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100-110(第4/14页)
国的军心也被动摇。
现在大军打仗一露颓势大军马上溃败,没有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之说。
徐兰微笑看他说:“可能不用明年开春,你最大的愿望就能实现了。”
嬴政脸上露出笑:“嗯,你们在外面吃得怎么样?”
徐兰:“挺好,有锅有调料便能做好吃的,吃鱼最多,长江里的鱼比这边河里的鱼大不少,你这几个月好吗?”
嬴政语气不自觉带着委屈:“还好,就是很想你做的菜。”
徐兰和蔼笑看着他说:“那我明天下午做几个菜,明天你出来用晚饭。”
嬴政语气变高兴:“好。”
他这模样像个孩子,徐兰和唐启阳忍不住疼他。
随后三人聊云梦泽,聊江陵气候,不谈国事,嬴政用晚饭后便回宫。
第二天早上,扶苏和华庭四个公主来看望徐兰和唐启阳,徐兰和唐启阳看到他们很高兴,跟他们谈去江陵的一路风景,云梦泽的浩荡,南方湿热的气候,南方植物长相。
扶苏和妹妹们听着津津有味,留下用午饭后才回宫。
临傍晚,徐兰亲自做几个菜,嬴政和唐启阳在屋里谈话,嬴政和阿叔说心里话:“相邦已年过六十五,精力已大不如前,我想让他在家养老但他又没有出错,不知该如何跟他提。”
唐启阳说:“现在跟他说不合适,等完全攻下楚国,四海一后他也许就自动提了,如今官员没有年纪大后退下一说,以后安稳,生活变好,人会变长寿,人老了精力不足,个别还会变糊涂和贪心,你觉得规定官员到一定年纪便退休,这个主意如何?”
嬴政正愁着如何解决官员年纪过大不再合适做事的问题,听后马上说:“这个主意好。”
唐启阳:“这事不能急着来,要想周全一些。”要不然不愿退下的官员心生不满,心里想老子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现在年老体衰就被王上嫌弃,王上真是刻薄寡恩。
唐启阳后面的话没有明着说出来,但是嬴政能猜出后面的话,说:“我知道。”
唐启阳微叹气:“这事不太好办。”以大秦现在的情况不能建立退休金和养老制度,老人养老还是靠儿女。
嬴政难得叹气:“当我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有新的问题冒出来。”问题出现了又不得不解决,解决完又出来一个,感觉没完没了。
唐启阳:“做人就是就是这么难,更何况你是在那个位置上,比旁人更辛苦。”
嬴政觉得阿叔过得自在又潇洒,不满暼他:“我觉得你和兰从母过得很潇洒。”
唐启阳笑问他:“羡慕吧?”
嬴政语气肯定:“没有!”
唐启阳继续笑:“不愧是你!英明神武的王上。”
嬴政:“不知道为啥,你和兰从母一夸我,我就特别清醒,大臣们夸我,我内心乐滋滋。”
唐启阳:“是挺奇怪,按理说应该反过来。”
嬴政:“是。”
随后唐启阳跟嬴政提在各郡县建立医署,培养更多医者的事。
嬴政听后说:“近几年我计划要做的事很多,还打算在几个地方建大粮仓,存粮以应对不确定的灾年,医署的事过几年再考虑。”远的地方收上来的赋税除了用在当地开支,余下的部分没有必要运到咸阳。
唐启阳称赞:“建粮仓存粮应对灾年的主意很好,只是要有相配套的管理方法。”
嬴政微点头,人心最不可控。
徐兰亲手做了豉味小鱼,回锅肉,红烧鱼,肉片炒笋丝,三鲜水饺,不是什么难得的饭菜,嬴政却很喜欢,高兴吃完饭后回宫。
随后几天,唐启阳上午和王南了解这几个月家里的事,下午应邀和老朋友去饭店相聚吃饭喝酒闲聊。
徐兰早上骑马去风溪庄忙一忙,下午回来,在葡萄大量成熟的时候他们做不少葡萄酒,没有白糖了,要不然他们做更多,余下的葡萄批发给商贩。
夫妻俩继续给扶苏和四个公主上课,哦,现在是五个公主了,他们照例偶尔去青溪书院给学生们上课。
前方战场传回来的消息三路大军都顺利推进,双方主力还没有对上。
荀子在听说秦军出兵南下的时候心里高兴也难过,高兴的是将四海一,百年内很可能不会出现相互残杀的情况,难过的是这回秦楚交战又要死很多人。
各地种完冬小麦后不久,大秦颁布新土地律法,律法内容是三公个人名下能拥有的上等土地不能超过五百顷,荒山荒地不可超过二百顷,六部尚书拥有上等土地不可超过三百顷,荒山荒地不可超过一百顷,其他官员层级递减,民间无官无职的人拥有上等地不可超过一百顷,荒山荒地不可超过五十顷。
宗室,封侯封爵能拥有的土地数量另有规定。
平民黔首家里出生一个婴儿长到三岁可以开荒五亩地,开荒的土地前三年免税。
还有每户可拥有隶臣数量规定,也是按官位爵位层级递减。
土地律法很详细,违法的相关惩罚也很详细,大家很关注其中一条:违者后面三代不可参加科举为官!
科举为官?
科举是什么?
新土地律法颁布后反响不大,因为贵族大臣们早知道,早做准备,也传消息给亲朋故交,分家,转移土地隶臣的人不要太多。
只有毫不知情的人惊讶和不满,打听别人的做法后也跟着做,分家,转土地隶臣给儿孙。
反正土地就没有向外卖的。
有门路的人去打听科举情况,打听到消息后震惊,然后传给亲友,一传十,十传百,科举一事居然比新颁布的土地律法更受民众关注。
小官员,富户,落魄贵族,落魄士族盯上科举,那是一条通天的路。
就连送孩子去书院的普通人家也期盼起来。
唐启阳和徐兰细看新土地法内容,觉得没什么大毛病,现在地广人稀,整个关中还不到百万人口,以后人口增多,开的荒地会越多,土地会大增,这是历史走向。
他们知道以后云梦泽有一部分会变演成可耕种的平原,却不能推断将来扶苏之后会是谁登上皇位,是什么样的人,推算出历史走向,甚至将来二世会不会扶苏也不能肯定,他们纵有能力,能做的并不多。
他们夫妻名下的土地远远够不上规定的数目,不用做什么。
张良也把新土地法细读并研究透了,觉得这个土地法可以,可以遏制大家族用手段无限扩张土地和隶臣隶妾。
楚国即将被灭,秦军将无仗可打,推出科举制可以缓解军功授爵制的矛盾。
荀子和学生们拿着新颁布的土地律法看了又看,又细细琢磨。
荀子脸上露出笑:“好,好啊,新土地法和科举,大秦稳了!要是灭楚国后能废除一些严苛律法就更好。”
李方说:“宗室人员,无官无职的人能拥有的土地数量还是太多。”
荀子说:“再少就要生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