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炬之年: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执炬之年》 90-100(第4/17页)

那到底怎么了,老婆,你告诉我。”谢陆言蹲下来,握住她的手安慰她。

    应宁低头不语,但其实他能感觉到她的压力和疲惫,“力不从心?”

    应宁点了点头,眼泪掉了下来。

    “慢慢来老婆。”谢陆言心疼地抱住她,耐心对她讲,“老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没有人可以一下子做到完美,我相信以后会更好。”

    他给她擦掉眼泪。

    应宁靠在谢陆言身上,抽了抽鼻子,“我只是突然想起了我爷爷,他以前一天要看一百多个病人,以前我不觉得什么,现在想想,真的很辛苦。”

    谢陆言摸摸她的头,“放心,我会一直陪着你。”

    这时,门口传来敲门声。

    应宁抬起头,“进。”

    芝芝进来,支支吾吾了半天,说想请半天假。

    应宁一脸疑惑,“为什么?”

    “坤少说想去附近景区转转,他人生地不熟,说想要我带带他,给他当半天导游……”

    应宁:“……”

    谢陆言按住她,让芝芝先出去,“我去把坤子叫来。”

    没一会儿,孟子坤吊儿郎当地走进来,在办公室四处张望,坐在椅子上嬉皮笑脸。

    “这地方真不错,我考虑也在这儿买块地,开个民宿怎么样?”

    谢陆言和应宁一脸严肃地看着他,没有立即回应。

    孟子坤翘着二郎腿,瞧着他俩奇奇怪怪的,问道:“怎么了?”

    谢陆言正要说话,应宁便拦住了他,微笑着对他说:“阿坤哥哥,你能不能赞助点经费呀?”

    孟子坤挑了挑眉,“做什么?”-

    应宁住的镇子周围都是山,山上有不少村子,条件都挺苦的,跟镇子里的那些条件好的村子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有一次,应宁接诊了一位在山上支教的老师,这位老师在庙子山的一所学校授课,她向应宁描述了山上卫生所的简陋状况,说那里破破烂烂的,村民病了大多都硬抗,实在扛不住的才会选择下山来看病。

    当天,应宁提前结束了工作,随同这位老师一同前往山上。经过约三小时蜿蜒崎岖的山路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半山腰的庙子小学。

    学校仅有的两位支教教师常年驻扎于此,负责教授三个年级共二十余名学生。

    随后,应宁参观了山上的诊所,当她亲眼见到诊所的环境时,感到很震惊,没想到在现代社会中竟还有如此落后的医疗条件,不说和城市相比,哪怕和山下的村庄相比,也是天差地别。

    支教教师吴多多当时正要去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于是应宁就跟她一块儿去了几户人家,和村民聊了聊医疗健康的事儿。

    后来她发现大家好像什么都不懂,就连被猫狗咬伤怎么处理这类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

    下了山,她把这些事告诉了阿言,当晚她就和阿言一起做了个决定——定期上山给村民们搞健康教育。

    那时候,谢陆言还出了个主意,说既然要做,不如就做到最好,以后每周上山一次,不仅普及医疗知识,还可以为村民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

    “怎么组织呀?”

    谢陆言就说:“放电影怎么样?每周五晚上,我们在小学校里组织村民观看电影,而在放映前,你可以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讲课。”

    “行呀。”应宁笑眯眯的,觉得这主意挺好,跟吴老师一商量,就开始忙活买设备什么的。

    这周是头一回上山放电影加科普宣传,应宁本打算今天下班后就和谢陆言去市里挑挑放映设备,顺便给孩子们买点文具和医药包。

    结果金主就出现了。

    第93章

    孟子坤一听,成啊,做慈善他喜欢,当天就跟着应宁和阿言一起去了市里,给小朋友们买了一车的礼物。

    转天中午,几个人就开车上了山。

    正好赶上课间休息,孩子们都在操场上玩游戏,车一停,小朋友们就全都围了上来,兴奋得活蹦乱跳的。

    应宁刚下车,就被个小丫头拉着手问是不是新来的老师。

    看到卸下的书本和文具,孩子们可激动了,欢呼着,开始往教室里搬东西。

    吴老师感激地说:“谢谢你们,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应宁笑眯眯地指了指一旁的孟子坤,介绍道:“谢谢他就好啦,这位才是真正的大佬。”

    孟子坤刚要说甭客气,吴老师就把小朋友们都喊了过来,让大家对他说声谢谢。

    “谢谢叔叔!”

    小家伙们还对他鞠了一躬。

    他是第一次见这阵仗,笑的嘴都咧成了花儿。

    怎么说呢,感觉是真好。

    吴老师走过来说:“谢谢您,孩子们都很喜欢您。”

    孟子坤还得意上了,“我这人天生就受欢迎。”

    应宁也笑:“没错,他天生就招人喜欢。”

    有个小姑娘抱着孟子坤的大腿问:“叔叔,你从哪来呀?”

    孟子坤笑呵呵地说:“我从北京来哦。”

    “北京是哪呢?”

    孟子坤走到黑板前,画了个地图,在鸡脖子那标了个点:“就是这儿。”

    孩子们都围过来,让他讲讲北京的事。

    吴老师说:“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你,要不你给他们上一课吧?”

    孟子坤听着还挺新鲜的,就说成啊。

    应宁摇头笑笑,不再管他,跑去和阿言一起搭台子。

    过了一会儿,吴老师过来问他们,“需要找村民帮忙吗?”

    “不用。”大力一个人就快把台子搭好了,谢陆言其实也没怎么出力,就指挥大力干活。

    应宁拉了拉谢陆言,“咱们去把医疗包也搬下来吧,你能行吗?累不累?”

    “不累,你不用管,我来搬。”谢陆言捏了捏她的手,让她到一边去休息。

    应宁拗不过他,只好和吴老师回到办公室聊天。

    到了午饭时间,孩子们还在和孟子坤在教室里玩,里面闹哄哄的,好像在做游戏。

    这时,吴老师提着半箱乳酸菌牛奶和一包麦片走进了教室。

    她将手中的物品递给孟子坤说:“孟老师,能请你帮忙分发一下午餐吗?每个孩子一瓶牛奶,然后在牛奶里加一小把麦片。”

    孟子坤看了眼,挺惊讶的,“就吃这个?能吃饱吗?”

    “能的。”吴老师说,“如果饿了,孩子们晚上回家还可以吃土豆。”

    她没多解释,也许他们不懂,这已经是孩子们最好的午餐了,牛奶还是国家项目赞助的,确保山区的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袋奶,否则他们中午根本不吃饭。

    应宁见状,主动提出:“我来帮你吧。”

    孩子们迅速排好队,应宁发牛奶,每发一瓶就拿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