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130-140(第11/14页)

有开工修建长城,只有直道南边动修建。

    同时大秦各郡守和县令都收到注意天气和雨水情况的皇令,特别是平原区,雨水少马上安排打井,各级官员变紧张。

    开春下春雨的时候各地雨水果然变少,就连南方也变少,不过河水很充足,水车日夜不停提起水,该种水稻的田还是种水稻。

    徐兰和唐启阳考虑过后也继续种水稻,插完秧后唐启阳雇了几个壮年人,亲自带着人在小庄子的地里打一个深井,在风溪庄打三个深井。

    他们顾不上南阳郡去年育下的柑橘苗了,只写信让驻守那里的人把柑橘苗移栽,能成活多少看天意。

    嬴政得知阿叔亲自带人打深井,也安排皇庄的人打深井。

    信陵君和李牧来找唐启阳喝酒,听他在打深井,回家让后辈跟着干。

    人是从众心理,咸阳掀起在地里打井风。

    天气越来越热,北方旱情很广,所幸各地有水库放水浇麦地,平原地区用井水浇地,令麦子抽出穗灌满浆。

    麦子刚灌完浆,嬴政便下令南边修建直道停工,让民工们回家。

    天晴无雨,麦子提前成熟,民众抢收麦子,很多人收完麦后不再种下绿豆,各家各户缴税后收好粮食,减少做饭的量,在野外奋力挖野菜,有条件的人家把野菜洗干净焯水后晒干,没有条件的人家洗洗野菜后直接晒干。

    关中增加了很多水车,车上来的水灌溉水田,各条河流的水位急速下降,下雨也只是小雨,不到一刻就停,没有用。

    嬴政叫鹰雷给蒙恬送信,问河套那边情况,蒙恬回信说那边还好,黄河水没有降多少,六个大水车足够灌溉他们种的东西,只是阴山外也干旱,匈奴很可能南下掠夺。

    嬴政给各个边关下令,令他们注意外族情况。

    三伏天里高温闷热,心脏不好的人难受,嬴政令修建皇宫和陵墓的人早晚干活,中午歇着,每隔两日供一回绿豆水。

    每年皇庄收冬麦后都种绿豆,所以他存有不少绿豆。

    唐启阳和徐兰不怕热,每隔三四天去小庄子和风溪庄看情况,别说,在这高温高热天气下,不缺水的禾稻长得比往年好。

    河里供水不太够,唐启阳便安排人早晚从井里提水补充进稻田。

    这个闷热的夏天很难熬,很多人吃不下饭,有冰窖的人情况好一些。

    末伏的一天早上,嬴政派人来找徐兰和她说:“长丰侯,赵太后昨日上吐下泻,吃药没有好转,皇上请你去看看。”

    徐兰应声:“好。”

    徐兰回房换身衣服和拿上药箱随来人去甘泉宫,说来她已有些年没有见过赵太后,历史上赵太后活不到现在。

    徐兰随侍人到赵太后床边揖礼喊:“赵太后。”

    赵太后平时还好,生病后明显露出老相,见到脸色红润的徐兰心生嫉妒,微微点头没有说话,伸出手。

    徐兰在床边坐下放下药箱给赵太后把脉,把脉后说:“太后此症是食用过多冰凉之物所至,服三日药,饮食清淡便能好转。”

    赵太后微点头,依然没有说话,徐兰也不在意,站起来提起药箱到桌子边,侍人已经磨好墨,徐兰开方子给侍人并交待注意事项,和赵太后告辞离去。

    刚出宫门口和赢政面对面碰上,徐兰给他揖礼:“皇上。”

    嬴政回礼关切问:“我阿母是何情况?”

    徐兰回应:“赵太后是食用过多冰凉之物所致,服三日药,饮食清淡便能好转。”

    嬴政微点头:“我进去看看。”

    徐兰点头,等他进去后离去,她回到家和唐启阳说:“贪吃凉生的病,不是大事。”

    唐启阳:“那就好。”

    三天后,宫里没有人来请徐兰给赵太后复诊,徐兰猜是她的病情明显好转,用不上自己了。

    稻谷已经灌浆,今年的稻穗反而比往年饱满,稻谷半黄的时候下雨了,下了一天一夜大雨,雨停后种稻谷的人家马上去稻田,有些人的稻谷倒下,连忙扶起来几束绑在一起。

    徐兰和唐启阳种的稻谷没有倒扶,情况还不错,在他们等稻谷成熟的时候,赵太后薨逝。

    徐兰和唐启阳得知消息的时候都懵了,之前她生的病又不是大病,怎么就突然没了?

    第139章 隶书

    嬴政知道阿母是自己作死的,本来她吃兰从母开的方子三日已经好转不少,但过几天忍不住贪吃凉物后又不太好,阿母还禁止侍候的人告诉自己,不想夜里急转直下……

    他小时候疑惑阿母为何不愿跟兰从母交好,也不解阿叔和兰从母来咸阳的时候阿母的态度冷淡,他亲政几年后才知道原因。

    原来兰从母有才华和淡定从容令阿母看到她自身不足,除了容貌和生自己,哪方面都比不上兰从母。

    阿母羡慕嫉妒兰从母,羡慕阿叔只有她一人,宠她一人,嫉妒她能干,嫉妒她的字画好,受许多人追捧和尊敬,嫉妒她会医术,嫉妒她会写医书和农书,嫉妒她老得慢……阿母…看不起兰从母生不出孩子。

    阿母打心里不愿意自己跟阿叔兰从母走得近,但知道阿叔和兰从母全心全意对待自己,对自己有利,没有阻拦……

    嬴政手拿着阿母三年前给自己做的香囊磨娑,心头闷闷,不知道什么起自己和阿母见面除了问候再没有话说,相顾无言,变得很生疏。

    唐启阳和徐兰去吊悼赵太后的时候发现嬴政没有很难过,垂下眼,吊悼后便离开。

    赵太后停灵多少天,哪天入葬是由太卜算出。

    这时刚出伏不久,天热炎热,好在皇宫储存的冰很多,赵太后停灵十九日后出殡,跟秦庄襄王合葬,葬礼很隆重。

    赵太后的葬礼办完,唐启阳和徐兰庄子上的稻谷已收一半,稻谷地里是干的,收完稻谷后唐启阳马上安排人翻地晒一晒后再碎土,准备种冬小麦。

    虽然之前关中下了一天一夜大雨,水库和河水得到补充,但没有人知道以后还会不会下雨,明年是否还干旱。

    他们要大量种冬小麦,并把计划跟亲友们说,并叫鹰云飞去给徐山送信。

    信陵君和李牧绝对信任他们,都叫后辈全种冬小麦。

    徐芹家买的荒地雇人开出来一半,徐兰让王南拉冬麦种子送去给她家。

    嬴政和大臣们看各郡县最新传来的奏疏,末伏后有些郡县下大雨下几天,解了旱情,有些地方下雨少,水库和河流能补充的水少,旱情没有完全缓解,嬴政令大臣们把下雨少的郡县统计出来。

    统计出来后嬴政看向大臣们问:“共有十七个县降水少,种冬麦成问题,涉及七八万户,诸位可有解决方法?”

    王绾建言:“这十七个县明年免赋税。”

    李斯说:“若那十七个县明年没有收成,免赋税解决不了问题,普通人家存粮不多,最多坚持到明年麦收时节,七八万户有十五六万人,明年若没有收成将会出现大量流民,会生乱。”

    淳于越建言:“真到那时,从周边郡县调粮食去接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