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60-80(第7/28页)

的起始。

    因着家里人口不多,每日的预算和结余其实都不多。照这样看,每日为了这点钱算来算去,挺不值当的。

    但黛玉却深知,正因为如今人少事也少,才方便把规矩立下来。否则等日后人多了再立规矩,就不容易把人压住了。

    等她把这些做完,紫鹃也从厨房里回来了。

    因着如今雪雁来了,家里又多了一个人手,紫鹃就不必再两头跑了,除了每日提食盒、送餐具,她就专心服侍黛玉。

    杂事做完之后,主仆人便各自拿了针线筐,一起到刘主事家门口的大槐树下,和街坊邻里家的女人们一起做针线,顺便交流八卦。

    如今的黛玉,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打听附近适婚男儿的信息,给紫鹃选一个人品好、家里又富裕的夫婿。

    紫鹃的品貌,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一听说黛玉要把她外嫁,街坊邻里都很热心。

    黛玉说了三个要求:第一,对方人品要过得去;第二,对方家中要有余财;第三,紫鹃嫁过去得是正头娘子。

    “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我会的她也都会,将来管家理事都不在话下。等她出嫁之后,我们两家自然是做亲戚来往,就和嫁妹妹是一样的。”

    徐家在这一带,还是有些地位的。一来徐茂行继承父志,是安王的门人;二来他又娶了养在荣国府的表小姐。

    附近的住户想和他们家拉关系的很多,只是苦于找不着机会,只能让家里女眷多和黛玉交好。

    如今得了这样的消息,有心人都暗地里行动了起来。

    当天下午,黛玉就接到了好几张帖子,有邀请她去赏花的,有邀请她去品茶的,有邀请她去听曲儿的,还有说自己过生日的……

    黛玉拉着紫鹃一起,对这些人一个一个进行分析,决定先去附近名声最好,接触过后觉得人品也不错的胡太太家里,给胡太太贺寿。

    做下决定之后,黛玉当即就让珊瑚做些寿桃、喜饼,又拿一两银子叫福婶带着徐寿去置办了些别的寿礼。

    又把绣庄上的人请来,给她和紫鹃各赶制了两身颜色鲜艳的衣裳。

    胡太太过寿的头一天,先叫福婶带着徐禄家的和雪雁一起,把寿桃、喜饼之类的送了过去。到了正日子时,黛玉和紫鹃才携着寿礼登门。

    徐茂行依旧是在家读书,这些事情黛玉根本不让他管,只让他安稳跟着郭先生做学问。

    若是换个大男子主义的,八成会觉得妻子是在踩着自己刷贤德名声。但徐茂行对此毫不在意,全当他们家里黛玉才是主外的那个。

    他最近正学八股文破题呢,破题可不比背书轻松,不但需要悟性,还得了解这个时代的文人普遍修习的派别,还得了解一些公认的常识和忌讳。

    大约是因着没有王阳明的缘故,这个世界的读书人,大部分遵从的都是程朱理学。

    从前徐茂行不在意,他刚从郭先生口中得知的时候,真的吓了一跳。

    以至于当天晚上回到内室,他就先把黛玉的鞋捞起来看了又看,拿手一笔划,大约是三十六码多一点的正常尺码,他才大大松了口气。

    前世看红楼电视剧时,所有女性角色都是天足,但那是拍摄时代的原因,做不得准。

    因他先看的是电视剧,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看书的时候就没在意这些属于时代糟粕类的细节。

    乍闻“程朱理学”,可真如耳边炸开的石破天惊,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瞬间就钻进了脑子里。

    比如尤二姐进贾府时,贾母特意叫拿了玳瑁眼镜出来,不但看了她的容貌、口齿、双手,甚至还让鸳鸯提起她的裙角,特意看了看她的双足,才点头夸赞了一句:“是个齐整孩子。”

    如今仔细想想,贾母为何要特意看尤二姐的脚呢?

    不过是隐喻当时的女孩子,是以裹小脚为美罢了。

    当时黛玉也被他这反常的举动吓了一跳,忙问他是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徐茂行大松一口气跌坐在床上,满脸庆幸地摇了摇头。

    但黛玉是何等聪慧敏锐,看了一眼他的神色,又瞥了一眼还被他握在手里的绣鞋,便已经猜出了几分。

    只是她不明白,两人已经成婚这么久,他怎么忽然在意起这个来了?

    黛玉明眸流转,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忽然又垂下了头,声音里满是委屈:“你……你是不是嫌弃我不是三寸金莲?”

    “啊?”徐茂行大惊失色,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猛然打了个哆嗦,丢了绣鞋摇手道,“别……可千万别,你现在这样就很好,就喜欢天然美的。”

    三寸金莲什么的,只要想想前世学历史时看的那些图片,那些畸形得像猪蹄一样的脚,他就觉得浑身鸡皮疙瘩起来了。

    至今他都不明白,觉得“三寸金莲”很美的人,究竟是抱着一种什么心理?

    那种以摧残别人身体为美的审美倾向,完全就是病态的,是不健康的,也是扭曲的。

    他只是不爱学习,并不是心理变态。

    第66章 胡家母女

    关于三寸金莲的惊吓只是个插曲,徐茂行很快就被程朱理学的各种理论给淹没了。

    原本现代人和古代人受的教育和形成的三观就有差异,程朱理学更是古代封建糟粕集大成者,让徐茂行学得很痛苦。

    但为了求一个功名,他又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唯一让他觉得安慰的,就是郭先生不是那等死守教条的迂腐老学究。对于他偶尔蹦出来的“惊天”言论,郭先生虽然觉得惊讶,但也都表示了包容,只是让他注意些,在外面别乱说,考场上别乱写而已。

    徐茂行也曾不好意思地问过郭先生:“您就不觉得学生离经叛道吗?”

    “什么叫离经叛道?什么又叫道?”郭先生不以为然地笑道,“你一不杀人,二没放火,只是读书的时候有了自己的感悟而已。

    作为一个老师,能教出一个脱离世俗窠臼,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这本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只不过,你我读书都是为了做官,自然先要遵守求官的规则。”

    说到这里,郭先生捋着胡须问道:“我的意思,你可明白了?”

    徐茂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明白,学生明白了。”

    科举对郭先生来说,只是求官的工具。至于中了举、做了官之后,要传播何种思想,以哪一门的学问作为施政纲领,就全看个人意愿了。

    毕竟,在这么一个皇权不下乡的时代,每一个县的官员都要顾忌当地当的风俗民情。即便是天子,也只会要求当地按时缴纳税负,不要造反而已。

    其余的,谁也管不了那么宽。

    得到郭先生的变相开解之后,徐茂行再学那些“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时,也就不那么痛苦了。

    =====

    抛开徐茂行如何刻苦读书不提,只说黛玉领着紫鹃一起给胡太太贺寿。

    因着知晓黛玉两口子对紫鹃的态度,她自己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