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120-130(第12/24页)

国结和灯笼。”甚至一些挂在家里的彩色伟人像,也是可以买卖的。

    裘松龄则反对:“辛苦了一年,不如休息一阵,我请你们去北京旅游,看看故宫的红墙和白雪。”

    但出乎意料的是,不论是桂春生还是周长城万云,都拒绝了裘松龄的这个提议和邀请,三人现在手头现金都不充裕,也都不愿意占这种便宜。

    尤其是桂春生,深藏在骨子里的那种大男人自尊,哪能让一个女人为自己花钱?

    最后,还是袁东海这个狗头军师给了个合理的建议,让万云继续卖吃的,不过不是盒饭,而是其他必备的走礼年货。

    别看现在大家都摆脱了饥荒,但也只是没饿死人罢了,要说吃得多好多丰盛,那是没有的,就是一些城市家庭都做不到顿顿吃肉,所以国家才在今年提出要建设“菜篮子工程”,全国肉、蛋、奶、水产和蔬菜这些副食品在本地所在区域建立种植和养殖基地,还有很多地方的孩子连个糖果饼干都没有吃过,而外出打工的人如果回家,是一定会愿意买的,就是市民过年,家中也少不了这些喜庆的食物。

    万云一听,还挺有道理,天大地大,张嘴吃饭最大,马上就四处打听起来。

    至于要到哪里去进货,牵扯之间,又找到了彭鹏,他认识的小老板多,便义不容辞替万云要了一批货回来,各种口味的糖果和小饼干都有,不过有进货门槛,必须要达到一千五才能以批发价卖给她。

    一千五的量已经很大了,彭鹏帮忙从白云压货过来,万云骑着三轮车都跑了两趟,把这些糖饼堆在吃饭间,她自己留了最大的那部分,又给县里的万雪寄了几箱回去,让姐姐也拿去卖掉,过个丰裕的年。

    这一年,因为物价被打乱,万云已经很少寄东西回平水县了,也就是年底了,手头有货,才给自己姐姐开了个赚外快的小门,李红莲那儿就顾不上了。

    万雪找了个早晨给妹妹电话,说她真是及时雨!

    刚好桂春生所在的报社街道,一到年底就会临时搭建一条年货街,按着面积大小划分出租,他就帮忙留意了一下。

    因为是年底,大家赚的都是快钱,所以租金特别贵,贵到一个不足十平米的小摊子,三十天就要六百块,平均下去一天就要二十。万云还没租过这么贵的摊子,若是往城市更外围的地方走一走,这个价格都能租到一个小小的固定门面了。

    可没办法,市区人流量大,生意好,街道规定的这个价格,肯定是预计过的,万云已经不再是为了一百租金跳脚的万老板,还是接受了,城哥最近忙,是不能陪自己去摆摊的,她当晚就打电话给袁东海,邀请他一起过来,为了赚钱,更为了他那个板车。

    袁东海一听,想都没想,立即就答应了:“当然没问题,工业区现在一天都卖不到十五块钱,我跑得也累。”

    “那你把煮米粉的那个锅子也带过来,我用你的板车卖糖饼,你在旁边卖大锅串串和茶叶蛋,不用你出租金,我忙不过来的时候,你帮把手就行。我们也好有个照应。”万云是这么打算的。

    “行啊,我们谁跟谁!就这么定了!”说完袁东海就把电话挂了。

    事情的开始总是拉拉杂杂的,板车上都是污渍和油腻,光是洗它就废了半天时间,接着又用旧布料铺在上头遮掩,万云特意买了塑料框子装各种不同的糖果,大家都是做惯事情的人,进度很快,定了摊位,拿了货,第二天就开干,这些细碎的事情中,万云和袁东海之间也有点小摩擦,好在两人都不是多计较的人,吵完就过去了,回头还是热热闹闹一起做生意,两人的革命友谊蹭蹭往上涨。

