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200-2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200-220(第17/32页)


    可除此厚意之外,天子既不懂得军事,也不关心出征战况。

    “太尉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每次都会被这样问,饶是荀彧,心中也升起些许无奈之情。

    过去他曾对堂弟对天子不够庄重而不满,到如今亲自接触了天子,才知为难。

    天子固然是仁善的天子,却更适合在成平时垂拱而治。

    “公达未走,可还有事?”荀彧回到尚书台,就看到荀攸。

    “攸听闻,每隔三五日,天子就要召见令君,问询出征之事?”荀攸问道。

    “天子并非不信任太尉,只是担心。”荀彧回答。

    荀攸垂眸,也不知想了什么,片刻方道,“令君休沐可要去白马寺?”

    荀彧点点头,“公达可要同去?”

    “是。”

    ……

    荀柔钓鱼执法,从汉阳四族中钓出了倒霉蛋任氏。

    迅速从这家下手开始清洗。

    任氏财产充公,满族俱收,阎氏、赵氏虽然没在药材上下手,但却预备了人手,联络了相熟的羌、氐族落,要做背后的黄雀。

    幸好荀柔先发制人,将这场叛乱扼杀在了摇篮。

    阎甫见势不妙,在抓任氏时逃跑,赵匡则在抓捕之前,当着前来押解之人,饮了鸩酒自尽,唯有姜氏,在第一时间前来请罪,得以保全。

    “赵匡自尽前恳求太尉不要赶尽杀绝,给赵氏留一条血脉。”荀缉顿了一顿道,“我答应了。”

    “无碍。”荀柔轻轻摇头。

    抓捕入罪执行,都不需他亲自动手,此时他正在吃饭。

    平民一日二餐,王侯一日三餐,帝王一日四餐。

    以他如今的品级,一天可以吃三顿。

    晶莹雪白的米饭,配上新鲜的菘菜与鱼,只需一点盐调味足矣。

    他吃得不快,一刻钟才吃了半碗,荀缉进来复命,便暂弃了箸。

    “若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你可以直告对方,我们不牵连无辜,不止允许他族脉流传,若家中子弟才能出众,通过考试,为官为吏亦未不可。”

    荀柔缓缓道,“旁支若无悖逆之事,多宽赦无妨,只财帛不必多留,足一年之食足矣。”

    “是,我记住了。”

    正是这时,长安来信送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袁绍帐下商议:

    沮授:打土豪分田地。

    许攸:认清敌我关系。

    郭图:资本的快速积累。

    话说,写到今天,突然发现所谓屯田之策,本质就是压榨剩余价值,完全就是资本主义嘛,难怪一直觉得奇奇怪怪的。

    有时候,真的觉得世界就是个圈啊。

    第212章 东南形势

    信匣先置在案上。

    荀柔再端起碗,继续细嚼慢咽的把饭吃完,然后黑漆漆的药盏端上来,滚烫得冒着热气。

    这样当然没法吃。

    荀柔于是将药先放一旁,让人端来清水,净手,开锁,撕下封条,打开信匣。

    荀缉抬眸看了无知无觉的荀仹一眼,还端着空案的堂弟回了他一个疑惑的眼神。

    信,有很厚一摞。

    荀柔接住的时候就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心里先有准备。

    袁绍选择了屯田策来增长实力,不得不说,走的是正确的道路,倒是曹操竟一时激怒竟杀了边让全族,有些出乎意料。

    边让被何进征辟入雒阳,在董卓秉政后又随大流逃回关东老家陈留,……荀柔曲起食指,一下、一下,叩着桌案。

    曹孟德真是一时激怒吗?

    曹孟德当家兖州,边让当地知名人士,却没有入幕……公达与文若提议引袁绍去兖州,祸水东引。

    所以,边让因何而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兖州士族。

    这当然有风险,操作难度不低,袁绍也未必能那样听话。

    也许就大胆去拿太原或河南呢?

    那他这边就必须班师回朝,硬磕了。

    好吧,他还是相信公达和文若的判断和能力。

    铺纸、研墨,荀柔提笔全权授权荀攸操作此事,允许了信中提到让钟繇持节雒阳,收复当地杂兵散匪之事,又写了一份调兵符给荀彧以防万一。

    出征前,他留了一道调动长安虎贲的符令给堂兄,不过若是防御关东势力,还是河东兵马更方便。

    不过,为了显得更纯洁无辜一点,他又写了一道允许曹操上表自辩的文书。

    杀一人就算了,灭其宗族就太过分,一州之长官这样做法,至少要给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写完这一道,荀柔端起温度凉下来的药盏一饮而尽,继续翻看下一份。

    在益州,刘焉果然是蠢蠢欲动。

    也不知是他自己的胆子,还是长安某些人给他的信心。

    看来,要尽快让阿音启程了。

    将这一封书信放在一旁,荀柔开启下一份。

    袁术攻扬州,拿下了靠近豫州的九江、庐江、六安三郡。

    不过据消息称,之所以没能继续,不是扬州牧刘繇的本事,而是袁术自己的问题。

    原本,袁术自豫州下九江郡,令孙坚自南阳攻庐江,短短三月,两路兵马并进,势如破竹,孙坚比袁术快一步,拿下庐江后,又北上拿下六安,再到合肥与袁术合了兵。

    刘繇怯退,自丹阳都退到会稽山阴一带,依靠长江天堑抵挡。

    袁术此时都拿下合肥了,显然要渡江试试,孙坚也厉害,还真自为先锋,从春谷渡水成功,结果就在这时候,不知怎么,袁术掉了链子。

    竟突然就不渡了,大军回转,把孙坚独个,带几百亲卫先锋丢在江对岸。

    刘繇才能一般,但手中还是有几万兵马,这会儿孙坚都渡河了,哪能不拼命。

    前有大军,后无补给,也是孙坚厉害,一路从春谷沿将南逃,到枞阳附近才甩脱追兵,重新渡江回到北岸,手下兵马却着实损失惨重。

    “……众兵争渡,攀船将覆,船上之人以刃断指,至岸,舟中之指可鞠,是时,风颠浪涌,狂风大作,孙文台涕泪俱下,对亲随众将,举手上指,必报此仇……”

    友若兄,还真是有点文采在身上。

    荀柔被荀谌开了上帝视角,知道袁术之所以突然后退,除了妒恨孙坚武略和得人心之外,还真是收了消息,豫州出现叛乱,所以急回老家。

    至于最后孙坚选择信哪个原因,自由得他们自己掰扯,他只用知道,东南形势不用担心就够了。

    荀柔往身旁褥上斜靠,找了个舒服的位置,拿起下一份。

    这次是阿兄。

    他神色微敛,忍不住抿了抿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