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秦皇汉武附身后: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召唤秦皇汉武附身后》 22-30(第10/28页)

说给我听听吗?”

    “……你想听?”兰殊微怔。

    “当然。”“她”笑得更甜了些,甚至有点温柔缱绻,“你的声音很好听,我喜欢听你说话。”

    打开假山的机关,里面是一条幽深的隧道。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几步,豁然开朗。

    兰殊把灯挂在墙上,揭开油布,装着账册典籍的箱子好端端地蹲在阴影里。

    “这次是真的了?”刘彻好奇。

    兰殊点了点头,不着痕迹地观察他。

    刘彻随手捞了一本,刷拉拉地翻着看:“跟那个假的差不多嘛。”

    “最上面的几本是我抄录的,所以一样。”

    “不错,作假也要作全套,你还蛮细心的。”刘彻赞赏地看他一眼,“军饷在哪本?”

    兰殊迅速地找了出来,微微垂眸,双手奉上。

    刘彻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你做了几年东台侍郎,想必对这些资料了如指掌?”

    “不敢,略知一二。”兰殊谦虚道。

    “那我考考你……去年一整年,尧州的军饷一共多少?”

    “账册上记载,尧州民乱四起,巫教横行,朝廷特拨两万两白银,让尧州知州招兵买马,杀敌平叛,稳定民心。”

    刘彻翻到了尧州那一页,一边看一边道:“两万两白银,不少了。看来老皇帝也没那么昏庸嘛,还知道要给钱。——可惜没什么用。尧州乱得像一锅粥,那些钱大概被中饱私囊了吧?”

    “知州慧眼如炬。”兰殊拱手。

    “跟我这么客气干嘛?我们不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交多年,感情甚笃嘛~”刘彻言笑晏晏,顺手拍了拍兰殊的肩膀,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来我家提亲?”

    【没那么夸张啦……】鹿鸣捂脸,【只是发小而已。】

    【你发小要吓炸毛了。】李世民饶有兴趣。

    【刘彻这个人,是很有一点坏心眼的。】嬴政评价道。

    兰殊情绪很稳定,就算是炸毛,也不过是僵硬着身体,温和又礼貌地回答:“如果呦呦愿意的话,随时都可以。”

    “我愿不愿意,你不是应该问问我吗?”刘彻笑嘻嘻,“以我如今的身价,想跟我成亲的人大概能从绀州排到长安吧?毕竟谁娶了我,谁就能入主绀州。如此富饶的一州之地,谁能不动心呢?”

    他的语气轻慢又戏谑,仿佛在欣赏一群蝼蚁为了米粒白糖打得热火朝天,而他自己高高在上,看得很乐呵。

    【真是恶趣味啊。】李世民摇头。

    “无论谁与你成亲,绀州都是你的,这一点,不会变。”兰殊一动不动,不急不躁。

    “你的意思是,你愿意入赘?”刘彻追问。

    “如果呦呦需要的话,我可以入赘。”兰殊果断道。

    “你的父母能同意?”刘彻盯着他。

    “我的父母,早就已经过世了。”兰殊轻轻道。

    “哦……不好意思,我忘了。”刘彻毫无心理负担,随口一说。

    “没关系。”兰殊有点想叹气,但尽量平静道,“我自幼跟着叔叔长大。”

    “他能同意?”

    “我会说服他。”

    “说服不了呢?”刘彻逼问,“这年头,入赘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你二十出头就能升到东台侍郎,虽然只是六品官,但是在洛阳那种地方,想必兰家很看重你,才会举荐你……你这样的相貌人品,青年才俊,入赘给我,是不是太委屈了?”

    【来了,又开始了。他就喜欢试探。】李世民无语,【在他手底下干活,时不时就得提心吊胆,估计也就卫霍能逃过他的猜忌。】

    【刘彻这么相信他们?】嬴政问。

    【比你相信王翦老将军还要相信。】李世民确定。

    【……何必拿我做比?】

    【这不是,通俗易懂吗?对吧?】李世民看向鹿鸣。

    【嗯嗯。】鹿鸣向嬴政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刘彻和卫青的故事。

    什么“欲群臣下大将军”啊,“以臣之尊宠”啊,什么“群臣自将军下者负薪决河”啊……

    李世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他们就站在岸上看那帮大臣们淌泥水堵河堤?御史大夫居然能忍?】

    【卫青想下去帮忙来着,武帝非拉着他,说底下人那么多,不差他一个。——御史的白眼都要翻上天了,可惜没用。】

    【能跟刘彻君臣不疑,善始善终,殊为不易。】嬴政神色微妙。

    【你们几个,在我背后这么嚼舌根不好吧?】刘彻幽幽抱怨。

    【这怎么能叫背后?我们明明当着你面蛐蛐你。】李世民一本正经地笑道。

    他们嘴上玩笑,却像挑选女婿似的观察兰殊的反应。

    “倘若叔父不允,那在下也只能不孝了。”兰殊的声音并不响亮,轻描淡写地笑了笑,却像是深思熟虑过的,不是一时冲动。

    “就算会被宗族除名也没关系?”刘彻觉得很稀奇,“你看上去不像这么恋爱脑的人。”

    “我同你讲一个故事吧。”兰殊浅浅微笑道,“那是三年前的事了……”

    兰殊和鹿鸣跟着长辈去参加文会,路上休息的时候,在田边丈量土地。

    “着看着像一个半圆,面积很好算的……”鹿鸣用脚步丈量一下,嘴里念念有词,然后蹲在地上,用树枝随便画画,列个公式,很快得出答案,“大概600平方米,也就九分的地。”

    “小娘子,你算的不准吧?俺们这块地明明是一亩。县里专门派人来量过的。”地里锄草的老汉擦了把汗,老实巴交地笑。

    “不可能。”鹿鸣马上跑回马车那里,抽出一捆麻线,让兰殊拉着线站在田地的界限处,她拽着线一直走到直径的尽头,作了标记,仔细地丈量和计算。

    “就是600平方米,甚至还不到六百,只有596左右,哪来的一亩地?这分明是量错了。”鹿鸣皱眉。

    “怎么会呢?”老汉纳罕,“这么多年了,都是一亩地,交税的时候一分不少,都是按一亩地交的……”

    “这县里也太不负责了,这都能算错?”鹿鸣很奇怪。

    兰殊轻轻拽了一下她的袖子。

    “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她不服。

    兰殊带她走到树荫下,小声道:“事实上,这并不是个例。”

    “你早就知道?”鹿鸣惊讶。

    “普通的农人不识字,也不会算术,他们的田往往会多算些,八分是一亩,九分也是一亩,要交的税便也多些……”

    “那不普通的农人呢?”鹿鸣双手环胸,眉头紧锁。

    “不普通的便不是农人,他们的良田连成一片,成千上万公顷,常有朝廷的恩赐,交的税很少,再适当隐匿几分,就更少了。”

    “那老百姓该怎么活下去呢?总共就这么点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