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家有姝色: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之家有姝色》 60-70(第3/12页)

有外出府,只前日伪装成小厮从角门出了府。奴才跟着二阿哥走了半天的功夫,才在西城墙角处发现他与一个人接头,好似买了什么东西。

    奴才谨遵主子的命令,不敢打草惊蛇,乔装成外商过去和他交谈一番,才发现此人正是二阿哥从前身边的小路子!

    小路子看起来像是发了一笔横财,奴才这三天请他喝酒唱戏,才慢慢打消他的顾虑,又使了十两白银才买到这一丁点粉末,那小路子说,二阿哥服用此东西已久,这东西乃舶来品,很是金贵。”

    幼姝心中一紧,脑海里冒出个不好的猜错,她看着喜宝手里打开的粉包,下意识坐的远了些,道:“此物名唤什么?”

    喜宝骚了骚脑袋,说:“奴才拿着这个东西找了个医馆的童子,他琢磨半天说没见过此物,不像是药材。小路子只说这东西有个洋名字,叫福寿膏。”

    幼姝只觉得浑身发软,手脚冰冷,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旁边春夏和秋冬看她脸色惨白,手止不住的颤动,都害怕起来,焦急的唤道:“主子,主子你怎么了?”

    幼姝好半天的才缓过神来,这件事若她不知道也就作罢,既然她知道了,绝不能任由此恶毒之物殃及子民。

    幼姝稳了稳心神,定定的看着喜宝,沉声道:“你拿着此物,去西城回春阁寻一刘姓大夫,让他仔细瞧瞧,写一个方子拿来。

    此事干系重大,务必小心慎重,万不可让旁人知晓。

    另外,找个厚实的盒子将它放起来,你自己也当心些,千万不要误食。”

    喜宝机灵得很,见幼姝如此慎重,心下已明白了利害关系,脸白了白,跪下道:“主子放心,奴才一定将此事办妥。”

    幼姝看着窗外,正值夏日,红墙砖瓦、绿树成荫、一片安宁。

    可这亲王府,这紫禁城,在无人知晓的地方已经开始溃烂。

    她虽厌恶李氏,也不喜李氏所出的子女。

    但是大清的子民,胤禛的儿子,绝对不能为此物所迫害!

    第63章 比武

    三日后的比武现场

    此次比武倒是声势浩大,皇室宗亲自然要出席,蒙八旗在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要来赴宴,再加上朝廷文武大员,在武场的台子上排了整整六排。

    幼姝带着珠珠坐在二排,位于四福晋后面。天气炎热,纵使上面支了帐子,旁边有宫女打着扇子,额头还是沁出不少汗珠。

    更逞说站在台下准备比试的小将,在曝晒下已经满脸通红、满头大汗。三位满族的男子着装还尚算整齐,那几位蒙古汉子已经热的不耐将上衣脱下,露出赤膀后背。

    在场的都是嫔妃、公主命妇,见此无不轻蹙眉头,不敢细瞧。

    这第一场比试就是射箭。

    这也是大清最有把握胜算的一场,康熙特地钦点了董鄂·希克特,希克特是一等公、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的孙子!

    费扬古是顺治帝的孝献皇后之弟,参与过平定三藩之乱与征讨噶尔丹的战役,有一手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好箭法!

    希克特的箭法就是费扬古手把手教的。

    康熙就亲眼见过希克特拉弓搭箭,堪称弦无虚发。

    蒙古派来的则是有“小哲别”之称的博尔济吉特氏族下的青年,哲别是铁木真帐下的大将,堪称箭神!

    虽大清和蒙古双方都暗中较劲,可这真比试起来也不能腥风血雨、你死我活,总要维护两方的颜面,也选了个得趣的法子比试。

    这法子即为射柳。

    射柳起于辽,兴盛于明。射柳起初是用弓箭射柳树的柳枝,柳枝往往是折断之后插在地上的。到了明代演变成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射柳原在端午节举行,如今正值夏日,离端午不久,也算应景。

    先是董鄂氏出场。

    他一站在场上,台上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尤其是他的阿玛,站在一侧双腿已经发软,快要站不住跌下去。

    这不仅是代表着他自己,更是代表着整个大清的颜面。若是输了比赛,惹得皇上不喜,甚而会牵连家族。

    董鄂氏年纪虽小,为人却很是沉稳。他一直待在军中,董鄂一族家教森严,是头一回接触射柳。

    他稍一思量,心中便有了计较。为了使鸽子飞得更高,应射击于葫芦底部,使葫芦口向上,鸽子可直跃到空中。

    力道也要拿捏好,太重则会使葫芦掀翻。

    董鄂氏屏气凝神,瞄准葫芦,拉弓,箭离弦——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箭,只见那箭不偏不倚、长驱直入,直击中葫芦,却又只插进半寸,里面鸽子受惊,惊叫一声,凌空而跃出,竟飞至数丈之高。

    众人看了皆惊呼一声。这鸽子飞得之高,超乎想象。

    康熙脸上浮出微笑,这董鄂氏是好样的,这局几乎稳操胜券。

    接下来上场的博尔济吉特氏,他生得牛高马大,一身腱子肉还带着几处刀疤,看了让人心生恐惧。

    博尔济吉特氏脸色阴沉,他倒是小瞧了这董鄂氏,看起来瘦弱不堪,还真有两下子。

    他拉着弓箭,眼神一暗,心中一晃神,箭已飞出!

    博尔济吉特氏心神不稳,手中也失了分寸,忘了这射柳要的是巧劲,竟用了十足十的力气。

    只见那箭势如破竹,疾如雷电,竟然一箭将那葫芦射穿,带着后劲竟飞出十余丈之远,可见博尔济吉特氏力大无穷。

    只是那葫芦里的鸽子也一并被击穿!只听得一声急促的哀鸣,顺着箭孔,慢慢渗出血来,在空中溅出了十余丈的血迹。

    场中众人看了都瞠目结舌、手足发麻,女子皆遮面不忍,有的心软竟然落下泪来。幼姝心中一疼,连忙伸手将珠珠的眼睛捂住。

    皇太后年事已高,又一直吃斋念佛,最是见不得这等血腥场面,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闭着眼睛不忍再看。

    康熙沉下脸,怒声道:“博尔济吉特氏何故下手要如此狠辣,伤及生灵?”

    博尔济吉特氏大梦初醒,知晓自己犯了大错,慌张跪下来,惊恐道:“奴才……奴才一时手下没准,失了分寸,请皇上恕罪。”

    康熙不怒反笑,道:“朕可曾听说,你是蒙古有着‘小哲别’之称的箭神,如此小把戏,对你应当是轻而易举。如今场上失误,下手毒辣,可见是心存怨怼,是怨怼于朕呢,还是怨怼于大清?”

    博尔济吉特氏吓得脸色发白,叩头哆嗦道:“奴才不敢,借奴才十个胆子奴才也不敢心存怨愤,请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喇什在旁也头皮发麻,心中慌得直打鼓,在一旁是如坐针毡。他虽存了挑衅之心,可是若真惹怒康熙,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莫说是他们,就是整个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康熙虽话里问着那武士,可也在暗中敲打他,是不是博尔济吉特氏,乃至整个蒙古,对他这个皇帝,对大清,心怀异心?

    他此时只后悔不已,且是这些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