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女官(清穿):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 30-40(第5/32页)

的万岁爷,哪儿来这一套套的风骚主意?

    皇上这么玩儿,大家还怎么愉快地给他穿小鞋!

    真是愁死个人!

    胤禛面无表情坐在太上皇下首,淡淡扫视众人,“知道你们惦记着皇阿玛,倒是叫皇阿玛看看你们的诚心,再说那没用的也不迟。”

    允禟:“……”

    他拍拍脑门儿,突然想起自己原本的打算来,轻哼了声,冲允祉挤眉弄眼。

    如今允祉算是兄弟里最大的,有什么坏水儿,允禟可以往外掏,却不能不顾及兄长。

    允祉想着允禟偷偷塞回来的那一万两银子,心里腹诽这混账也知道怕,面上不露声色,积极站了出来。

    他手里捧着一卷卷轴跪地。

    “皇阿玛,儿臣为贺您寿辰,请了十位书法大家,教儿臣习得十种字体,每种字体写得十个寿字,特送去五台山请高僧开了光。”

    “儿臣祝皇阿玛如我大清江山一般,百寿康宁,日升月恒,福寿双全,万寿无疆!”

    说着,允祉展开长卷,百个寿字,竟每一个又是由百个小字组成,加起来就是万寿。

    要每个字都没有错,还要讲究书写整洁,笔触有力,需要下的功夫,绝对不简单。

    康熙满意颔首,“老三有心了。”

    “梁九功,将这幅字收起来,回头挂到朕寝殿里去。”

    梁九功笑着应下,不动声色看了皇上一眼。

    诚郡王送这样出挑的礼,若是皇上送得差了,哪怕差不多,传出去也会变成皇上不如诚郡王。

    到时候……好说不好听的少不了。

    可见胤禛依然平静,梁九功心下倒有些好奇,难不成皇上还有比刚才主子进门这一出还亮眼的寿礼?

    康熙心里也琢磨呢。

    在主仆俩的期待中,允祺和允祐也站了出来。

    允祺送的是自己雕刻的寿山石,中间赤红边缘清透的寿山石少见,允祺巧妙地将赤红的部分刻成了龙首,看着也还算有诚意。

    允祐则送了一筐稻谷,这是他自己下地种出来的。

    收成已经送到了畅春园,只拿一筐来做个样子。

    康熙不动声色夸了几声,慢慢觉出点味儿来。

    这几个儿子送的贺礼……都亲力亲为,省银子省到他们老子头上了?

    如果说先前只是猜测,等允禟和允俄迫不及待蹦出来,一人捧着一摞佛经,大剌剌卖可怜的时候,康熙就确定了。

    “……咱们也想给皇阿玛送点好的。”允禟眼巴巴看着发晶帘后面的康熙。

    允俄飞快捧哏:“可我们银子都还户部去了,实在是没钱,皇阿玛别嫌弃!”

    康熙似笑非笑:“只要你们够诚心,朕不嫌弃。”

    允禟嘿嘿笑着不说话,拉着允俄给允裪和允祥,还有几个小的让地方。

    允裪送的是河南寻来的一方好墨,允祥则送了配套的砚台,兄弟俩的礼都中规中矩。

    从十五阿哥允禑到十八阿哥允衸,年纪小,手里也没银子,送的也都是自个儿打猎得来的皮子,或者抄写的孤本副本,没什么新奇的。

    孙辈儿就更不必说。

    除了板上钉钉的太子弘皙,送了端和帝生前亲手做的一把弓外,其他人也都是不费银子的贺礼。

    到了宗亲和几个有头脸的臣子这里,也不出康熙所料。

    除了明摆着站在胤禛这边的富察马武和鄂鲁泰,送了值钱的古玩字画,无一例外都讲究个心意……还只讲究心意。

    到了最后,康熙面上已经没了笑,只淡淡垂眸捏着酒杯。

    后头送礼的臣子腿软得都快站不住,他们也不想,可人在江湖飘,不合群更要命啊!

    好些人偷偷往胤禛那里看。

    若不是皇上逼人太甚,他们何至于如此胆大妄为,被九贝勒拉拢呢。

    允禟憋着笑,跟允俄老老实实低着头在原地装乖巧。

    只装也装不像,咬着耳朵嘀咕,“可惜老十四不在……”

    那家伙被打了三十军棍,躺在府里出不来。

    要是允禵也送心意……啧啧,真想知道皇上脸色多好看。

    允禟还就不信了,老爷子看着满朝文武和宗亲对皇上不满,还能视而不见。

    康熙确实没办法眼睁睁看着皇帝和朝臣离心,沉声开了口。

    “老四,你要送朕什么贺礼?”

    他转过头去定定看着胤禛,不动声色提醒,“今儿个朕高兴,也算是个好日子,身为皇帝,你当是比旁人都有诚意,是也不是?”

    胤禛听得出,皇阿玛在逼他认怂。

    如果今日他不能给出令满朝文武满意的交代,先前他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都会成空。

    “皇阿玛说得是。”他平静起身,从袖口掏出一本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册子,转身跪在康熙面前,恭敬抬高双手。

    “儿臣今日要送皇阿玛的贺礼,是能彻底解决我大清子民畏天花如虎的良策!”

    ‘嘭’的一声,不知道是谁摔了手中的酒盏,众人又一次傻眼。

    允禟猛地站起身,“不可能!”

    要真有劳什子良策,大清还至于这么多年闻天花色变吗?

    康熙眼神闪过精光,忍不住探了探身子,“老四,这事儿可开不得玩笑!”

    梁九功知道主子急,赶忙恭敬接过册子,翻开送到太上皇眼皮子底下。

    胤禛在康熙沉默翻看的功夫,平静解释——

    “牛痘可防治天花,在唐宋时期就有所记载,朕已经叫太医院反复验证过了。”

    “先后有六十七个死囚犯和皇庄男女老少一百三十二人,最小的髫龄小儿不过三岁,皆种了牛痘。”

    “除一个犯人逃跑途中被打断腿,染了风寒不治身亡,其他人——全都活下来了,且再种人痘,并无反应。”

    群臣哗然,连宗亲们都失态站起身上前几步,恨不能直接凑太上皇面前,把招子扎太上皇手中的册子里。

    越是站在高处的权贵,越是怕死。

    他们可能大部分人已经种过痘,可谁家没有子嗣呢?

    早些年因为种痘死掉的人,在场谁家都能说出几个。

    如果连三岁孩子都能凭着这劳什子牛痘免疫天花,往后就再也不怕府里孩子因为种痘和天花夭折了。

    康熙想得更多一些,如果天花能够防治,往后大清的人口也会变多。

    人口多了,江山才能兴盛。

    粗粗想了下十几年后大清的繁荣场景,康熙龙颜大悦——

    “好好好!老四你这事儿办得漂亮!”

    “不愧是朕教出来的皇帝!”

    “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胤禛依然宠辱不惊。

    “怕诸位爱卿、兄弟和叔伯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