    袁东海这人嘴贱归嘴贱,但忽悠客人买糖果和饼干这点,一点都不手软,给万云拉了不少客人。

    万云无以为报,就一个个去找这条街上的摊主,让他们想吃点热食的话,可以到袁东海那儿去,要是中午懒得做饭,还能吃上热辣辣的汤米粉,这条街大多卖春联和干果杂货,很少卖带汤水的吃食,因为不好打理,万云溜达这么一圈,一下子就把袁东海的基本顾客群体给定下来了。

    托了桂春生的福,这条年货街距他报社很近,他便帮忙找了个空地方让万云放板车,袁东海自告奋勇,夜里不回番禺,跟林彩虹一样睡在他的小炉子和米粉锅旁边,也给万云看看货,偶尔还偷吃两个小饼干。

    周长城这阵子忙得人都瘦了不少,他没办法去接万云,好在袁东海这人大大咧咧,但人品是靠谱的,有这人在,他也放心一些,不然年底这个时候,万云一个女人家去摆摊子,总是让人怪担心的。

    这个摊子摆了三十多天,万云把一千五进来的糖饼全卖了出去,自己家里都没有留,到了最后一日,在家点钱时,发现收到手上的钱居然有接近五千块,比她预计得多多了,难怪摊位费这么贵还那么多人去抢,苦是苦了点,起早贪黑,怕人偷货还要睡在摊子边上,可干什么不累呢?趁着在能吃苦的年纪,多赚钱才是硬道理。明年她还要去!

    就是袁东海卖米粉串串的那个小锅子,都给他带了八百多的收益,比在工业园卖串串好。等赚到这个钱,手头疏漏的他,立即嚷着要请万云和林彩虹两人吃饭,说是一年到头光给别人卖吃的,到了年底也得让别人赚赚自己的钱。

    万云和林彩虹两人自然不敢要他请客,又不是大风刮来的钱,哪就好这么胡乱花掉,都劝他把钱存起来。

    林彩虹说:“你不总说要回老家起个大房子不让你哥嫂住,还要娶个漂亮老婆吗?把钱攒着,到时候衣锦还乡用。”

    万云:“就是呀,万一娶老婆的彩礼高,你现在就把老婆本花完了,看你怎么办?”又对林彩虹说,“彩虹,到时候我们不借钱给他。”

    “阿云说得对。”林彩虹笑嘻嘻的,她这两年是越来越爱笑了。

    袁东海臊眉耷眼的:“你们两个女的,真扫兴!大过年的,就吃顿饭怎么了?我们三个还能吃掉八百块不成?一点也不给我面子!”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林彩虹翻他白眼,“谁天天喊着没钱没钱的?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天有钱进账,还哭穷,结果现在兜里那点钱还没焐热,就要花出去了?”

    万云搂着林彩虹的肩膀,只是笑:“胖子,你听听,听听林老师的话。”

    袁东海既烦,又感动,除了这两个朋友,谁又会这样为他日后的生活真心考虑呢?

    三人笑闹了半天,还是决定去打边炉,买单的时候,万云和林彩虹坚持要出自己的那份钱,袁东海没辙,一顿饭二十块钱,三人分摊开了。

    有时候万云也会想,自己当时毛毛躁躁去报了学厨班,花费一大笔钱,在这个培训学校里拿了个初级厨师证,除了切菜好看一点,这个证其实一点用都没有,目前来看,唯一的收获,就是有袁东海和林彩虹这两个仗义的知心好友。

    关于万云每日折腾两个区去卖年货这件事,裘松龄也是知道的,有一回她跟桂春生说:“这两个孩子怎么这样不会变通?只要阿云稍稍一开口,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难道不会给他们找条好出路吗?非要去做这种进项慢的生意,吃力不讨好,人都跟着憔悴了不少。”

    人和人之间的悲欢、焦躁、喜悦、幸福、对生活的感知,都是不能相通的。

    裘松龄没有真正经历过苦楚,她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