头牛,还有上百农具,手头的银两只剩不到二十两。

    而衙门每个月的月俸跟日常开销,固定是九两银子。

    好在葫芦作坊得了八两定金,预交一两六钱的税款。

    重头还是在化肥作坊,那边卖给本地百姓带上外地百姓的化肥,合交税收共计一百八十一两六钱五分。

    其中常华县买化肥的税收都已经到了一百五十八两四钱。

    这些加加减减,账面上还剩下一百五十八两二钱。

    按理说还不错,但新招两个人,每个月固定支出变成十两不说,修水渠更是花费无数。

    玉县丞预估,等水渠修完,账面上能剩二十就不错了。

    纪炀轻咳:“钱放那又不能生钱。”

    “千金。”

    “千金散去还复来!我知道!”玉县丞无奈,不过他也是嘀咕两句,知道修水渠的重要性。

    只是过了片刻,玉县丞道:“但如此一来,就把玉家湖拉下了。”

    之前知县大人帮了凌家湖建化肥作坊,现在作坊里的利润都有四百多两,村里不知道怎么办,还等着纪炀的意见。

    上集村揽了葫芦作坊,如今算是初见成效。

    现在又帮马家湾,三江村修水渠。

    那扶江县五个村子,就剩下玉家湖了。

    玉县丞别扭道:“您也不用为了我不管玉家湖。”

    纪炀听的哭笑不得:“怎么会为了你,再说,你也是大度的人,更不会阻拦玉家湖发展。”

    这是实话,玉县丞下意识点头。

    他跟玉家湖的人虽有些旧怨,但都是之前的事了,他都不放心在心上,如今的日子好着呢,何必往回看。

    但他觉得没什么,可玉家湖的人却认为单单撇下玉家湖,一定是他的缘故。

    连玉县丞本人都觉得,是不是知县大人在帮他出气啊。

    纪炀笑着摇头:“玉家湖的好事,还在后面呢。你让他们心安即可。”

    说罢,纪炀扭头对平安道:“还是你说吧,等你去玉家湖查看稻田的时候安一下他们的心,说我记挂着他们,好饭不怕晚,让他们再等等。”

    平安现在也是衙门里支柱之一,平时办事非常牢靠。

    不让玉县丞去的原因也简单,省得玉家湖的人以为他是去嘲讽的。

    衙门账目清了,纪炀还要去玉家湖一趟,总觉得他们每天都在跑来跑去。

    玉县丞自然不能离开,各个村里耕牛跟农具使用,再有凌县尉带着人修水渠支钱都要找他。

    平安还按照纪炀的要求督查农务。

    纪炀干脆自己骑马去凌家湖,怎么感觉又招了两个人,人手还是不够用?

    在他这干活比九九六还可怕。

    等纪炀到了凌家湖,还未靠近,便看到又有人拉着化肥往东边常华县方向,那边的百姓显然也尝到化肥的甜头,知道这对增产有多重要。

    凌家湖现在只剩妇孺跟老人在这,壮劳力都去了西边修水渠,但化肥作坊有她们在,也足足够了。

    要说辛苦,凌家湖百姓也是极辛苦的。

    留在凌家湖的江历帆还有凌里长带着众人做事,这里也有条不紊。

    这会见纪炀过来了,两人赶忙过来迎接。

    这次的目的就是看看凌家湖挣的钱怎么花。

    其实各家已经发下去一部分,但凌里长发现,这钱有些太多了。

    不说年前那些,那些银两已经给大家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