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60-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60-80(第23/27页)

 “荀掾今日往大将军府上去了。”侍从恭敬道。

    “啊,是我忘记了,”荀柔恍然,点点头道,“好,你请他进来。”

    片刻,一个身着锦绣的九岁童子,乖乖巧巧跟着侍从走进来。

    “见过先生。”刘辩看见荀柔,眼神一亮,伸直手臂,两掌交叠,态度端正长揖一礼。

    他长得眉目清秀,只是不熟礼仪,又没有自信,动作僵硬得很。

    荀柔没有点评他粗糙的姿势,只是动作标准的还了他一礼,“殿下有礼了。”

    刘辩脸上顿时不由一红。

    “好了,”荀柔温和一笑,欠身一挥,“殿下随我来。”

    “这便是先前,我与殿下共同所作龙骨水车。”

    荀柔指着已经安装在后院水池边水车道。

    刘辩脸上一红,鼓起勇气,低声道,“我并未出力,全是先生所做。”

    荀柔赞许点点头,含笑侧眸望来,“皇子有诚实品德,甚是难得。”

    望着他秀美俊丽的侧颜,刘辩脸上更红了,啜了啜嘴唇没说出话。

    史家人自来不敢同他说话,陛下又对他不喜,只有先生如此温和亲切…还好看。

    荀柔没有逼他,“我与皇子共同绘制水车图纸,并讲解其比例尺,请皇子归家之后,指点匠人再作一只百分之一大小水车,不知可作成?”

    刘辩点点头,想起荀柔先前所教,连忙开口道,“是,做成了。”

    “可曾带来?”

    “我、我见阿弟实在喜欢,就送给他了。”刘辩低头,“未曾完成课业,还请先生责罚。”

    荀柔心里诧异,面上微笑不变,“可是皇子协?”

    虽然有史记载,不过刘辩刘协这两兄弟,能在何皇后与董太后争权之间,还能兄弟情深,却是让人感到惊讶。

    “是。”刘辩老实点头。

    “既然如此,便没关系,”荀柔浅浅一笑,“诗经之中,有一篇名为《棠棣》,正是赞颂兄弟之情……”

    他借此之机,给刘辩讲了《棠棣》,又让他逐句背出来,诗篇并不长,不过两刻钟就学完。

    于是,接下来才开始今日正题。

    这座宅邸的后院花园,被荀柔完全修平,除了水池,变成一片白地,地里已经灌了一大半。

    他先教刘辩如何用水车引水灌田,又命下人送来秧苗,接下来便脱去丝履,将衣摆系于腰间,在周围之人惊呼之中,赤脚踩进泥里。

    第78章 皇权

    “谷分五种曰:麻、菽、麦、稷、黍。稻不在其中,乃因其为南方之物。然五谷均需头年下种,次年收割,如今是来不及了,我便托家中寻来南方稻种,已育为秧苗,请殿下同我一道试试,若则顺利,八九月间便有收获。”

    荀柔微微一笑,慢慢将袖子折叠着捋起来。

    他今日并未穿广袖襜褕,只着寻常小袖布衣,但垂落下去,仍然容易被弄脏的。

    “是是。”

    污泥之上那一片肌肤,溅了泥点,却越发白得灼眼,刘辩目光微闪,脸颊飞红,不敢看他,差点履都忘了脱,就直接跳下去了。

    插秧比育种简单的多,只要有耐心,有恒心,有体力就足够。

    “子曰:吾不如老农,却并非夫子全不知农事,盖夫子又曾有言,君子不器,即君子什么事都当明白一些,况且皇子乃是宗室,更应知百姓稼穑之难。”

    荀柔将粘成一片的秧苗,从靠边处分出三枝,插进泥中,先给刘辩作了示范,又分出三枚递给他。

    “小心,轻一些,慢慢来。”

    刘辩感受到贴近的体温,先生的温度是凉的,气息是凉的,手指也是,玉一样冰凉的手指,握住他的手,将那颗秧苗插入泥中。

    他没有察觉,平日里碰都不愿碰的黏腻、肮脏的泥土,只感觉到那只手,轻柔的握住他。

    先生身上的香淡淡的,和他平日闻到的浓烈檀香龙脑全然不同。

    就在他想要再深呼吸,辨认那香的味道,先生已经离开。

    这年从春天到盛夏,再到秋燥,三个月余时间,荀柔带着刘辩,从插苗、除草、捉虫、施肥、灌水,一步一步,最后到稻穗金黄的垂下头。

    在栽种休息的时间,荀柔将六经著名篇章,按照内容相似,编成主题,相互串联起来教给刘辩。

    除了种稻,他还带着刘辩养了一只狸花猫,这只东汉田园猫祖宗,和后世大橘有点不同,更像只小老虎。

    并且一度让荀柔担心,这就是一只老虎,幸好它并没有到超长过他手臂长。

    到这时候,无论宫中还是何进,再没有对荀柔的教课水平有任何质疑。

    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刘辩除了晒得有点黑,从一个不识礼数、不通书本、呆了吧唧的傻小子,变成气质沉稳,能谈论经文,除了字写得不行,但已经拿得出手见人的皇子。

    当然,实际上

    “其一,若听不懂对方所说,双目注视其人,于其停顿之处颔首,足以。”

    “其二,若有人请问,不会对方问题,于天子,则直言不知,于其他人,则曰:此问甚难,请问君以为如何。待其人作答,再如其一之行则可。”

    “其三,若欲言己之打算想法,则无论对方打断、疑问、插话,则可目视之,静待其说完,继续未尽之言即可,不必解释、理会。”

    “除此之外,保持沉默,不要在公开场合发表明确意见。”

    以上四条,足以应付刘辩所有正式场合,对外交流。

    这年头,沉默寡言并不是坏事,毕竟子曾经曰过嘛: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而照顾过狸花猫,干农活和手工,让刘辩速成灵活干练,重复劳动磨砺他的耐心和忍耐,并增强他的体魄。

    而一个人行动灵敏,哪怕不说话也会让人产生,他聪明的认知。

    刘宏说他儿子轻佻无行,于是荀柔就用最重的东西压住他生命。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更沉,如此而已。

    “先生,全都要割掉吗?”刘辩望着田中稻穗,满眼不舍。

    这毕竟是先生和他这几个月辛苦种出来的。

    “正是,谷物种之以为食。”荀柔道,“此处近一亩,民间一亩收八石可谓良田,收五石可称中田,收三石为下田,今日先收割,晒两日,三日后再打谷,且看能收多少粮食,如何?”

    “是。”刘辩看着满田稻穗,不由有些兴奋。

    等收至一半,他又在田中寻见一根一茎两穗的稻穗,更加高兴了。

    “先生,此乃祥瑞!”刘辩将稻穗举到荀柔面前,献宝似道。

    荀柔对他微微一笑,“是吗?”

    一茎两枝的稻穗,两枝都营养不足,长得并不饱满。

    刘辩望了望他的表情,在袖中握了握手,暗暗给自己鼓劲,“近来,先生有些郁郁,不知是何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