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50-60(第12/18页)

还会留下其他人坐镇,职工们不该如此放肆,可近来大家的情绪确实很大,因为福利票和工资都推迟发放了,这不是第一次,但也实在让人心惊,毕竟刚交付完一个这样大的订单,账上不该没钱发工资的。

    按着电机厂几十年来的规定,每个月的月末,给全体职工发放下一个月的生活票和福利票,而上个月的工资则是在下个月的五号前后发放。

    已经有职工私下传谣,省里拨来的那些钱让谁谁谁给贪污了云云,武厂长就是最大的贪污头头,不过这当然是私下里的小话,谁也不敢真的嚷出来。至于这些谣言中,是否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不得而知。

    十一月已经快过到月中了,生活票据一张没发,工资只发了三分之一。刚开始周长城拿着那可怜巴巴的十五块钱,还以为是临时工才被克扣,后面一对数,发现除了申报家庭困难户的同事之外,其他职工全都只发放三分之一,包括各科组领导在内。

    电机厂的这届领导班子,唯武厂长马首是瞻,武厂长是电机厂的定海神针,这么多年,说他一呼百应是不为过的,职工们没有组织起来集体去讨说法,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消息,有时候大众对个人权威的信任是盲目的,但不管职工心态如何,武厂长却偏偏一直没有回来,人不回来就算了,这么多天,连电话和电报也没有,留下的领导每次对前来问工资的老职工都说快了快了,就是没有个具体的日期,上头人镇不住场子,职工们开始松懈,周长城便是其中一员。

    虽然地位不如正式工,可临时工也是有脾气的。

    十一月的事情,和每日刮的风一样,似乎总是一阵一阵的,时大时小,连贯不起来,有时候也让人觉得难以排解,只能受着。

    周远峰销了病假后,回厂里上班,不少人去关心问候,他精神有限,面对同事们的好意,只好笑笑,很少说话,也很少提在市里的事。他从未请过这么久的假,这一次回来,一时间有些陌生,又有些惶然,唯有摸着熟悉的钢铁材料和机器,和自己做出来的产品待在一起,才让周远峰稍微有些安全感。

    三个徒弟刚开始对着生病回来的师父,也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常年以来,周远峰是上司,是大师傅,也是传授手艺给他们的人,拜师学艺,师徒父子这种传统的上下等级观念深入人心,让他在徒弟们面前有绝对的威严,且厂里排辈论资,看重经验,他们师兄弟又向来没有反抗取代的决心。

    真论起来,周小芬那句话没有说错,其实拜入周远峰门下,确实是受了师父很大的恩惠,在周远峰羽翼的保护下,他们师兄弟三人在电机厂过得相当顺当合心,所以孝敬师父是应当的,他们也确实发自内心地感激。

    当这个替自己遮风挡雨的师父衰弱下去的时候,师徒关系有着微妙的调整变化,他们四个都需要去努力适应。

    只是这次,师父他老人家什么都没说,只是让三个徒弟去忙自己的,不用围着自己转。

    陆国强和刘喜先后出去干私活儿了,不必日日对着周远峰,倒是周长城,因为和周小芬周小伟吵过架,想必师娘也告知师父了,师父却是什么都不提,周长城也有了自己的心思,行为上,仍和以前一样“有事弟子服其劳”,不过却没有那种亲热感了。

    月底时,电机厂家属楼冬季的第一批煤球到楼下了,往年都是周长城替他们家挑上去的,今年师父家里这样的状况,肯定要找人帮忙挑的。

    快下班时,看着周远峰略微佝偻的背影往外走去,周长城上前去:“师父,今天有煤球到,我跟您一起回去。”

    周远峰看周长城一眼,眼睛里看不出什么情绪,点点头,慢慢走着,师徒两个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等到了电机厂家属楼楼下,四邻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分煤球,大人肩上挑着簸箕,小孩儿手上用报纸包了煤球拿上楼。

    家属楼里组织买煤球的人拿着登记的本子站在车厢尾,让领了煤球的家庭派人过来点数签字,李红莲身边有两个放了一半黑煤球的簸箕,她正一块一块地往上堆,不时扶着腰,做得慢吞吞的。

    排队的人嫌她动作不够快,说了两句不中听的话,李红莲再肆意的性格,也有些不快,可也懒得吵,心力不济,她的耳石症刚好没多久,根本不敢这样起起落落,不然头晕容易复发,自从生了周小梅后,她的腰一直有毛病,稍微劳累就酸痛,加上周远峰现在担不得重物,小梅力气不够,周小伟不在家,那么万事只能靠自己了,多了她担不起,拿够用的就行,剩下的找个一楼邻居那儿放放,要用再去拿。

    “师娘,我来!”周长城在运煤车边上看到李红莲的身影,赶紧上前去,把她拉起来,“您上去休息一下,等会儿我担上去。”

    李红莲擦擦额头的汗,有一道黑色的痕迹留在额头边,见了周长城如同见着救星,喘口气,说话都不复从前的麻利:“长城,哎,阿城,你来了。”

    不过是一个半月没见面,眼见着师娘病一场,似乎矮了一点,周长城有些难受,又有些自责,心绪复杂,忙忙承诺:“师娘快上去歇会儿,师父也回家了,我点好数就上楼去。”

    旁边的邻居还打趣:“红莲姐,还是你和周师傅好福气,收了个好徒弟!”

    谁都知道周长城万云夫妻和周远峰李红莲的孩子们不对付,可这种时候人家也来了,不是好福气,还是什么?

    李红莲也跟着笑,却有些小心谨慎,看得周长城心头一酸,不敢再看。

    等把两担煤球担上楼,又一个个码好,凉风中的周长城背后出了不少汗,李红莲装了热水,从屋里出来,把他喊进屋,让他喝水。

    周长城洗干净身上的煤灰,接过师娘的杯子,两个人都有种刻意掩盖的陌生感。从前周长城来,李红莲把他当做家里的一份子,都是让他自己倒水的,哪有过这样客气的时候?

    “师娘,那没事我先回去了,万云还在家等我吃饭。”周长城喝完热水,放下杯子,也有些待不住,“下回再有什么担担抬抬的东西,你让人喊我来,跟以前一样,一下班我就来。”

    不堪的事,大家都不提,不提不代表没有发生过,还是保持一点距离吧。

    李红莲大概也是想明白了,徒弟是徒弟,再亲热地喊半子,也不能替代亲生子,老头儿坐在一边不作声,只能她出来说话,原本是想挽留他留下吃饭的,到了嘴边,又变成另外的话:“哎,好好,下回和阿云再来。”

    周长城点点头,很快就出门回自己家了。

    李红莲幽幽地叹了一声,和周远峰互相看看,终究什么话都没有再说。

    第058章 第 58 章

    时间一直滑到火车站正式开通之前, 周长城和万云都是埋头在过自己的日子,天天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是晒瓜子, 就是到处去收鸡蛋, 要不就是忙着给订瓜子的人送货,像两只忙碌且单纯的井底之蛙。

    平水县1986年冬天第一场雪落下来的时候,寒风刮过,天空阴暗, 看着就要飘雪了,这两只小蛙才抬头看看外头的天色,原来这一年要走到头了。

    “说起来我都有一阵没见过我姐了。”万云摸着搁在屋里还没收完的瓜子,颗颗饱满, 粒粒分明, 有种馋人的五香味, 她年轻的脸庞露出一个笑, 踌躇满志,这哗啦啦的不是瓜子, 是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