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220-2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220-240(第2/33页)

荀彧摇摇头。

    荀柔吐出一口气,“蝗灾呢?”

    “蝗灾似发自长安,已传数县,又有河内、雒阳亦闻厉害,已传到河东,本来已该刈麦,却遭此灾,虽已下令各地抢收,可也不知能收得多少。”荀彧担忧的蹙紧眉头,引荀柔上了轺车,“陛下欲亲往白马寺行祈禳之礼、朝中在议大赦天下之事。”

    荀柔等了一等,只等到马车不徐不疾的小跑起步,“没有旁的?”

    “杨司空已自上书祈免。”

    “……啊,有这回事。”荀柔简直忘记东汉三公背锅倒霉蛋的人设了。

    所谓司马(太尉)主天,司空主地,司徒主人。

    虽然各分背锅类型,但阴阳不和,星辰失序,灾异非常都要怪太尉。

    最初,大概是东汉皇帝忌惮太尉兵权吧,但慢慢就演变就成太尉第一背锅侠。

    所以,按照规矩,日食、蝗灾加地震,他才是首当其冲被免职的那个。

    “杨文先这是有心还是有意?”荀柔摸摸下巴。

    有心,是真心祈免,给他挡一道;

    有意,当然还是真心,不过目的却是挤兑他,知道天子不会罢免他,故意出来恶心他一下反正这个司空就剩个名头了。

    “慎言。”荀彧摇摇头,“杨司空海内名士,若无实证,岂能随意揣测。”

    “算了,随他。”他也是无聊,居然揣摩这个,白浪费脑细胞,荀柔按了按额角,只觉得马车颠得头越发晕,“可有向民间征集治蝗之策?”

    “有民间上火攻之策,有网补之策,仲豫大兄亦提前有掘沟掩埋之法,在地方试用了,多少有些效验,却不能尽除,稍稍三五日,又成势了。”荀彧敛紧眉头,“蝗虫数目巨亿,聚而成势,行动迅捷,至处,粮谷尽没,食尽一地,不过数日,未等治理清楚,已经食尽而去,且产子众多,杀之不及。”

    此时已能看见农田,田中只有零星的枯败枝干,越来越多的,上下纷飞如雪片一样的虫,以及一些跪在地边焚香哀求祈求的农夫农妇。

    “杀不及,也要杀啊!”荀柔闭了闭眼,语气难免有些着急。

    学过现代史的学生,都知道那个词“**”。

    一个词中,是道不尽的苦难。

    三年。

    别说此时,就是两千年后,蝗灾都是人类无法解决的灾难,就算到了新时代,化学武器的力量都无法将之消灭,最后,最有成效的办法也只是防止未然。

    政府只能花大力气建起监控和研究部门,但所有办法,仍然在初期最见成效!

    也是他疏忽,干旱以及温暖的冬天,的确会造成蝗灾,他没想起来。

    “是。”荀彧垂首应道。

    荀柔不自在的抿了抿唇,正待道歉,却忽闻一阵难以形容的簌簌之声,似雪似落叶似来自天上,他还未反应过来,声音就陡然壮大。

    接着,他就被身旁的堂兄按倒。

    堂兄伏在他背上,将他按在膝前,视野中只剩下眼前一点玄色衣裾和青绀绶带,鼻端是沁人的衣香。

    落雪似的簌簌声,又添了撞击声,与金属,与木头。

    “蝗虫?”他轻声问。

    “是。”堂兄的声音依旧冷静。

    好家伙,这哪是蝗虫,整一个异界入侵。

    伏了将近一刻钟,荀柔才手脚发软,头昏眼花的在堂兄帮助下,扶着车壁起身。

    “……难怪阿兄今日戴纶巾。”

    也许实在晕了头,他直愣愣看着堂兄,冒出这句话来。

    纶巾遮蔽头发,一点都不露呢。

    荀彧…荀彧只能无奈的伸手,帮他扶正了发冠。

    “还是要杀虫,”荀柔轻声道,“也是我大意了,冬雪酷寒,虽然难捱,却也杀得许多虫卵,不使滋蔓,正是如此,才有蝗灾,若今岁再如此,明年才真的难捱了,今年至少还有些存谷。”

    荀彧点点头。

    “……还是火烧办法最好,只是虫卵生在土中,却不容易……还有,捕得蝗虫蒸煮后,也可储以为食,官府该作表率,各级官吏俸禄,以蝗虫冲粮,谷虫先暂定各一半,以后依所捕之数,再作增减……也是,日子要紧些过,实不知蝗灾要延几年……”

    荀柔絮絮的说,一径将自己零散的想法都说出来,荀彧只神色温和的耐心点头,或露出思索之色。

    却说着,荀柔又抿了抿唇,正待再说什么。

    远处却有人向着他们的方向飞跑冲来。

    “主公,”那仆役奔至车前,“女君方才受了惊吓,腹痛不止,似要早产了!”

    荀柔一愣,却见荀彧眉心敛紧。

    他先前并不知道堂嫂有孕,但听说早产,就知道事情不对。

    女子生育可是鬼门关,况且,他记得堂嫂着实不年轻了,即使是后世,也是高危的大龄产妇。

    “取我令去太医属请元华先生。”他连忙解下佩印递给旁边的骑士,再推了推仍然出神的堂兄,“阿兄!不必担忧,一定能平安无事。”

    荀彧转过头,张口。

    “若是焦急,你先骑马回去。”荀柔赶紧帮他说了。

    荀彧点点头,转身下车,旁边自有骑士下马让来,他翻身上马,一扬鞭便已飞快驰去。

    荀柔又连忙唤了两人追随,以免心急快马,发生危险。

    “我们也回高阳里。”也不知道能帮什么忙,但还是等等看,万一能帮上忙呢?

    【初,陇西人宗建因凉州之乱起,自号河首平汉王,制百官僚属,并用阉人。五月,柔往讨之,初围枹罕,旬日不下,遂以竹木、丝绸等物为灯,号为风灯,可飘摇乘风而起,是夕大风,燃灯使越城墙,再以神弓射之,落入城中,城中火起,群贼惊奔,不知所之,自开城门。擒建及所置百官,皆斩之,陇右遂平。】

    作者有话要说:

    注:纶巾,就是老三国诸葛丞相后来戴的那个紫色的冠,嗯,就是做四轮车的时候戴的那个。

    第222章 萧墙之内

    堂兄先行一步快马回家,荀柔乘着马车,其实也只晚了一步。

    要说从前在颍川的时候,他也不是没被请去帮难产妇人接生过,但如今又不缺专业人士,用不着他这个二把刀,他也就理所当然被请到偏室。

    偏室内堂兄正拘着女儿阿薇,考较《诗经》。

    小姑娘比上回见时,长大了许多,柔软的头发用赤色丝绳扎了双髻,穿着水红色的曲裾,一条绛底黑色菱形纹章腰带,跪坐得很端正,声音软软糯糯。

    荀柔只听了一会儿,就发现这俩果然是亲父女,小姑娘缺了一颗上牙,说话漏风,却坚持一字一句都认真咬得清楚,那股较真的劲头,真和堂兄小时候一模一样。

    小小年纪就展现出学霸本色,只是听见对面屋中的动静,会忍不住抖一抖。

    每到这时候,堂兄就会轻拍一拍她的脑袋,然后再细致讲解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