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200-2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200-220(第5/32页)

止荀柔赶回长安。

    ……

    “…忠诚国事,亦要谨慎,刀剑无眼,若有难事,多问含光。”

    “唯。”荀襄伏拜。

    “…昔日婚姻事,我愧于阿蕙……”荀爽卧与榻上,侧过头看向跪在榻边的女儿,浊泪从眼角流出,流过松弛的晦暗的皮肤褶皱,沁入丝枕。

    荀采紧咬牙关,嘴唇忍不住颤抖,“大人、大人何出此言,大人慈爱之心,阿蕙怎能不知。”

    “他日,若有心悦之人…便让你阿弟,为你、为你送嫁。”

    “……大人…等一等阿弟吧……阿弟…阿弟一定会赶回来……大人最牵挂他不是吗?”荀采急声道。

    “含光……阿善啊…”荀爽渐渐合拢的眼睛,又缓缓撑开一些,“他忠勤王事,于百姓有仁爱,诸事我不担忧……”

    这样说着,他的目光中却含着深深的忧虑,”唯有一事为憾事…他不愿成亲……将来…如何是好……你与阿修…要照看,多照看……”

    “唯。”荀采压抑着哭得颤抖,“我会让阿弟择妇,让他成亲生子”

    荀爽缓缓摇了摇头,“不必……至少…此事…不要逼他……”

    “当初…若隐山林……如今……寄予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告诉他…勿悔……”

    ……

    骏马疾驰,马蹄将泥土溅起。

    急风浩荡,衣袂被鼓荡飞扬。

    快

    再快

    荀柔勒紧缰绳,抽动马鞭,忍住去挠颈侧的伤口。

    寒风凛冽,他却觉得全身似着了火,皮肤、腠理,从心脏、印堂腾起的火苗,四处点着,烧的生疼瘙痒,痒得让人想要连皮带肉撕扯下来,血淋淋才痛快。

    狂奔的马突然前蹄一软,向前跪下去。

    荀柔还算反应快,在掀飞之前,弃了鞍绳,滚向一边。

    “含光!”荀彧惊呼,赶忙停止,滚鞍下马,“含光?”

    “无事。”四肢完好,荀柔爬起来,半跪着动了动手指嗯,都没断。

    荀彧把他扶起来,拍拍身上尘土,“马死了。”

    满口白沫的马,横倒地下,一名骑士摸摸马脖子,向荀彧摇摇头。

    “嗯。”荀柔将头靠在堂兄肩上。

    “歇半刻?”荀彧轻声问。

    荀柔直起身,打起精神,“不必。”

    他将鞍安放在另一匹马上因为要赶路,每人都配了三匹马以供轮换。

    上马的动作有点费劲,他使了两回力才重新骑上去,“走。”

    荀柔牵动缰绳,回拨马头方向。

    从昭余泽到长安,他用了二十天。

    高阳里前停满了车马,张着素色的帷幔,听闻有声俱回头张望,继而下车来迎。

    荀彧让典韦领着兵卒将想上来问候的众人都拦住,望着里道,叹了口气。

    里中有哭声。

    荀柔下马,穿过长长的里道,来到自己家门前。

    大门敞开,门上挂着白幡。

    出迎的荀悦,看见他,就叹了口气,“含光,节哀。”

    荀柔没有看他,而是紧紧盯着在他之后,从里面走出来的荀采。

    “父亲留给你一句话,”荀采麻衣草鞋,脸色苍白,双目却赤红,“寄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告诉他,勿悔。”

    勿悔。

    荀柔终于坚持不住,一口血溅在门前,向前倒下去。

    第204章 攻心为上

    “我意,今岁三月,出兵凉州,诸君以为如何?”

    荀柔粗麻衰衣,额头上勒了头巾,低咳数声,倚靠着凭几,语声低缓轻飘,目光清泠泠的亮。

    屋檐楹柱裹着白麻,前堂交与阿姊和大兄操持,他精神好转,虽然连日奔驰劳累,身体摊成烂泥,还是惦记着传令众人商议西征。

    归京之日,众目睽睽下那一口血再加昏厥,如今长安都议着他的孝行,想来他没守灵堂,倒也没人敢说他不孝。

    “叔父果能行否?”青年太尉面色苍白憔悴,荀攸望向越显宽阔的衣领袖口,有些担忧之色。

    “不过风寒。百日后,何疾不能痊愈。”荀柔扶住凭几,坐端正起,向眉头不展的荀攸道,“常人骑马赶路二十天,也要躺十天半月,歇过劲儿就好了。”

    去岁冬天那一场追击战,本来在意料之外,已耽误时候,今年的西征势在必行。

    袁绍、袁术野心勃勃在关东地区扩张势力,刘表、刘焉各怀野心左右观望,曹操、公孙瓒等人的雄心蠢蠢欲动,长安城中的公卿名士也心意难测。

    汉朝到今日地步,天子固然还是大义所在,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实力如何还需各方对比。

    袁绍拿下河内,得一分,扰乱幽州,再得一分,相应长安朝廷,就减了两分,他就得向凉州把这两分找回来。

    这也不算难,总比他东出函谷关与袁绍死磕来得有意义。

    “只是我守孝不便,诸般准备还要君等多费心。”

    荀攸与众人拱手答诺。

    他只能劝一次,小叔父心意不改,便不能再劝。

    荀柔点点头,“此次出兵,首要取汉阳,此地胡汉杂居,倾向朝廷,取之并非难事。

    “此后便可以汉阳为据,运送粮草、军械,分兵两路,向西走陇西、武都,由荀襄为帅,张绣将军为副。”

    他顿了一顿,荀襄与张绣起身应命。

    “不必不必,咳咳,”荀柔摆摆手,接过荀攸递来的药盏,却只捧在手中,“今日只是先论计划,并非下军令还请文和为军师辅佐。另外高肃卿尚未回师,待归京之后,其本部兵马也一道由荀襄统领。”

    贾诩欠身领命,高顺却没办法了。

    南匈奴回并州,白波军又各自诏安,张辽与高顺再留在并州就没意义,一统给撤军回来,只是此时两人还在路上。

    “陇西、武都一路,一则为防备益州与汉中,见长安空虚,自陈仓道及子午道入关中,二则,占领散关附近城池,为兵马南下疏通道路。”荀柔声音低缓,意思却说得清楚。

    “故不以杀敌为主,而是要收复城池民心,兵行至处,不得扰民,要多向张将军,文和公了解西凉风土,至地,要存问风俗,尊重当地羌、氐民俗,将羌、氐之民与汉民等同而视”他低首掩唇咳了片刻,这才抬起头来,看向荀襄,“你可明白?”

    “是。”荀襄连忙点头。

    荀柔见她神色并不安稳,摇摇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之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咳

    他顿了一顿,后面原话是后来治蜀要深思,放到现在就不合适了。

    “后人治边要深思。”

    武侯祠名对,何止治蜀,这是方之四海,千年万年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