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女官(清穿):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 30-40(第3/32页)

  出宫其实不难,她也有信心凭本事过上舒坦日子。

    但谁能保证,往后再有权贵想将她视如草芥,随意操纵她生死的时候,她还能躲得过去呢?

    不出宫,路确实好走些,荣华富贵谁都想要,她也并不反感。

    只是让耿舒宁跟这里的女人一样,每天没事儿拿命来扯头花,为着一根黄瓜战斗,视生孩子为荣耀,她宁愿死。

    却也不能就这么出宫,她总要在出宫前,得到能保命的东西。

    这些东西,只有皇上能给,她想赌一把,自己付得起代价。

    *

    因为耿舒宁催得急,胤禛下朝后,就收到了陈嬷嬷命人送过来的信。

    胤禛打开后,见里头的字迹凌乱,信纸上甚至还有不明显的血丝,眸底瞬间闪过一丝不虞。

    那些狗奴才怎么伺候的,都不知道给她包扎吗?

    他淡淡瞥苏培盛一眼:“叫人给她送些上好的金疮药过去,陈嬷嬷那里也敲打一下,不会伺候就换人!”

    苏培盛将穆颖送到慎刑司后,自个儿带着赵松也去尚功局领了板子,这会儿腚还疼着呢,赶忙提着心应下。

    胤禛压着突然起来的烦躁,目光重回信纸上。

    待得看清楚耿舒宁写了什么,饶是以胤禛这样习惯了风雨的沉稳之人,捏信纸的手都没忍住颤了下。

    顿了好一会儿,他实在忍不住,抵着因睡眠不够而胀疼的额角,低低笑了出来。

    原本以为这小混账狡猾嘴硬,却偏是个佛性子软心肠,由着旁人欺负,只会朝他伸爪子。

    没承想……她狠起来,分毫不输前朝那些老狐狸。

    胤禛有种微妙直觉,他似乎从这小狐狸的狡猾迷雾之中,拨云见日,看到了皮毛下的真实血肉。

    黑透了。

    但比起她那可怜模样,胤禛倒更欣赏她这份睚眦必报。

    胤禛含笑将信纸递给苏培盛,“既她知道该怎么报答朕,就照你这祖宗的法子办,叫人配合她。”

    苏培盛满头雾水将信纸接过来,看完后,比自家主子哆嗦得还厉害。

    “万岁爷,这也太伤您的体面……”

    胤禛轻嗤,“太后身边的女官秽乱宫闱,就不伤朕的体面?”

    “好歹她还是个心软的,倒不叫人生受着腌臜,朕觉得这法子不错。”

    苏培盛:“……”

    是不叫人生受挞伐了,可这磨镜……咳咳,苏培盛老脸一红。

    侍卫和女官私通,万岁爷面子上不好看,两个女子……这,这好像也不关万岁爷的事儿?

    苏培盛默默想着,要外人知道佟家女不爱男人爱红装,往后佟家所有的女眷怕是都没脸出门了。

    啧~这还叫心软?

    万岁爷真是把他这祖宗纵到没边儿……啊呸,怎么就成他祖宗了?

    可万岁爷金口玉言替他老苏家安的祖宗,苏培盛还能怎么办?

    自然是紧着将祖宗的事儿办妥帖了,好叫这小祖宗安心养病呗!

    *

    到了万寿节这一日,耿舒宁的烧还反反复复退不下去,一直昏昏沉沉躺着。

    那日对着太后哭,不全是为了装可怜博太后保护的承诺,她是真的有点扛不住。

    即便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心再野,在红旗下长大,她最多也就杀过鸡砍过鹅,杀人犯也只在电视节目的被告席上见过。

    到了大清,杀人竟成了平平无奇的保命手段,耿舒宁再坚强,也是噩梦不断。

    发烧让她一身一身地出汗,黏在身上,总叫她记起那夜里落在身上黏糊糊的血,惊醒了不知道多少次。

    短短两日,人就瘦了一圈。

    叫陈嬷嬷急得不轻,夜里安排小宫女在她屋里值夜,白日盯着膳房熬补汤。

    但补汤也多黏稠,好不容易吃进去一点,耿舒宁一想起那夜不小心落在唇上的血,能把药汤子都全吐个干净。

    实在没法子,陈嬷嬷只好叫人将孙太医又请过来开药膳房子。

    膳房请尚膳局从外头采买了鸽子来,加上些有营养的菌菇和参须,撇去油腻,将汤水熬得清澈见底。

    而后将鸽子肉取出来,煮上龙须面,配上烫过的绿叶菜,鲜亮喷香。

    好歹在万寿节这日,叫耿舒宁能热乎乎吃上几口,没再吐。

    陈嬷嬷松了口气,只要吃得下饭不吐药汤子,姑娘这身子早晚能好起来。

    再不好,指不定万岁爷都要叫她去辛者库做活计了。

    *

    耿舒宁慢吞吞吃午膳的时候,太后已经去畅春园奉请了太皇太后回圆明园,与后妃命妇一起坐在了勤政亲贤殿内。

    正大光明殿也满当当坐着大臣和皇子宗亲,只等着皇上将太上皇从畅春园请出来,就可以正式开万寿宴。

    但众人心里都敲着鼓,觉得请太上皇出来这事儿,悬!

    最幸灾乐祸的是允禟。

    他这些日子可叫皇上给折腾得受了老罪,恨不能皇上更丢脸。

    那日他们一群儿子到畅春园,谁也没见到太上皇。

    老爷子即便不认可胤禛的法子,也不可能明着为其他儿子打皇帝的脸。

    畅春园里一句话都没传出来,这差事,允禟不想办也得办。

    皇子阿哥们说起来好听,其实手里不宽裕的也不少,连诚郡王允祉都欠国库三万两银子呢。

    允禟欠的更多,足足十二万两。

    允俄也欠了七万两。

    其他人那里,允禟不好意思去要,心里实在是恨得不轻,咬着牙闹腾起来,大张旗鼓卖了好些珍贵古玩。

    允俄也跟他一起,兄弟俩象征性地一人还了国库一万两。

    允禟想着,其他人哪怕有样儿学样儿,都还上一点,加起来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大不了他不趁着办差搂银子,怎么也够了。

    谁知,根本就没人往户部来。

    他亲哥哥允祺跟着还了一万两,允裪和允祥欠得不多,私下给他递到了府里。

    允禵的银子是太后派人给还的。

    剩下的人里,户部尚书马武的弟弟马齐还完了自己欠的五千两。

    再往后,允禟连个铜板都没瞧见。

    这反倒让允禟来了逆反劲儿,老子不去要是一回事,你们不给爷脸又是另外一回事。

    既然都不给他脸,他也不必给旁人脸,论耍混,谁能比得过他和允俄?

    兄弟俩敲锣打鼓往欠银子的兄弟们和大臣家里钻,坐在大门口也不进去,唱戏一样要银子。

    跟允禟说欠债的是大爷不好使,他擅长叫人当孙子!

    允祉气得差点在家门口跟他打起来。

    允祐在家里憋得想吐血,却也只能将老血往肚子里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