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60-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60-80(第18/27页)

若天要亡汉,我又能如何?若天不亡汉,我亦不必如何。”

    是,你说的都对。

    荀柔默默行礼。

    “君今日策对得宜,深得朕意,又有斩杀张角之功,为童子郎,拜……侍中,日后可以此宫中行走。”

    好家伙,二千石?

    “谢陛下,陛下查过在下,当知在下家贫,族中亦贫,无财买官。”

    “这倒是,朕忘了。”刘宏点点头,“不过,君以破反贼军功封官,今年不必入官钱,明年再给就是。”

    “……谢陛下。”

    “对了,”就在荀柔正要以礼拜退时,刘宏突然道,“你跟何进说,他想让你教导辩,朕同意了。”

    第74章

    来时,领路的不过是个小黄门,离开之时,刘宏却命张让亲自相送,前后规格差别,不可谓不大。

    “恭喜荀侍中,日后同殿为臣,共奉天子,还望侍中日后多加关照。”

    天子命他亲自相送,无论心里怎么想,张让此时都笑得一脸真诚亲切。

    谁能想到,一个未冠少年,不过朝觐一次,居然就得了陛下青眼?童子郎尚无所谓,但侍中,固然无实权,却是天子亲近,才加封此官,以示荣宠。

    过去只有刘氏宗亲和少数几位高官,才有此殊荣,加封侍中,也意味着天子表示,这不是他们随便能动的人。

    难道真因为容颜?

    张让心里嘀咕,他们是否也该给天子找几个少年?

    毕竟,老刘家历代毛病,读过史书都知道,天子过去虽未显现,但备不住也想尝尝鲜,别样滋味呢?

    “客气,不敢。”荀柔冷淡欠身。

    自幼教养已足够让他哪怕下一刻真要掏出刀捅向对面,也能礼仪周全对话应答。

    张让长得并不难看,面白文秀,虽然年岁不小了,但精神旺健,眼神灵活,也难怪方才做出那些夸张姿势,能哄住汉灵帝。

    不过,这也是汉灵帝愿意给他哄。

    事实上,荀柔已意识到,对于汉灵帝,无论他、张让等人、朝廷公卿们、天下百姓,在他心里大概和这宫中摆设、花草并无分别。

    唯一不同的是,有的让他心情好,有的让他心情不好,心情好就给块骨头,心情不好就不爱搭理,仅此而已。

    “荀侍中至雒阳,一直不曾出门,这次得官,当宴请同僚吧,不知在下可否觍颜讨一张席帖?”

    张让的声音居然也很好,并不是电视里那样尖利刺耳,而是低柔。

    “抱歉得很,如今将近年关,在下得准备祭祖,恐怕让张常侍失望了。”

    “啊,是老奴疏忽,”张让心中一恨,脸上依然诚挚亲切,“再过些时候,就是正月,我在宅中设宴,到那时不知侍中可愿前来?”

    “正月之间,正是冗事烦杂,如今恐怕不好先定下,倒时候再说。”荀柔依然不冷不热敷衍。

    张让涵养了得,竟仍然笑脸相迎,“荀侍中顾虑却有道理,倒时候我会派人提早送上请帖,若是侍中无事,还请赏光。”

    所以,为啥那么多人会被宦官算计?其人已惯于忍耐和侍奉,就这表情,这模样,谁会想到对方心里已经记了一笔,将来可能会发作?

    荀柔忍不住仔细端详这位千古留名的张常侍。

    “荀侍中?”张让被他看得心底发毛。

    荀柔正要说话,忽觉脚边被碰了一下,低头一看竟是一枚精致的花锦鞠球。

    远处匆匆跑来几个宦官,一见二人,先向张让磕头。

    “这是怎么啦?”张让笑得和蔼,“我记得,你们伺候皇子协?不在南宫呆着,如何跑到这里来?”

    “殿下正在园中蹴鞠,”小宦官连忙道,“鞠滚到此处来了。”

    “那要小心啊。”张让温和叮嘱道,“我这里还有陛下差使,便不去拜见,你替我向皇子致歉一声。”

    “是。”小宦官连忙伏身应诺。

    “荀侍中请。”张让温文尔雅道。

    “好。”荀柔颔首。

    风度姿仪亦是完美无缺。

    站在坡上一个小童,睁大眼睛,望着荀柔的背影,“你们看见了吗?”

    “什么,殿下?”周围侍从连忙躬身围过来。

    “那是仙人吗?”小童眨眨眼睛。

    “听说是荀侍中。”捡鞠的小宦官连忙机灵道。

    “荀侍中?”小童继续眼巴巴望着,因为树木遮掩,连忙移动脚步,仍然望着,直到荀柔最后一片青色衣角也终于消失于宫门,“…这世上原来有这样好看的人吗?”

    …

    入宫走了一圈,出仕身份有了,还白得了个侍中,论起来只能算祸福相依。

    童子郎,同举孝廉一样,属于出仕身份,也是唯一一种,未成年出仕的途径。只是,孝廉常有,而童子郎不常有,孝廉按人口比例选拔,童子郎则需特别推荐,通过特殊考试,才能授与当然,天子金口玉言,荀柔的考试就免了。

    东汉有史记载的童子郎,比“神童”还少,一只手都能数过来。有了这个,宦官们之前声称荀柔未冠,不能授官就不成立。

    侍中这个官,就很微妙了,位两千石,按天子明码标价,值一千万钱。

    然而,侍中是个加官,类似于“许宫中行走”,并没有实权,就…没人买,属于天子附赠服务,比如说一亿钱买了三公,就给加个侍中显得尊贵好看,天子荣宠这样子。

    但,这个官位对于荀柔来说,就…“已经如此便罢,明年不续就是。”

    这要是个县令,他都愿意,就侍中,他去续费,想花钱陪刘宏聊天?

    噫,不要。

    荀攸看着他一脸嫌弃的表情,不由莞尔,“无论如何,亦是两千石,如叔父这般年纪,汉之以来,宗室之外,未之有也。”

    汉代官场还有一个默认规矩,那就是,爵位可以降,官职不可以。

    当过两千石,便不会再降到千石,工作不好,最多滚蛋回家。

    汉代许多官员,被辞退许多回,甚至狱中一轮游,只要好好活着、熬住了,就能步步高升,正因为此。

    侍中不如何,但如果哪天卖官活动停止,荀柔再要入仕为官,那就是二千石起步,在中枢则是九卿,中枢以外,则是太守一级,再往下的位置,就放不下他了。

    若非刘宏任性,又岂能出这样荒唐之事?

    然而,这又真的只是任性吗?

    大将军固然秩万石,但大将军府,除了军职这等何进也动不得的官职,将军府长史,也不过千石而已。

    何进用不起他了。

    这样大手笔,拿二千石高官试探,也就是手握天下的皇帝,才能做得出。

    显然,这个时候,汉灵帝还并没有换储君的打算,他只是想在何进与士族之间,埋点东西,减少将来大将军独霸朝纲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