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80-100(第1/27页)

    第81章 黛玉的产业新规划

    是的,荣国府,而不是宁国府。

    更准确地说,是探春要嫁人了。

    在此之前,亲朋好友没有收到有关探春定亲的半点消息,忽然就得知她要嫁人了。

    林黛玉收到请柬之后,简直瞠目结舌,当天就迫不及待地登门,做了一回不速之客。

    所幸贾母还在,没人敢阻拦林黛玉求见外祖母,让她得以顺利在贾母那里见到了探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三妹妹,你被许给了哪一家?怎么突然就……”

    等到和探春、惜春姐妹单独相处的时候,林黛玉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握住探春的手,满脸担忧地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探春无所谓地笑了笑,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惜春便满脸愧疚地说:“都怪我自作聪明,造成了三姐姐如今的困境。”

    “四妹妹不必自责,谁说就是困境呢?”探春的表现倒是很坦然,很显然是已经想通了。

    或者说,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她早就想通了。

    黛玉安抚地拍了拍惜春,蹙眉担忧道:“柳家人口众多,你要嫁的虽是长子,却是原配留下的长子。如今的柳家老爷是出了名的宠信后妻,后来这位夫人自己也有两个儿子。将来的艰难,是肉眼可见的。”

    当然了,这些都还在其次,想来以探春的聪慧和才干,应付起来必然得心应手。

    黛玉真正担心的,却是另外的地方。

    这个“柳家”,便是理国公那个柳家。只不过不是正派嫡支,而是在现任理国公祖父那一辈就分出去了。

    分出来的这一支,连续两代当家人都挺争气,如今这位柳家老爷,官拜正三品佥事,就在京畿大营任职,乃是实权的武官。

    当然了,勋贵出身的实权武官,如果不出意外,正是当今天子要清剿的对象。

    虽然惜春和黛玉都很为这门婚事忧心,但惜春忧心的主要是柳家的后宅不好混,黛玉最大的忧虑,却是柳家在朝堂上的处境会连累探春。

    但有些话,不好明着说,也不知探春自己是否察觉?

    却见探春微微一笑,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笑道:“林姐姐和四妹妹不必担心,等我嫁过去之后,凡事都按着规矩行事,尽量明哲保身便是了。纵使那位继夫人如何厉害,还敢一碗毒药弄死我不成?”

    只要不敢直接杀她,什么手段她都不怕。

    听了这话,惜春稍稍放心了些,却没注意到,“明哲保身”四个字,和探春的本性严重不符。

    可黛玉听明白了,探春这话主要也是为了安抚自己。

    她是在告诉黛玉,她不会过多掺合柳家的事,也会尽量劝着丈夫,让他不要和柳家的利益纠缠太深。

    但这些都是理想状态,如今还未见过那位柳大公子,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这些都为时尚早。

    不过,知道探春心里有数,黛玉也就放心了几分。

    因为他们都明白,无论是贾政还是王夫人,都不可能把探春随意嫁出去。哪怕是仓促间选的,也是柳家这种能给宝玉带来助力的实权人家。

    至于人家分明有机会寻求更好的,却为何要低就荣国府二房之女,那就不在这对夫妻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他们只看重即将到手的利益。

    ——柳家和贾家刚刚定亲,宝玉就获得了一个国子监监生的名额。将来考科举时,再不必辛辛苦苦回家乡,只需要在京城附近直接考乡试就是了。

    堂堂荣国府千金,哪怕只是二房的女儿呢,竟然只值一个监生的名额。

    看来,荣国府这个空壳子,也支撑不了了。

    要知道,便是徐家这样的,因有安王府做靠山,安王只是派人去打了个招呼,如今就只需要他拿银子入库,领了票证办理即可。

    想当初,宁、荣二位老国公还在世时,娘家是何等的赫赫扬扬?

    可是如今……嘿!

    黛玉又陪着探春说了会儿话,陪着贾母用了午膳,便直接告辞离去了。

    至于邢王二位夫人那里,都提前派人来说了,不必麻烦外甥女前去。

    如今双方都差不多撕破脸了,林黛玉得了这句话,自然不会去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毕竟,他们徐家也有一摊子事呢。

    银耳有了收益,手里多了银子,林黛玉自然要琢磨着置办些别的产业。

    这年头最牢固的产业,自然是土地。而最保险的土地产业,莫过于祭田。

    只是,自从徐甘被罢职流放以来,兰溪老家那边,从未派一个人前来探望过。

    黛玉对他们的态度吃不准,一时又没有信任的心腹可以派过去查看,自然不会冒冒然在兰溪置地。

    可京城周边的好地早被各家权贵占了,上次两个户部官员被抄了家,她也只抢到了两张拔步床和一些孤本古籍。

    至于最吃香的土地,根本就轮不到她,她也不敢在资源有限时伸手。

    想要在京城周围置地,只有两种机会:第一就是徐茂行步步高升,自己成了权贵;第二就是京城里有大批量的官员犯事,出手的田地过多,他们可以跟着喝点汤。

    但不管哪一样,现在是都没有的。

    既然不能置地,那就只能开铺子。

    黛玉想起在大观园,宝玉以鲜花为原料做的那些胭脂水粉,不但颜色比外面的铅粉鲜亮,卸了妆之后脸色也不会苍白暗沉。

    若是能把那个做出来,开一间铺子售卖,倒也是条好路子。

    只是……种植鲜花的场地从哪里来呢?

    兜兜转转的,问题又回到了最初——土地的制约。

    黛玉叹了一声,只好把目光放在了比较容易操纵的生意上。

    但容易操作,也就意味着赚得不多。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足够稳。

    作为一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孩子,最快冲进她脑海里的法子,皆是风雅之事。

    ——制作胭脂水粉被否定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制香料和制作花笺。

    这两种倒是不需要先有土地大面积种植原材料,可以从别处买来。但初入行的,若是没有门路,必然会被人坑了。

    于是,黛玉分别给胡太太、赵太太和宋嫂子下了帖子,询问他们有没有门路。

    胡太太家里是卖香油的,赵太太家里是卖绸缎和绒线的,两家的生意和香料纸张不搭界,只能告诉她相同质量的东西,哪一家铺子里卖得最便宜。

    反而黛玉最不抱希望的宋嫂子,却认识两个香料商人,也愿意替黛玉引荐。

    不过,她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参股。

    对于这个要求,黛玉非但不反对,反而求之不得。

    只因她和宋嫂子虽然有些交情,但毕竟未曾深交。若对方只给她介绍货源,她虽然会答谢对方,却也会再三深入调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