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 31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六州歌头》 310-320(第9/26页)

远居东北,对其他地方的影响小;离京畿近,容易把控。成事不说,就算败事,也能压在燕山以北。”

    崔连壁方才是当真想要听取他的意见,得到这么个回答,皱了皱眉,没有第一时间下结论。

    王玡天也笑道:“照陆大人这么说,江北岂不是更好。毗邻京畿,又有最勇武的两大州卫镇着,谁敢翻天?至于影响么,既然要推,那就只能成不能败。既然抱着必成的决心,不如选个勾连南北的位置。一旦成了,再推及四海,不就事半功倍?”

    陆潜辛道:“决心当然必不可少。但王大人不在户部,不通税务,自然不知改制之艰难。眼下如此替小贺大人夸口,本官觉着,有几分捧杀之嫌啊。”

    “在下是相信小贺大人,相信陛下的选择,何来捧杀之意?”王玡天笑意不改,示意末座的蓝袍官员,“小贺大人,你说呢?”

    贺今行无奈道:“请两位大人莫要拿下官做口舌之争,万事开头难,眼下当勠力同心才是。”

    他不愿掺和这些无用的争执,起身走到堂中,拱手道:“相爷,下官有个不同的看法。与江南路毗邻的汉中路,或许也可作下一个试点的备选。”

    汉中路?

    王玡天脸上的笑意淡下去。

    崔连壁也当没看到,问起选在汉中路的理由。

    贺今行答道:“一则,汉中与松江和江北相比,税赋构成相对简单,田税占大头,改起来容易一些。二则,汉中与江南的漕贸来往密切,江南路先改,汉中路若不跟着改,恐怕双方交接多有不便,最终难免会拉低税入。反之,则算是顺势而为,应当比其他地方的阻力小一些。”

    崔连壁听罢,做出深思状,拧眉道:“还真是各有各的理。但你们也知道,本相做了二十余年的兵部堂官,对户部事务了解不深,一时实在难以抉择。”

    一直旁听的盛环颂出声道:“江南路都还没排头,更别提下一个。这些后头的事,没必要现在就定嘛。”

    贺今行立刻接话:“盛大人说得是。视江南情况而后定,也不迟。”

    其他人就算想辩驳也不好再开口,一时雅雀无声。

    崔连壁点点头,顺手合上许轻名那本文书,“你们尽快拿个总则出来,交给许轻名去做具体的章程,是骡子是马先拉到江南那边溜溜,有什么不妥再细细调整。”

    几句话便将在江南试行改税的事正式定下来。

    贺今行再提起捐纳,同僚们便都有些兴致缺缺,公事公办地走完了流程。

    不到申时,此次议事便收了尾。

    众人先后离开,唯独王正玄坐着没动,等正厅只剩他和崔连壁,才几步到后者案前质问:“相爷,我是哪儿做得不对,您要拐着弯儿地敲打我?您也知道我这个人悟性不好,陛下的圣意都总是慢半拍才领悟,您要对我不满,不如这会儿就直说。”

    崔连壁就知道他要闹,但不打算安抚,只做出一脸的迷惑:“我哪儿针对你了?你说。”

    王正玄一听,拍案道:“就说许轻名上书这件事,您是一点风声都不给我透露啊。我好歹也是个右相,是您正儿八经的副手吧?也跟那些人一个待遇?”

    “陛下有令,不得准信不可传开,我还能违命不成?”崔连壁随口扯了张大旗,“我是没跟你通气,但也没给其他人通气啊,怎么就扯到针对你敲打你了?”

    王正玄狐疑道:“当真是陛下的意思?”

    崔连壁:“你要不信,就到抱朴殿去问。”

    “那行吧,是我多想了。”王正玄不可能拿这种事去询问皇帝,只能按下怀疑,躬身赔礼:“相爷莫要在意。”

    “没什么,我正好也有话要跟你说。”崔连壁台起他的一臂,收敛神色,严肃道:“现今正是多事之秋,我不管你们王氏和陆潜辛之间有什么仇什么怨,要么忍着,要么私底下解决。总之别闹到朝堂上来,别影响开捐和改税,否则别怪我不留情面。”

    王正玄被他紧紧盯着,神情变幻几许,始终咬紧牙关不答话。

    崔连壁叹口气,拍拍他的肩膀,“你自己下去想想吧。”

    王正玄低头告退。

    从政事堂出来去应天门,要走过一条长长的甬道。

    贺今行本想独自行走,偏生一出去,王玡天就跟他走在了一块儿。

    眼瞧着陆潜辛和盛环颂越走越远,后者忽然问:“小贺大人方才为何提起汉中路?”

    贺今行放慢脚步,认真回答:“左不过就在这几个税入高的路里选,松江路是你和王相爷的故乡,你们既然觉得不妥,想来应有正当的理由。江北和广泉海贸兴盛,我接触得少不太了解,所以不打算先动。而我又曾在稷州读书,对汉中路稍微熟悉一些。”

    再加上他先前在政事堂阐明的理由,汉中路自然是优选。

    “真是合理又自然的解释,”王玡天仔细听罢,喟叹道:“看来是我多想了。”

    贺今行偏头道:“不知王大人多想了什么?”

    王玡天亦侧目,与他对视,“我在想,你我这么有默契,每次合作的结果都挺好的。要是能一直合作下去,岂不美哉?”

    贺今行沉默片刻,叹息道:“王大人若真有此意,我自是乐得与你携手共进。”

    至于往哪条道上共进,不必言说。

    很快走到广场,两人话已尽,互相告辞。

    一个往南出应天门,一个往北回端门。

    大暑已过,暑气却似不曾消减。

    王玡天自袖中取出折扇,一路摇着扇子,回到工部衙门早就摆足冰鉴的直房。

    未过半个时辰,王正玄便找过来,门窗一关,就破口骂了一通。

    “……这姓陆的真是居心叵测,逮着机会就想拉我们王氏下水。靠着我和你爹提携才爬上来的东西,还没跟他计较他忘恩负义害死你姑姑的事儿,反倒威胁起咱们来了!他也配!”

    “……本来和裴相爷说好,早早让他滚回甘中,结果……哎!”

    不提也罢。

    王玡天看他痛惜得捶桌的样子,估摸着他说完了,合上文书,平静道:“叔父坐下来喝杯凉茶罢,这么急做什么?”

    王正玄刚静下去,听他说话,又“噌”地一下激动起来,唾沫横飞:“我怎么能不急?要是真选在松江怎么办?”就算能避开不做第二个,只要一直推行下去,早晚会到咱们头上。现在不急,到时候万一连急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办?”

    王玡天对松江路无甚所谓,横竖有他爹顶着。但他在汉中路做的事并没有告诉这位叔父,此时也不好说得,只能推做附和:“叔父说得也有道理,此事要防微杜渐,宜早不宜迟。”

    王正玄急道:“就是这个理——你有办法了?”

    王玡天随意道:“那倒还没。不过,要想不推到自个儿头上,最稳妥的办法自然是让他们没有推行下去的机会。”

    王正玄:“可陛下都同意了,崔连壁也是一副要赶紧推进的意思,怎么才能让它中止?”

    王玡天往圈椅里一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