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180-2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180-200(第5/30页)

,而要养,长此以往,恐怕难以为继?”

    可不是,哪只有兵马,还有满朝文武呢。

    荀柔长长吐出一口气,他如今非常明白,历史上曹操为何会紧紧抓住“屯田”这根救命稻草,哪怕搞得民怨沸腾,逃民无数。

    养兵、养士、城墙军械、兵马教育……钱、真是到处都要钱。

    “少府钱帛,并太常谷粮,可够用至明年秋收?”

    “若明年不需兵,董卓在雒阳收敛的财货,并查抄张、田二人,尚可支持。”钟繇想了想回答。

    “那就暂且如此。”烤过的栗子壳还有些烫手,但此时却正是栗子最香甜之时,捏着金黄的栗子,荀柔狠心决定,如果明年的收入实在不够,只好把他的名声再败一回,再杀几头肥羊,“一国之信,一国之威严,皆在于百姓,若为朝廷之丰,反使百姓穷困,却本末倒置了,诸君万不可忘记。”

    “谨受教!”

    改变赋税毕竟是大事,整理好新规后,荀柔便入宫觐见,向天子说明。

    “先生许久不曾为朕授课了。”听完后天子感慨着,言语间隐含着抱怨委屈。

    “蔡公乃当世大儒,学问精深,臣远不能及。”青年太傅欠身谦语,玄色的官服衣袂铺陈在地,没有一丝褶皱,唇畔一抹弧度温和得恰好,“臣常困于征战、案牍,久不曾静心读书已然生疏,而陛下学业日进,恐怕已经超过臣了。”

    刘辩缓缓捏住袖口,“既然如此劳苦,先生何不歇一歇呢?”

    荀柔抬头,微露出一点惊讶和莫名,心中已闪过无数念头,言语恭敬道,“如今国朝危困,天下沸腾,臣受陛下厚恩,夙夜不敢稍忘,只愿为陛下除逆平奸,重振国威,岂敢言劳苦二字。”

    刘辩唇角一抿,没有接话。

    “陛下以为,臣方才陈说赋税之事,如何?”荀柔望向天子,试探着道。

    “……朕自然明白太傅忠心,太傅方才所言赋税之事,句句皆为百姓,朕以为可,便传尚书台书诏令宣示于众。”

    “陛下圣明。”荀柔恭敬的一拜行礼。

    刘辩眼眸垂下,望着露在广袖之外那修长的手指,“先生不必如此,该朕感谢先生,为国辛劳才是。”

    “此臣分内之事。”荀柔再次一拜,直起身。

    “先生,”看出他准备离开,天子再次开口,“明年朕便要成婚了吧。”

    “是,陛下长大了。”

    “听闻先生因为爱妾之故,不愿取妻,是真得吗?”

    “……啊?”刚才是啥?啥爱妾?

    “朕不欲立后,先生以为如何?”刘辩的话题再次翻越十万八千里。

    荀柔露出惊讶,这一回猝不及防又不必掩饰,着实眼睛都睁大了。

    “朕从蔡公读史,每见外戚乱政,未尝不涕下沾襟,深以为戒,”刘辩说着心中雕琢过百回的言辞,神色一派诚恳自然,“不想再蹈此覆辙之中,先生可有什么办法?”

    荀柔……荀柔不想趟立后的浑水。

    他深知朝中公卿对自己的态度,正出于微妙的状态,他太过年轻又手握兵权,老大人们都不愿意得罪他,但同时也深深忌惮他,而同时,皇后之位已被好几位瞧中眼里。

    如果他真的操作得让天子不立皇后,别管什么原因,首先千夫所指,接着袁绍之类的野心家,大概就要高兴疯了。

    于是,荀柔不得不将当前局势,掰碎了给刘辩讲明白。

    若是担心外戚,可以谨慎一些选择,将来也可以限制外戚,关键是如今需要天子成亲,昭告天下,以安定军心、臣心、民心。

    “……是朕一时想差了。”刘辩最后低头认了错。

    “皇后是谁并不重要,陛下若有喜欢的女子,俱可立其为后。”打击过后,荀柔又安慰他,琢磨着刘辩如今怎么也喜欢不了袁绍、曹操的女儿毕竟都没见过,便许愿道,“只要陛下喜欢,臣一定帮助陛下得偿所愿。”

    刘辩垂下头,“朕并无喜好,烦请先生安排就是。”

    几日间都为钱愁困的荀柔,在这一句话后,忍不住心脏狂跳那他是不是可以拍卖……呸,不是、没有、不至于。

    望着依旧无精打采的学生,荀柔仅剩的良心,艰难的将他从掉节操的边缘拉回来。

    第184章 荀氏娇儿

    积雪尚未全消,零零落落堆积在各处殿宇的墙角,松柏又历了一个凛然的寒冬,在苍蓝的天空下越发显得深翠,妆点着整个巍峨壮丽的未央宫。

    他这徒弟……有点渣男资质啊。

    荀柔走出宣室殿,顺着踏道走下台阶,随意的想。

    当初他提出让天子守孝,是出于政治目的,刘辩私下如何,他并没太过约束,况以灵帝那材料,连何太后更向着亲儿子,其余士大夫自然更没人愿意给他出头。

    如今后宫之中,除了几位家室贵重的淑女,受幸的宫女不算多也不算少,只是没想到,竟没一个入刘辩的心意。

    不过天子无私宠,这也是好事,正好就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文若阿兄,怎在此地等候?”荀柔一抬头,就看见堂兄身后车驾齐备,肃然玉立在陛阶之下,连忙加快步伐。

    “太尉,”凝光玉色的青年长揖一礼,“太尉去少府,臣为长吏岂能不跟从。”

    “那也好,”荀柔顿了一顿,点点头,拉着车壁登上马车,再回身向荀彧伸出手,“明年春我要巡河东,长安诸事,需托付与兄长与公达,今日去少府,我就是想看看,能否想点赚钱之法,若是能有什么办法,之后还需兄长与元常兄一道辛苦操持。”

    荀彧攀住他的手登上车,跪坐好,先欠身致谢,再道,“此事,太尉何不与杨司空商议?”

    “非我越权,”车中无外人,荀柔也就自在了,拿双手捂住半张脸,一边呵着气取暖,一边向堂兄解释,“杨司空不懂工匠之事嘛,我要先看看何处可为,才好商量。将作坊下的工匠,在西迁途中失了许多,兵器军械制作现在就很困难,唯尚方所还算完整,颇有些精工巧匠,或有可为。”

    他去作坊,就想看看能不能再苏出点啥来换钱。

    “如此,也当再铸新钱了。”

    “哎……不错,”荀柔连忙点头,董卓制的小钱可算把百姓坑惨,也把国家经济搞垮,现在民间一半都是以物易物,完全搞混乱了。

    “其实还不止如此,迁都至今,方才安定下来,千头万绪之事还多得很这样,开春之后,多是祭祀,令众人各自思索,明年各部有哪些事当做,如何做,各具书记,天子郊祭次日,在太尉府议事,理清之后,我再在大朝上禀告天子,阿兄以为如何?”

    “是,臣会知告各方。”荀彧欠了欠身,又抬头道,“日后倒可以为御前常例。”

    “是啊,可以为常例。”说起来都让人不信,偌大国家除了大兴土木之外,居然都没有每年计划。

    马车很快行至少府,钟繇提前得到消息,放下手中事务出府门迎接。

    大家彼此熟悉得很,也不必客套寒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