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140-160(第6/28页)
雨庵装病的事就摆在了明面上,不管是陪着装糊涂的,还是真不知道的,都被弄得目瞪口呆。
消息传到宫里之后,连天子都忍不住笑骂道:“这个老滑头!”
笑过之后,他的目光就定在了手里的一份弹劾折子上。内容差不多的折子还有十几分,弹劾的都是同一个人。
——兵部尚书贾雨村。
天子把这些折子都看了一遍,忽而笑道:“这把刀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未免噬主,也是时候折断了。”
恰巧第二天就是望日大朝,十几个言官次第出列,证据详实地当堂弹劾贾雨村。
贾雨村辩无可辩,也有预感当今与先帝不同,不会再保他,只得颓然认罪,直接就被大汉将军拉了下去,送进来大理寺大牢,交三司议罪。
因着天子摆明了是要收拾他,三司官员无人敢徇私情。贾雨村的判决很快下来了,本人斩立决,三族以内男女发配宁古塔。
竟是和宁荣二府一样的结局。
消息传到柳家,探春只觉得大快人心,一个人又哭又笑了好久,转天就去了观音禅院上香,朝贾家列祖列宗祷告。
虽然观音禅院已经不是贾家家庙了,但姐妹几个合力给贾母点了灯,每个月都会抽空来祭拜一番。
她把这件事也告诉了湘云和迎春,他们两个倒是没什么感觉,只是顺着探春的话说了几句。
如此敷衍的态度,探春自然看出来了。她虽然心里难过,却也没有强求,只是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
柳家原也是宁王门下,在弹劾了两个誉王门人之后,成功给圣人递上了投名状。在朝为官的柳家父子都是降两级留用,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
当今天子不是那等抓住一点错误就不放的人,只要他们日后用心办差,必然还会升职的。
不管是探春婆家平安落地也罢,还是惜春婆家灰溜溜退出官场也罢,又或者如迎春般只能隐姓埋名也好……
姐妹们毕竟都性命无虞,日后也都有安稳的日子。
======
而徐家这边,则是又开始专心准备徐茂行的科举了。
明年的科考日期已经定下了,就在孟春二月举行春围,留给徐茂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好在经过这四年的刻苦攻读,柳先生又针对科举考试给他做了专门的特训。他的学问虽然比不上那些老学究,但对于怎么考科举,却已经有了非一般的见解。
因着科举在来年二月,如今才进入九月份,全国各地的举子就陆陆续续到了京城。钱财丰盈的便租个院子,囊中羞涩的便找客栈租一间房子,再清寒些的便和其余举子一起睡大通铺。
便是这些睡大通铺的,也没有一个客栈敢怠慢。毕竟科举没有结束之前,谁也不能断定哪只是凤凰哪只是乌鸦。
因着有利可图,京城许多客栈和店铺都决定了,今年不关门歇业。
第145章 遇故知
因是在京城考试,徐茂行到是不必再赶着派人去租住处了。
反倒是他们家原先那两间院子,被黛玉收拾得十分清静雅致,分别租给了一个江南的考生和一个山东的考生。
其中江南那个考生来得早些,租了八个月,租金八十两;山东那考生来得晚些,只租了七个月,租金反而涨到了一百两。
也不是徐家坐地起价,而是市价如此。未免引起麻烦,黛玉一般都是根据市价来定价的。
孟春二月,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春寒尚且料峭,考生不但白日需要厚衣裳,夜间还需要炭火。
因而,等到徐茂行进考场那天,真是大包小包,不知道的还以为逃荒呢。
也不止他一个人带的东西多,所有考生都是如此。这对查验的官差来说,委实是个大工程,时间长了难免烦躁。
好在徐茂行早有准备,轮到他的时候,他瞅准时机,迅速在其中一个官差手心拍了一下。等他的手离开时,那官差手中便多了一块儿两三钱重的碎银子。
两个官差的态度立刻就好了许多,检查他东西时也轻手轻脚的,虽然糕点炭火之类也都按规矩弄碎了,却没有翻得太过杂乱。
至少翻完之后,糕点还是糕点,炭火还是炭火。没在炭火里夹碎糕点屑,也没把碎炭弄到糕点里去。
“好了,没问题,你进去吧。”
“多谢两位大哥。”徐茂行谢过之后,便一手提着一个大筐,背上还背着一个装大毛衣上的包袱,有些艰难地往考场内挪去。
好在等九天考试完了之后,这些东西要消耗大半。不然经过九天的折磨,那时候的身体素质,还真不一定能把东西都带出来。
正在他一边艰难行走,一边自解自嘲的时候,忽然听见身后一人骚乱,其中一个官差大声问道:“这是什么?”
而后便有一个语气斯文,说的官话带着些口音的人说:“这是西洋传过来的放大镜。小生读书多年,眼睛不好,等到天色晚时,得靠它辨认纸上字迹。”
徐茂行迅速把两个大筐放在地上,回过身踮着脚尖看热闹。
只见其中一个官差举着一个黄铜支架的放大镜,那镜片就有成人掌心大小,光是这一块镜片就造价不菲。
搜出放大镜的官差笑了笑,说:“如果是七年前,这玩意儿就让你带进去。可偏偏四年前出了一个靠这个作弊的,差爷们只得委屈委屈你了。”
在这个官差说话时,另一个官差打开那学子装米的袋子,似笑非笑地抓了一把在手里揉搓着。
——四年前作弊的那个,就是找人把文章刻在米粒上,用放大镜观看抄写。
那学子迅速“掉”了一块银子在米袋里,这两个官差最终也没有多为难他,只是把那放大镜给没收了。
“好了,其他的没问题了,进去吧。”
那学子如蒙大赦,连连道了几声谢,拿着自己的东西飞速而入。徐茂行这个先进来的,反而落在了他的后头。
在这个学子与他擦肩而过时,他仔细看了看对方的脸,把这张脸记了下来。
那学子正自沮丧,也没注意,对他微微点了点头便进去了。
徐茂行又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热闹,见再没有别的学子闹出风波来,便略有些遗憾地进了自己的号房。
他的运气还不错,分到的是三年前建的新号,且远离茅房,不必时刻“享受”那无与伦比的气味。
等考题发下来,他仔细审了,更是惊喜非常,恨不得当场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跪拜,感谢柳先生押题之恩。
大约是前奏太过顺利的缘故,徐茂行觉得自己答题时也犹如神助,堪称“下笔如有神”。
考完之后他离开考场时,还觉得神清气爽。如果不是来接他的阿山心疼地说他脸色蜡黄,催促他赶紧回家喝碗参汤歇息,他还以为自己什么事都没有呢。
七日之后,杏榜张贴,徐茂行兴高采烈地领着阿山出门,去了距离张榜处最近的翡翠楼。
他要了一壶茶,和一众学子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