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130-140(第12/16页)
着店里?没人不像话,于是就推着弟弟买点儿米面粮食回去看看爹娘。
罗阿城是头回从城里?回家,身上也没几个钱,楚韵把这?半个月的工钱都?给?了他们,她说:“这?是头一回,你们回去不好空手?,以后咱们还得按规矩来,每个月月初结账。”
罗阿城生下来身上就没有超过十个铜板的时候,主子又给?他放假又给?了工钱,再没有不满意的。
他拿着这?五百文铜钱先在肉摊上买了一刀肥肉,半只切好的鸡,另外买了四五根大筒子骨,租了辆小驴车往家里?赶。
要是以前罗阿城绝不会?租车回去,再远,他都?会?走路,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
但如?今他每个月只有四天假,耽搁在路上就划不来了,而且他还买了菜呢。
罗家父母在门上晒稻子挑稻种。
罗老爹学着地主的样子卷了一丝旱烟小口小口地抽着,时不时去看一下自己的稻子。
他跟老妻道:“这?人比人气死人,都?是一样的地一样的种子,怎么咱们手?上这?种子只能出四百多斤的粮,人秦家就能出五百斤呢?”
罗母欧老娘没听说过这?回事?,道:“你怎么知道秦家出了五百斤?我昨儿去问?他们,秦好女那丫头说只有四百五十斤,比咱们家就多十来斤。”
“那小坏蛋最滑头,她嘴里?能有真话?去年咱们一起在秦家发种子,种出来多少谁不知道?当时有五百多斤!最好的种子仍归了他们家,他们还能种得比我们差?真当秦老爹吃素的?”
欧老娘听了也不气,道:“五百斤就五百斤,你跟上头比有什么意思。咱们跟去年比,已经烧高香啦。”她更关心的是多出来的稻子能卖多少钱。
罗老爹听到?这?个更难受了。
乡里?的稻子如?今都?收得差不多,要是按楚韵说的十二文一斤卖,每亩地要比往年种粮多得两千二百七十五个铜板,这?已经足够京周得农人宽裕地过一个半月。
要是多种几亩地,一年两收,勤快的人家甚至可?以做到?在风调雨顺之年丰衣足食。
农人不会?算这?么精细的账本,但心里?也有个大概。
这?五百斤的新?稻十乡八里?一下子就出名?了,而且是口口相传的出名?。
周围乡县很多农户都?跋山涉水地跑过来想换稻种回去。五斤旧稻换一斤新?稻,这?么算下来也不亏,但谁吃撑了换上千斤粮食在家囤着,粮食不吃那是要发霉的。
但要把其他的种子拿出去卖吧,找过来的粮商和地主,不知是说好了怎的,都?还是给?往年普通种子一样的价钱,四文一斤,一个铜板都?不肯多加。
大家骂了一顿粮商地主,不答应,想着还不如?换给?其他农户,还能积点儿功德。于是野牛沟附近的农户粮食越堆越多,但钱大家伙儿是一点儿没多赚。
而且不知怎么,逐渐连愿意跟他们换粮的农人也不见踪影了。
大家实在没办法,就跟秦家人商量,能不能在楚韵那里?寄卖,他们愿意给?个两成的跑路费。楚韵当然愿意,她说了很高的价格,九文五分?一斤收,卖十二文。
这?么贵的粮,很多人都?没听过。但,大家觉得新?粮值得,于是一股脑儿地把家里?的粮食都?往楚记搬。
楚韵这?边新?粮卖不掉,但旧粮能卖,只是得不够多。——因为她不肯降价。东西再多,也不能亏本,不然以后就卖不上价了,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这?样普通稻子麦子拉过去并没有价格优势,每天卖得还没有瓜子儿多。
佃户眼巴巴地等了半个月,眼看着楚记瓜子儿生意做得红火,粮食卖了这?么久都?卖不出去,有人就慌了,想着再跟粮商和地主谈一谈,能不能多加几文钱,价格即使比城里?的低一些,他们也愿意点头。
为这?个乡里?还开?了个会?,最后说下来新?粮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于八文。
但来的粮商无论如?何都?只肯出五文钱一斤来收,这?差了快一半,乡里?人舍不得,两边?*? 就这?么耗着。
农户没钱,拖不起,今天罗老爹出门已经看到?,有些人愿意五文一斤卖出去混个肚儿饱了。
那些人还跑过来劝罗老爹也卖了。
罗老爹把人骂了一顿,回来就闷头抽烟,硬挺着不肯点头。
当时一起发种,烈日炎炎吃了多少苦,那么多人凝聚在一起花了多少心血,现在想起来他两只胳膊都?疼。
这?么贱卖良种,自己要是点了头,以后农神还肯光顾罗家的地吗?
想到?这?里?,罗老爹一咬牙,小声?跟老婆子道:“大不了咱们把它放成血红色的老米,卖给?旗人老爷去,他们不是爱吃这?个吗?吃死他们得了!”
欧老娘只当做没听见这?个混话,还是想着,要是能十文、十二文一斤卖出去就好了。
那样,自己的小闺女小儿子就能有嫁妆钱和娶媳妇的钱了。
第139章 用老爷打老爷
野牛沟民风还算淳朴, 但里头也?是什么?人都有,偷奸耍滑的贪小便宜的都很?多,但不管好的坏的大家?在田里过了一辈子, 都知道贱卖粮食的是蠢货, 所?以最后真同意卖的都是家?境不太好的门户, 家?里有个病弱老娘老爹、牛胃大小子什么?的, 大部分人都跟罗老爹一样, 挺着不肯卖。
尽管不知道挺着有没有用, 但人多挺一天, 以后想起来也?不至于?太后悔。
周围的粮商等了半个月, 愣是只收到几百斤粮,都气得得一肚子火,来之前?他们就把这?个种子打听清楚了,一年种两次, 第二次种就得在六七月种, 过了时?候就不行了,等到明年, 放坏了怎么?办?
这?想到这?里, 一群人都有些?恨这?些?硬骨头茬子。
“送上门的钱都不要, 活该一辈子弯腰在地里干到死!”一个粮商跑了几家?人无功而返后这?么?恨恨地跟兄弟们说。
平时?同行相轻,你看我?我?看你都横挑鼻子竖挑眼,但眼看着钱摆在跟前?一口也?吃不着,大家?就又是好兄弟了。
好兄弟们想着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干脆定了桌饭菜在一处半掩门里商量怎么?办。
很?快一个水灵灵的姑娘端着七大碗八大碟上来,几个粮商伸头一看见?都是什么?炒小虾皮、圆葱木耳、酱香鸡蛋饼, 最大的一个肉菜也?就是卤猪头,猪头煮得稀烂卖相也?不好看, 但村姑贵妇各有风味,几个人吃得倒也?香。
酒过三巡,一个尖嘴猴腮的粮商夹着猪耳朵说:“给脸不要脸的东西,现在给钱都不要,以后吃板子就老实了,也?不想想自己有几斤几两,就想着翻身?发财!种地的种富了穷的可不就是哥儿几个了吗?”
这?是句老实话,天下总不能人人都有钱啊,一下子接这?个话的人不少,一个两个都说要给这?群泥腿子颜色看看。
半掩门可不在乎什么?男人伟业,她只想着多卖点儿酒钱回头买点儿家?用,看这?一群老爷说要找人出气,她也?样样都顺着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