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 320-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六州歌头》 320-330(第8/29页)

,把至今还记着他的小贺大人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现在回想起来,他这个做哥哥的都有些不好意思,遂失笑道:“虽然急,但也不急这一时片刻。今天加把劲割完这片田,明儿一早再走。”

    日头偏西,王老伯也不强撵他们,笑说:“好,好,等你们回来,老头子请你们吃新米。”

    老人帽檐下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儿,心中同时想,不知孩子们还去不去京城,要是去的话,他还可以请他们给小贺大人也带上一袋。嗯,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再问问。

    老少话完,再度埋头收成。

    夕阳红红火火地走了,朝阳红红火火地来。

    贺长期三人收拾好包袱,一大早便乘船下江南,走最快的路线赶到淮州。

    然而淮州府衙守卫严格,他们没有官府文书,又因贺今行告诫要尽量隐秘行事,不便自曝身份,一去就吃了闭门羹。

    杨语咸回到客栈,把结果告知另两人。

    大家围坐着想办法,牧野镰说:“什么人啊这么大排场,见一面这么难?他住哪儿,我兄弟俩晚上直接去把他绑来。”

    贺长期白他一眼,“都说了这个莫弃争为人刚正,你去绑他肯定会激怒他,要是他把我们当作贼子、不信我们说的话,又该怎么办?”

    杨语咸想到一个人,问他:“你和江与疏也是同窗吧?”

    找到江与疏要容易许多,直接去太平荡就是。

    断崖将奔流的江水分出上下,贴崖壁而起的堤坝已可看出主体的模样,上面挂着许多正在敲敲打打的工匠,层叠起伏的声音就像无词的号子。

    一名肤色微黑身材劲瘦的青年乘吊篮从半山腰下来,见到杨语咸脱口而出从前的称呼:“杨大人?”

    杨语咸微怔,回忆起当年去小西山的情形。那时是知州与学生,如今学生们都长大成材了。

    贺长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许久不见,对方变化很大。他又环视一遍整个太平荡,然后把目光集中到对方脸上,“你一直待在这里?”

    语气里潜藏着惊奇与佩服。

    “十五年夏至后过来,将将三年,不算久。”江与疏平和地回答,眸子很亮,抿着唇的模样却有些腼腆。

    但是他没有停顿冷场,很自然地接着说:“今行也给我写信了。你们要是想见莫弃争莫大人,我明日就要去淮州府,你们跟我一起就是。”

    第324章 六十七

    翌日, 淮州府衙。

    江与疏先去见知州,杨语咸站在过厅等候召见。

    前后都有衙役值守,不时打量他。他名义上是江主事带来的工匠, 因此一直低着头做出局促不安的模样。

    一炷香过后, 江与疏约摸是说完了大坝上的事, 出来叫他, 将他带进直房。

    房中只有一名面容清癯的官员坐在书桌后,杨语咸不需提点,便上前行礼:“草民杨语咸, 见过莫府台。”

    莫弃争仔细打量他一刻,问:“稷州的重明湖案, 本官也听说过, 跟你可有干系?”

    “草民是当初的犯官之一,被判流放至秦甘。多亏小贺大人相携,才能将功抵罪,重归自由。”杨语咸直言道。

    他没有回避那些经历,平铺直叙犹如在说旁人。

    莫弃争因此高看杨语咸一眼,“免礼吧。江主事跟我说了, 是贺今行让你来的。他让你来做说客,恐怕是为了本官弹劾许轻名的事吧?”

    江与疏没有提前过问事由, 此刻听得莫名心惊, 怕隔墙有耳,便走到门边注意门外的动静。

    “是。”杨语咸点头,在莫弃争眉头刚刚皱起时, 立刻接着说:“但小贺大人只想向莫大人确认一件事, 您是否将劾本送去了通政司?

    后者还没有收到宫中回音,听此一问, 眉心的褶皱更深,“参劾官员自然要送御史台,我怎么可能送去通政司?”

    “事实上,不止御史台收到了您的劾本,通政司也收到了。”杨语咸拿出一封信,“这是小贺大人亲笔,具体情况,大人一看便知。”

    莫弃争意识到果然出了问题,一言不发地接过信拆开,却没急着看,而是起身从背后书架上找出几卷当年清田的旧稿。

    两相比对,笔迹一致,行文熟悉,确是故人来。

    杨语咸见他确认过真伪,就继续道:“小贺大人知道您与许大人不和,但也知道这种不和源于政见分歧,而非您存心偏见。他不便单方面地说和,所以不会干涉您的弹劾之举。只是江南试点改制伊始,难免动荡,事端频发……”

    那封信里也是这个意思,对弹劾只略提一二,反而花了大量的篇幅解释新制内容,以及朝廷在此时革新的目的。

    “若您也认可改制有利于民生,还望您坐镇淮州尽力护持,让它能顺利推行下去。”杨语咸缓了缓嗓子,展臂叠掌,“鄙人在来的路上对淮州民情有所体会,看得出莫大人确以百姓福祉为己任,也相信您看得清改制之利害,绝不会拒绝这个请求。故在下冒昧一句,淮州改制,就拜托您了。”

    说罢,长揖不起。

    莫弃争道:“贺今行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才能说服我。但你不必给本官戴高帽子,本官不吃这一套。”

    “在下绝无虚言。”杨语咸直起身,看着对方说:“小贺大人的心愿就是在下的心愿,为己身己愿能够达成,自然要用真心。”

    莫弃争不再推脱,只道:“新制的条例我都已经研读过,粗看是好的。但是不是真的好,要施行下去,让百姓们来说。”

    杨语咸再次作揖,以表谢意与敬意,随即出言告退。

    莫弃争却没有允准,安静半晌,叹道:“实话告诉你们罢。我写弹劾的时候,也十分犹豫该在何时上表,因此写好之后没有即时送出,就收在桌屉里。几日后我打算再修改一番,那本稿子却不见了,怎么找都没找到。我怕有人借机生事,便重写一封立刻上奏,却没想到另一本被人同时送到了通政司。”

    此举除了针对执掌通政司且同时主持改制的贺今行,想不出其他的用处。但贺今行没有在信中提及当时的惊险,他在这里对着杨语咸,也不会多说自己如何感到抱歉。

    他说:“我上表弹劾许轻名,虽是情急之举,但也是我这三年来一直都想做的事,绝无偃旗息鼓的可能。至于另一本草稿的事,我会上书请求陛见,在御前说个清楚。不论是谁假借本官名义,试图欺君罔上构陷同僚,本官都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将其绳之以法。”

    他在淮州任职三年,也到了可以进京述职的时候。

    杨语咸点点头:“在下会将您说的这些如实转告小贺大人。”接着上前两步,低声道:“在下于外间等候时,总觉有人窥伺,但不知是哪个衙役。”

    莫弃争并不意外,亦颔首道:“见笑了,本官会尽快处理。”

    话尽,杨语咸拱手致意,江与疏也上前行礼,一齐告退。

    出了府衙,径自去约定好的某家客栈,贺长期二人就在大堂等他们。

    刚坐下,牧野镰就笑:“你们屁股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