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240-2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240-260(第8/30页)



    “是。”荀欷重重点头,露出郑重神情,“文若叔父放心,我必守好徐州。”

    当前形势,堂弟也会答应族侄前往吧。

    荀彧心中叹息,亦再无可说,辞去之前,又往探望了一回昏睡中的堂弟,归家后依旧在前院书房忙碌至深夜。

    一则准备堂弟辞书,另一则,王司徒虽必要来总揽朝政,但庶务纷繁,他只要还做尚书令一日,终要尽职尽责。

    风穿堂而来,吹得灯盏摇曳。

    他连忙抬起手护住灯火。

    灯焰在掌心中微微跳动,温度暖而不灼人。

    荀彧凝视着那光芒,忽而心中一松。

    前路纵使茫茫,幸而照亮的火焰还在。

    此时,无论是他还是荀柔、荀攸,都以为总是需要韬光养晦一段日子的,谁都没想到,转机会这样突然,这样快就到来。

    ……

    夜,已过半,天色尚且深沉。

    空中漂浮着轻灵的晓雾,此时正是人们沉睡最熟的时候。

    “呼哧呼哧”

    寝室内,一道急促的喘息声,是激动还是紧张。

    “滴答、滴答、滴答……”

    有沉而钝的水滴溅落。

    一盏床头灯台的火焰,并不足矣照透这最深沉的黑暗。

    雪白的丝绸里衣贴着健壮宽广的胸口,此时却已无起伏,白色上锈色斑点画上的红梅,渐渐在系着结的衣襟处,汇聚成一片浓丽的艳色。

    一只纤细的手指,沾着猩红粘稠的液体,伸进那片衣襟,摸索了片刻,握着一物,伸出来,凑到灯下。

    铜虎比白皙小巧的手掌略长,被平稳的托起,糊满的红色液体滴落下来,在灯光下,显现出几丝微闪的金光。

    “你回去,务必选一列悍卒来,悄悄走后巷马棚后那处小门,要快!告诉荀御史,我有办法让凤卿执掌城外五万兵马!”

    这世上,看谁还敢给兄长委曲。

    ……

    寒月将坠,晨霜覆在庭院的青砖与屋瓦之上,薄薄一层,将霰未霰。

    早起的商贩与行客已经起身,长平侯府的大门还紧紧闭着。

    深深宅院内的哭闹声,传不到街市上。

    荀光轻轻叹了一口气,她已换了沾血的里衣,披了一件翠色蜀锦长袍,梳了一个庄重发髻。

    沿着走廊,都是肃卫的兵卒。

    从荀家借来的兵丁,已在荀光协助,与荀襄的指挥下控制住了这座府邸。

    吕布后宅的姬妾们,都被威胁住,不敢出声,在此时能如此纵情哭骂的,只有魏夫人。

    “姑母,果真可以说服她与我们合作吗?”站在门外,荀襄小声道,“魏夫人似乎对长平侯,用情很深啊。”

    都哭骂了多久了,都不累嘛?

    荀光含笑摇摇头,很温和的道,“阿音少见魏夫人这样的女人,自然是不明白,最初自然是真情流露,可这足足哭了一个时辰,眼下,这哭声已经变了。

    “真情还有三分,是时候,该想想前途了。”

    说着,她便踏入屋内。

    迎面一盏铜灯丢来,还未等荀襄拦截,就落下脚边。

    只着单衣,鬓发蓬乱,满脸泪痕的魏夫人跌坐在地,怨恨的看着二人,“荀氏你联合外人残杀夫君,你六畜不如!”

    “我姓荀,何为外人,何为本家,我心中自然清楚!”

    “你当招天谴!”

    “天若弃我,自当受之。”荀光缓缓蹲下来,“吕侯暴毙,我亦伤感,然私以为,魏夫人如今,还是该想想自己,想想宫中贵人,想想夫人之弟魏将军了。”

    “你要魏氏向你俯首称臣,你休想!”

    “所谓物极必反,话亦不可说绝。”荀光耐心道,“夫人纵不为自己考虑,当还是想保全宫中贵人的吧。”

    “你们要做什么!她已是天子后妃,你们竟敢冒犯天子吗?”魏氏急斥道。

    “吕侯已逝,夫人想保全富贵,保全贵人,保全魏将军,除了我家,再不会有别的办法。”荀光平静的劝说道,“当年何大将军一逝,若非我兄长护之,其家眷已受人欺辱,乱世之中,女子欲图自保,实在太过艰难。

    “夫人也应该清楚,吕侯有癖,旧持勇武而慑众将,如今其已身故,夫人以为,这些将校心中还有几分回护之意?

    “至于王司徒等人,对吕侯不过使之如剑,如今剑折不堪为用,其必弃之唯恐不及。”

    荀光见其神色已有变化,当即又道,“我荀氏从未薄待功臣,吕氏出身并州,若非我兄之信任,何有今日?其背义如此,谁还能信重其人?至有今日,皆是咎由自取。”

    “今日,我来说服夫人,是想得全功,若夫人实在不愿合作,我只好私下与郝将军、成将军商议。”

    魏夫人呼吸一滞。

    “俱是为国效力,我家正欲得人,想来二位将军亦有功名之念。”

    “……你想我如何?”

    “吕将军暴病亡故,荀凤卿出身名门,忠勇善战,请以本部兵马托之,必不负君意。”

    荀光将摊开手掌,虎符躺在掌中,光彩熠熠。

    第246章 强弱之辩

    “时机已至,不能再等了!”

    除夕夜宴,袁绍向麾下众文武道。

    眼下新年将至,长安虽稍有云波,却未见实乱,荀含光卧病二月,荀氏依旧平常行事,眼见不死,此时再不起兵,更待何时?

    群臣见他主意已定,虽有田丰、沮授二人心怀担忧,却又有众将热烈响应,终不能使他该变心意。

    郭图进言,“明公以大义伐荀,扶持王室,必列数荀恶,驰檄天下,方名正言顺。”

    袁绍称善,当即命书记陈琳草拟檄文,并使人张坛作祭,祷于上天,并使方士卜之。

    三卜皆吉,袁绍踌躇满志,于是于新岁元日,举骑兵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二十万,分两路向关中进发,又有南匈奴单于于夫罗部三万,乌桓单于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各领本族,或一万,或数千,同来相助。

    ……

    “拜帖?”

    荀采缓缓执起竹片,又将之弃于案上。

    “正是,贾祭酒道将赴河东,前来辞行。”侍童道。

    “祭酒……军师祭酒,阿弟不知何处想来他不知家中无人招待么?”

    “这……”侍童茫然抬头,“女君之意,是请贾公离去吗?”

    “……罢了,请他正堂款待。”荀采唇角抽了抽,低头扶了一把发上木笄。

    若无弟弟先前那话,原也无妨,如今不免心头添了一层不自在。

    好在,贾文和的确端端正正的辞了行,言语举止克尽礼仪,荀采便也公事公办代弟弟说了几句劝勉之句。

    几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