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女官(清穿):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 40-50(第7/25页)

的,与过去太后娘娘给您养身子的药膳类似,滋补肾气,温肝养神,对万岁爷没坏处。”

    “陈医女奉上的生子方,因着时间短,暂时看不出效果,太医院五日给后宫请一次平安脉,有消息很快就会传出来。”

    胤禛眉眼疏淡,“既对朕好,朕也不能不承耿女官的情,将地契这就给她送去吧,叫她亲自来养心殿谢恩。”

    这阵子后宫妃嫔往御前送汤水频繁,手段齐出,胤禛身体越是放松,心里那股子火就越燎原。

    苏培盛也不敢多说什么,他总觉得这俩祖宗在玩儿一种很新奇的东西。

    他这当奴才的不懂,也不想懂。

    到了夜里,地契是赵松亲自送到耿舒宁房里。

    他笑得格外恭敬,“这庄子在小汤山,那可是太上皇叫人建的庄子,最是清静不过,适合您修行。”

    耿舒宁:“……”修行里,包括酒肉不?

    赵松又道:“万岁爷请您有空的工夫,去御前谢恩。”

    耿舒宁捏着地契,明明得偿所愿,却没跟拿到分红的银子一样高兴,反倒心下打鼓。

    这狗东西,不是被妃嫔扑疯了吧?

    她有种去了养心殿,可能再也出不来的预感,这庄子……是用来给她收尸的吧?

    耿舒宁笑得比赵松还恭敬,扶着脑袋满脸歉疚。

    “请小赵谙达帮我在主子爷跟前请个罪,我这阵子身子有些不适,太医叫我仔细养着,夜里太冷了,去一趟御前怕又要起烧。”

    “可否请小赵谙达等等,我以书信的形式,向万岁爷谢恩可好?”

    不等赵松拒绝,耿舒宁又道:“小赵谙达放心,若是万岁爷怪罪,我都接着,不会叫你为难的。”

    赵松听她这么说,实在无法拒绝,干爹又叮嘱他,不管耿舒宁要做什么,都别管。

    他只能带着厚厚一封信回到养心殿。

    苏培盛看见信,心里纳罕,“这祖宗哪儿来那么多话要跟万岁爷说?”

    有这写信的功夫,直接在皇上身边说,也好过总叫皇上这么猫一阵狗一阵的恼,要送她出家啊!

    摇摇头,苏培盛捏着信送了进去。

    胤禛今儿个正是狗的时候,看见信就冷笑,知道她这是不敢来御前,劈手接过来,想看她能说出什么花儿来。

    信一打开,胤禛就愣了下。

    这回没有那些酸溜溜的白诗,只有一句话——

    「爷,舒宁将心疾变成了惊喜,您就别跟我计较啦!」

    底下放着厚厚一叠画,第一张是一个小人儿蹲在地上,拿筷子……玩泥巴。

    胤禛:“……”这是尼姑该干的事儿?

    从第二张开始,小人儿辛辛苦苦用烤炉试出了干面条、料块、蜂蜜面饼……等许多他已经尝过的吃食。

    后面还有方方正正的饼,标注着压缩饼,用到的是些最常见的粗粮甚至还加了些许麦麸,掺上饴糖和参须水,不伦不类。

    画一旁有口感和功效解释,“压缩饼在油纸中包裹着不易碎,能保存三个月以上,口感略粗糙。”

    “但研磨成粉后炮制,比较容易入口,营养充足,适合急行在外食用,奴婢一点都不辛苦。”

    胤禛唇角有点压不住了。

    他竟毫不意外她这狗腿模样,这混账造作完了,回回都要拿东西出来哄人。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纵着她。

    他随手将这张画递给苏培盛,表情肉眼可见地愉悦,“明儿个一早,叫人送到——”

    话没说完,他突然顿住,手里的画都惊得轻飘飘落地。

    苏培盛满头雾水捡起来,“万岁爷?”

    送到哪儿您倒是说啊!

    但胤禛没出声,死死盯着最后一幅画。

    画面里,落寞委屈的小人蹲在炭火盆前,用火钳子拨弄着里头……千疮百孔的圆炭块。

    画一旁的解释言简意赅——

    “黑炭掺以石灰、黄泥做成千疮百孔炭,那些孔绝对不是奴婢泄愤戳出来的!”

    “阴干后燃烧无黑烟,似红罗炭,一筐可做三筐千疮百孔炭,一块可烧三个时辰,就跟奴婢对您的忠心一样持久!”

    胤禛:“……”她给了他一份实在无法拒绝的大礼,哪怕有再多气,也都发不出来了。

    真正到春末之前,估摸着还得有两场大雪。

    若真如她所说,今岁……不,以后冻死的百姓都会少很多。

    黑炭在市井间卖得不贵,三十文钱一大框。

    这……千疮百孔炭,等于三十文买三筐,还更经烧。

    胤禛粗粗算了下,哪怕两文钱一块也有得赚,百姓们用得起。

    这样的大礼……是她在思念自己的时候做出来的。

    他心里升起一股子叫胤禛格外陌生的酸涩,滚烫划过心肠,叫他不自觉温柔了眉眼,只眸底愈发深沉。

    这样一个永远充满惊喜的小混账,他无法用那些严苛手段对付她,亦不愿逆了她的心思强行将人收进后宫。

    他该拿这小狐狸怎么办?

    第44章

    胤禛非常清楚千疮百孔炭的价值,可以说这是比牛痘还要重要的东西,甚至会是他彻底坐稳皇位的契机。

    只是老问题仍然存在,他手里可用的人不多。

    胤禛想,所以哪怕耿舒宁是个女子,他也依然重视,为了江山社稷,对她再纵容些……又有什么要紧。

    一部分朝臣和宗亲仍然忠心康熙,因为按照以往所为,康熙能给他们的荣华和权柄,在新帝这里行不通。

    另有一部分朝臣这宗亲处在微妙的中立位置,因为胤禵、胤礽和胤禩没的突然,他们的势力保全得非常完好,隐匿在风雨之下等着搅浑水。

    从耿舒宁给的震撼中清醒过来,胤禛的恼火自己就消化掉了,却一时不知道该拿她如何是好。

    他下意识将复杂情绪压在心底,先思忖该办的正事。

    千疮百孔炭不难做,但不能交给内务府。

    他们一层一层羊毛薅下去,再便宜的炭也会变成普通百姓买不起的价儿。

    顶好是从造办处里提人出来办个场子,以胤禛能信任的人领头,叫托合齐带兵把守,做出足够的炭火,直接卖给百姓。

    造办处的师傅好找,只要身契拿捏在手里,从炭场出不来,也不怕方子短时间泄露出去。

    往后泄露了,在第一轮朝廷带头限制价格后,有心之人也不敢比朝廷卖得贵。

    现在关键是他可以信任的,一个允祥要负责理藩院的差事,半个允禵还没能彻底收拢京郊大营呢。

    剩下的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短时间内提不出人来。

    *

    天儿这么冷,倒春寒里头总会有雪,事不宜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