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40-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40-60(第19/26页)



    广宗城不算大,军营设在城东、北两面,都依墙而建,大概为了省一道围墙。

    军帐错落,不算整备,但也粗有模样。

    这些是黄巾中最精锐、最忠诚的队伍,甚至能与卢植相持。

    这位作为刘备老师出名的中郎将,是典型的汉朝式文人,上阵能杀敌,下马能写书,曾有丰富了平叛经验,就这样,一照面居然没有将初次上战场的黄巾打败,由此可见冀州黄巾的凶悍。

    不过,卢植走前,一直修筑工事器械,在广宗城南,推土为山,已垒起一座山丘,如今的朝廷军队便靠着山丘建营。

    荀柔一边在院中燃柴烧水,一边拿木炭在地上笔画。

    “你在干啥呢?”派来看守他们的少年,操着一口北地口音,好奇凑过来。

    少年与他年岁相仿,容貌相比一般常年劳作的太平道徒,显得白净些,两道浓眉很是精神。

    荀柔一笑,顺手在地上勾了一枝兰草。

    长枝横斜,花叶扶疏。

    就成一体。

    近年,随着竹纸推广,书画顺时得到发展,家中便有兄弟颇好此技,说不定将来就先曹不兴成为国画鼻祖了。他上辈少年班学书画底子还有点,还被这位族兄引以为知己,邀请去欣赏大作。

    少年皱紧眉,仔细端详,突然一拍手掌,看着他兴奋道,“你这是葱苗?我没说错吧?”

    葱苗

    葱

    正被雷得三花聚顶、神情恍惚,就听见少年又道,“你这葱花画得不对啊。”

    可不是嘛。

    荀柔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解释自己画得不是葱苗,还是该直接道歉,表示自己五谷不分画错了。

    “你是不是没见过葱苗啊?”少年看看他白嫩的脸,又看看他捉着炭条,白得简直透明发光的手指,蹲着步子又靠近些。

    “我要下麦了。”荀柔转身拿起旁边的麻袋,抓了几把下进水里,在少年连声呼多的背景音中,又故意放了两把,这才用勺子搅拌防止黏底。

    院子没有厨房,他自己也不放心离阿贤太远,早饭将就吃麦粥。

    “你这放得太多了。”少年心痛的望着水面,“一会儿定会黏在锅上的。”

    “阿叔,”一觉醒来便听见院中动静,又见隔床荀柔不见,荀颢匆匆绑上衣服出来,红着脸羞愧道,“我起晚了。”

    啊啊啊,他太不应该了。

    “不晚,还未到卯时呢。”荀柔往火里添一把柴。

    “我来,我来吧。”荀颢仍然坚持接过烧火任务,一心弥补自己睡过头的错误。

    荀柔拗不过,只好退开让他。

    “哎,你想不想看看葱花什么样?”荀柔退后站起,少年又凑过来,故作神秘的挑起两道浓眉,眼中透着殷切。

    “我能出去?”荀柔轻轻一挑眉,唇角微微翘起。

    真好看呐。

    少年直直看着他,都不愿意摇头,错了眼,“上师说不行。”

    “既然如此,那还怎么看?”

    “我可以让我弟阿生带进来。”少年方才就想得这个主意,“院子里经常有小童来玩耍,让他们叫我弟来就是了。”

    荀柔眼睫轻轻一颤,“那多谢你。”

    的确要谢的,他真是竟忘记了,此处可是有能随意出入的人群的。

    “不谢,不谢,”少年不好意思的摆摆手,“我叫廖化,你,嗯,公子叫什么名字?”

    荀柔眼睫陡然一掀,差点翻出白眼,破坏自己优雅形象。

    “公子?”

    好家伙,这是什么运气?

    咳,不对,说不定重名呢。

    “对了,我还有个字,是前几天一个念过书的大叔教的,叫元俭,大叔说,取字就是大人,可以娶老婆了,嘿嘿。”

    “我叫荀柔,”克制着唇角抽搐,望着和自己身高仿佛,笑得一脸傻样的廖化,他彻底木然了,“……尚未取字。”

    对着经历曲折送到面前的葱苗,荀柔只好认真的画了一支,没想到小童们好奇,都呼啦啦围拢过来。

    他年纪还不算成人,在家又常带小辈玩耍,再加上记性好,几天就和整个广宗城的孩童混熟,知道了不少城中情况。

    广宗城中,果然没有表面上祥和安宁,死了丈夫的妇人带着孩子过得还好,因为会受到一点特别照顾。

    反而家中男子若是在战场上,受重伤在家,一家辛劳却全妇女身上。

    而女性一向比男子们更现实,不易蒙骗,他们有的本人并非深信太平道,只是不得已跟着家中丈夫。

    在荀柔还未想好,到底要如何利用这些。

    张角派了人来请他前去。

    “黄天果然庇佑我们,”张角望着他道,带着一点藏不住的兴奋,“方才舍弟来信,说他在下曲阳,击败了西凉铁骑。”

    第55章 论迹论心

    荀柔很能理解张角此时的兴奋。

    光武以来,裁撤军队,中央撤掉南军,北军八尉减至五尉,地方兵力也改州兵为郡兵,分散兵力,唯有边军,为抵抗外族入侵,还在不断扩张。

    按照道理来讲,中央北军五尉,拱卫京师,是国家最精锐的部队,但实际上,大家基本默认还是边军更能打。

    毕竟前者,这些年不是抓动嘴皮子多过动手的太学生,就是沉默认命,胡子一大把的老大人,后者却需要和外族拼死拼活。

    其中,凉州地区日常和各个羌族部落相爱相杀,和匈奴,不相爱只相杀,和鲜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弯成蚊香,生存环境复杂到,一度让出生中原地区的朝廷大佬们怀疑人生,想将凉州划分出去不管。

    所以,在这样环境下存活的的凉州军,在中原,那真是自带传奇光环。

    比如,此次平叛的主力皇甫嵩。就是一位来自凉州的大佬,他本来是到京城叙职,结果被抓壮丁派来平叛。

    朱儁说起来也是烈烈威名的武将,但和这位大佬比起来,战功就差了一大截。

    所以差点赢朱儁的波才,在遇到皇甫嵩过后,简直被打到怀疑人生。

    而皇甫嵩之后在对黄巾作战期间,也是连战连捷,攻无不克,俨然一代偶像,黄巾克星。

    不过,颍川毕竟地理位置重要。

    卢植因故被免,皇甫嵩还在扫荡颍川抽不身,同样来自西凉、战斗经验丰富的董卓,于是被朝廷寄予厚望,被派到冀州成为前线第一指挥。

    在他来之时,黄巾军恐怕是胆寒心惊了好长一段时间。

    董卓耍了个滑头,弃广宗城不打,转向张角之弟“地公将军”张宝囤守的下曲阳,当时大概是想捡软柿子,避免卢植覆辙,准备先立功站稳脚跟,但没想到,他居然输了,虽然只是小负,但毕竟输了。

    而对于心惊胆战备战的黄巾来说,这场胜利足够鼓舞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