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24-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24-40(第3/26页)

进屋,在榻前端正下拜。

    屋内光线有些暗,伯父穿着靛蓝细纹的直裾,须发灿白,背微弓着,坐在书案后,面前摆着展开的竹简,和气地向他招招手,“近前来。”

    “是。”荀柔膝行上前,在距离三尺左右停下来。

    伯父看上去和蔼可亲,但他心里一直记得,头天回家,他爹就被训得抬不起头的场景。

    “你向来聪慧,”荀绲容色蔼然温和,“所以,伯父便不将你当无知童子,你是不是觉得奇怪,昨日我与汝父,对何公所求之事,态度完全不同?”

    荀柔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正是。”

    他爹一向很尊重伯父,平时也不像热血青年,突然这么叛逆,也是很奇怪。

    “建宁之祸,慈明从洛阳出逃,多赖何伯求出力,所以他去找慈明,慈明一定会答应帮忙。”荀绲道,“昨日何伯求开口时,我就知道,最后一定是这个结果。”

    所以,他爹之前欠了人情,才答应的?伯父也知道他爹会因此答应?不是……是不是有什么地方,逻辑没理顺?

    “不明白?”

    “……是。”

    “不知慈明可曾对你讲过我家旧事。我们荀氏是皇帝轩辕氏后裔;先祖荀子,乃是春秋战国之时的儒学大家,明王道,述礼乐,教化天下;

    “你的祖父,以品行高洁著称,决狱平准天下咸服,称为“神君”,在梁冀当政之时,直言上谏,被梁冀所忌,而辞官归家,去世之时,百姓致哀,两县立祠,如今颍阴县中,祠堂犹在,香火不断。

    “我的从兄,你的族父荀翌荀伯条,当年列“八俊”之一,世之英才,正身急恶,因谋诛宦官,枉死狱中;

    “我辈兄弟,你的诸位伯父,在州郡为官,俱谨慎正直,清正不阿,绝不屈附权宦,才有如今荀氏为天下尊重。”

    “我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知道,我们荀家之清望,绝非无缘无故而得来的,你明白吗?”

    荀柔眨眨眼睛,点头,“是。”

    “你将来长大之后,为官为吏,在外行走,亦要时刻谨记,你是荀家子弟,不能堕我家门。”伯父语气中带上一分郑重。

    “唯。”荀柔低下头,终于体会到他爹当初的感觉。

    “何伯求正直慷慨之士,天下亦疾阉寺之患久矣,这样的忙,我们一定要帮忙。”荀绲缓了口气,“只是该怎么帮,却不简单。”

    荀柔连忙倒上一碗水,双手递上,“请伯父教诲。”

    荀绲接过盏,慢慢喝了一口,“如今权宦当朝,正是气焰高帜之时,天下诸姓俱避其锋芒,刚直贤士见黜,袁氏居于高位,又欲举大事,我们不可不谨慎小心以对。”

    “伯父的意思,袁氏不是为了匡扶社稷,而是有自己的打算?”荀柔想了想道。

    “袁家当然有自己的打算。桓帝之时,袁家与中常侍袁赦叙为宗亲,以为内外,袁氏贵宠于世,甚是奢富,如今天子登基之后,旧五侯之族俱没,桓帝旧臣尽弃,袁氏却仍有九卿之位。

    “袁氏诸子二十余人,的确以袁本初,袁公路最为知名,然其长兄袁基亦有才名,封安国亭侯,乃是袁氏未来宗长,亦亲近宦官。”荀绲说道此处摇摇头。

    “袁本初其人,倒是听说气度高宏,喜欢名士……只是一切为时尚早。子曰:始吾于人,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听其言而观其行。袁家自有打算,袁本初自然也有打算。姑且待之,姑且观之而已。”

    嗯,袁绍不是老袁家继承人?袁家还和宦官有关系,不是士族领袖吗?

    关键是,原来这年头不是一个人慷慨激昂,大家纳头就拜的嘛。

    “不明白?”

    “是。既然知道袁家有自家打算,为何还要让父亲答应何伯求呢?”

    荀绲又喝了一口水,对他和蔼微笑,“不要急,你如今不明白,将来渐渐长大,自会明悟,不必着急。”

    如果一直不能明悟呢?

    好吧,这是傻话。

    荀氏固然天下名门,但也并非每个荀家子弟都能成才,实际上,无论在哪,平庸者才是大多数。

    伯父同他说这么多话,自然不只是因为他是侄儿,实际上他们这一辈一排排,数量已经奔三了。

    如果他只是普通族人,将来伯父大概也不会再找他说这样的话了。

    荀绲见他若有所思,而并不着急开口,心里有些满意,“那天县吏来家,我听说你也在,当是听到他的话。”

    荀柔点头。

    “如今李惟行事如此,”伯父这是连县令都不愿叫了,“你父亲正好趁此事,出门去避一避,两厢便宜,你父亲可以多走几处,颍川各家自有打算,何伯求所愿虽难,倒不是不能达成。”

    伯父连结果都预料到了?

    也对,颍川诸姓,心愿如何,伯父肯定比何颙更清楚,一个人能否被说服,归根到底是自家打算,绝非只为口舌或是一时灵光。

    荀柔点点头。

    “昨日,我同何伯求所言,有一句确实乃是肺腑之言,”荀绲叹一声感叹,摸摸他的头道,“我如今年已耳顺,年已衰朽,余年可望,我荀氏的将来,俱在你们兄弟身上啦。”

    “伯父身体康健,定能长命百岁!”荀柔立即俯首道。

    “父亲!”堂外的荀谌二人,也连忙在阶前下拜。

    荀绲摆摆手,“不要如此,人生于世,如同草木,终有凋零,自然之理。当年,我兄弟八人,才名传见郡中,为乡人羡慕,如今你们天资如此,是天欲兴我荀氏,你们当相互扶助,兄弟相亲。”

    “伯父……”荀柔抬起头。

    如此近的距离,他仿佛突然发现,比起三年前,他方归家之日,伯父真的老了许多。背脊弓起,皱纹更密,脸上生出了褐色的斑点,看人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眯起眼睛,发髻也比之前稀疏。

    “还望伯父保重身体。”他忍不住再次道。

    “好了好了,”荀绲笑了一笑,“这次出门,我让你父亲带上你一起去。”

    荀柔惊讶地睁大眼睛。

    “你父亲待人真诚,性情直率,你呢,聪慧机灵,有你在他身边,他行事也会稳重些。你也借此机会认识认识我们颍川士人,等回来,伯父要听你评议诸姓人物。”

    “另外,你先前不是催促,所想接你阿姊回家来吗?”

    荀柔连忙点头,十分期盼的望过去,“可以吗?”

    自阿姊守丧,他们和阴家就断了消息,阿兄去过几次,阿姊都以丧家不见外客拒绝。

    “如今阴氏守丧期过,我与阴家通过信,他家已经同意让阿蕙回家。”随着荀柔眼睛睁圆,荀绲微微一笑。“你这次正好顺道去接你阿姊回来。不过,不要着急启程,你方才说的也不错,秋冬之季,临近年关,盗寇横行,我准备觅一位壮士,护送你们一程。”

    “小公子近来要出门远行吧。”

    荀柔一回屋,就看到一位不速之客,盘腿坐在他的书案前,随意翻看他的竹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