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女官(清穿):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 120-130(第13/22页)



    “你怎知六字真言?”允禵被她惊得站起身,赶紧捂住她的嘴。

    “隔墙有耳,你不要命了!”

    完颜氏哭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傻子以前得意风光时,喝多酒不知道在正院写过多少回,她只是同样与他一样怀揣希望,守口如瓶而已。

    可耿舒宁的来信,拉拢文臣,私扣军饷,偷藏固始汗兵,假传圣旨……叫完颜氏终于清楚,皇上一直都知道,不过是将幼弟的挣扎当笑话看。

    她气若游丝握紧允禵的手,“允禵,我就是太想活命了,才会跟你说这些。”

    “我不想成为完颜氏的罪人,成为大清的罪人,你怎么就不懂呢……那把椅子,从来都不属于你。”

    “我的爷,你得知这个命,从这个命啊……”

    自那日起,直至今日被完颜氏逼着入宫,夫妻二人在书房里数次争吵打架。

    完颜氏眼中越来越深的绝望,深深地刻进了允禵的脑子里。

    他噙着泪,满脸哀求看向太后:“额娘,您放过儿臣,放过乌雅氏吧!”

    “若您再执迷不悟下去,将来您和儿臣有何颜面对达玛法他们交代啊额娘!”

    太后心口猛地一疼,像有把刀子恶狠狠地扎进她心窝子里,疼得她眼神都空洞起来。

    她盯着允禵的双眼:“我已经是爱新觉罗氏妇,死了也是入爱新觉罗氏的坟,又何必跟你达玛法交代。”

    她声音格外平静问:“允禵,连你也要背叛额娘吗?”

    允禵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决定,他泪眼朦胧叩头下去。

    “请额娘恕儿臣不孝,懦弱……儿臣已向皇玛嬷和皇兄都上了折子认罪,拜请皇兄将儿臣贬为大头兵,举家幽禁青海,无战功永不归京。”

    “噗——”太后瞳孔微缩,蓦地吐出一口鲜血,直直往后倒。

    她所有的精神气儿都消散一空,唯独那双空洞的眸子里,渐渐积聚起更深的恨意。

    终其一生,她乌雅玛禄生了六个孩子,除怯懦无用的温宪外,死的死,活着的……还不如死了!

    斗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几乎付出所有,却功败垂成,她恨啊!!

    就算是死,她也要拉个垫背的!!!

    第127章

    五月底,常院判将太后的脉案送到养心殿。

    胤禛得知太后已见大好,只需时间慢慢休养,就奉请太皇太后和太后,携后宫妃嫔一起出发圆明园。

    胤禛和耿舒宁以为,太后因小儿子的退缩背刺,都气吐血了,这回去圆明园,必会闹幺蛾子。

    所以耿舒宁老早就在太皇太后跟前缠磨着,将老太太留在了寿康宫,一块出京。

    这样太后闹起来,还有太皇太后压制着。

    却没料想,直到出宫慈宁宫都特别安静,比那些爱折腾的妃嫔还省事儿。

    甚至在齐妃不满耿舒宁分配宫殿,在慈宁宫挑拨的时候,太后还开口训斥,叫齐妃干脆留在宫里,给了齐妃个没脸。

    “奇怪,太奇怪了……”巧荷在皇辇上伺候时,趁着皇上在外头批折子,小声在耿舒宁跟前嘀咕。

    “都说咬人的……不叫,那头也太安静了。”

    虽巧荷她们出身暗卫,在宫里明面上的身份就是宫女,也不敢犯宫规妄议主子,只能隐晦提起。

    晴芳也斟酌道:“奴婢听闻那头年轻时就是个重体面的,私下里不好说,明面儿上轻易不会开口,这番训斥……怕不是麻痹主子爷和您吧?”

    等皇上和主子放松警惕,再逮着机会以势压人,硬喂杯毒酒什么的,就主子这小身板儿,绝对挡不住。

    巧静也这么觉得,“主子万要小心,不可离开万岁爷身旁。”

    耿舒宁很欣慰三人的谨慎,冲陈嬷嬷笑着调侃,“你瞧她们,这是将那位当龙潭虎穴呢,怕不是看见人,能扛起我来就跑。”

    陈嬷嬷被逗笑了,但也赞同谨慎些的好。

    “谁不知道十四贝勒是那位心尖上的宝,如今被明旨幽禁府中,朝堂都议论纷纷,放在往常早闹起来了,是不能大意。”

    耿舒宁颇有些不以为然。

    她知道太后厉害,可这胳膊拧不过大腿,权力在她蓝盆友手里,即便太后还有什么招数,她也不怕。

    如今最重要的,是上奏封后之事。

    至于太后……她巴不得对方赶紧出招,别让她费心费力提纯那么久的好东西浪费。

    *

    等进了圆明园,这回用不着耿舒宁操心了。

    九洲清晏所在的小岛是皇上的宫殿群,就是没人住也是日日都精心打扫着。

    有苏培盛和陈嬷嬷张罗,只需将两个主子日常起居用惯的东西安顿好就够了。

    胤禛奉太皇太后去畅春园,耿舒宁自个儿先在殿内歇着。

    趁苏培盛被绊住脚,耿舒宁这才问巧荷:“齐家和耿家那头怎么样了?”

    巧荷小声回话:“年家和富察氏、董鄂增寿府上,早就透了信儿给齐家和耿家老爷,若是要联名上奏,他们愿意打头阵。”

    “只是光这几家肯定不够,耿家老爷叫奴婢带话,说他在河南几年下来留下不少暗线,李光地总督在那边推行新政艰难,正是拉拢的好时候,会令人去河南说服他。”

    李光地在京城几十年,盘根错节的关系经营颇深,如果能说服他支持,定能拉拢许多大臣同意立耿舒宁为后。

    晴芳在一旁道:“宜贵太妃也令人传了话过来,说郭络罗氏会支持立主子为后,恒郡王和襄郡王会说服其他郡王支持您。”

    耿舒宁略一琢磨,年家势力都不在京城,董鄂氏也差不多,李光地人在河南,郭络罗氏在盛京,远水解不了近渴。

    京城里也就只有富察氏和耿氏。

    至于数字团,谁也不知以他们跟四大爷的恩怨,会不会出尔反尔,也就允祥能支持他四哥。

    朝堂那么多官员,只这几家实在不够看。

    “巧荷你告诉我阿玛,那些皇子阿哥的福晋母家也要使劲儿,满汉八旗都得有人,履郡王的舅家,十四贝勒福晋的母家,这两家着重拉拢。”

    胤禛有意叫允祥接任九门提督。

    托合齐去京郊大营坐镇,保护戴梓,成立炮铳精兵营。

    如此一来,托合齐虽因为出身在满八旗地位不显,往后却是实权掌京兵的武将之首。

    而完颜氏跟红带子觉罗氏是世代姻亲。

    那天被耿舒宁拿鸟铳指过的准达,算起来是十四贝勒福晋的曾外祖父,算满八旗的文臣之首。

    北蒙那边暂时顾不上,剩下就是汉八旗的拉拢。

    汉八旗不提文武,为首是佟佳氏,绝不会支持耿舒宁。

    巧静小心翼翼出声:“端和皇后那一脉如今在瓜尔佳氏处境尴尬,倒是可以拉拢。”

    耿舒宁若有所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